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樟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树高达30m,胸径5m;树皮灰黄褐色,纵裂,树冠广卵形,枝条黄绿色,光滑无毛。单生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边缘微呈波状,下面微有白粉,叶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市花——木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三月,春风荡漾,绿树丛中,一株株高大的乔木,未叶先花,花红如火,尽染长空,浓墨重彩地向人们报道着春天的消息,这种树名叫木棉。    相似文献   

3.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西麓,总面积4570km2,总人口124.26万人,其中建城区面积42km2,人口46.13万人。境内大部分属于土石区,山谷纵横,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仅有西烟、盂县、洗马堰等几块盆地。    相似文献   

4.
上海海湾近自然林营造与早期管护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海湾特定立地条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规划营造海湾森林,应用"适地适树"原则选育树种,创造多样生境,促进生物多样性,借鉴宫胁昭造林法,探索人工营造海湾近自然林的途径,同时对已有森林进行调整、优化,为使人工林向具有地带性森林植被特征演化,开展管护的初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鉴真乃唐代高僧,江苏扬州人。八世纪中叶,应日本邀请,五次航海均告失败,虽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于古稀之年,从张家港古黄泗浦,再次扬帆东渡,终获成功,高僧把我国的佛学、医学、语文、建筑、雕塑、书法和印刷等传播到扶桑。今天向广大读者介绍鉴真高僧成功起航的地方——张家港。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广元南河湿地公园规划区条件,指导思想,立意与创作,构思定位,园景分区,园林湿地风格特色,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属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开乳白色或淡红色小花;夏秋结浆果,球形,聚合成穗状,成熟时呈紫红色。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太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湿润,年降水量450mm左右,年均气温9.5℃,最低气温-25.5℃。全市国土面积6988 km2,其中市区面积1460km2,长住人口约280万。建成区人口203万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州林业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推进"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绿色广州、生态广州、和谐广州的部署要求,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突出抓规划、抓项目、抓投入,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开创了广州城市林业的新局面,迈开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0.
泰国佛寺众多,故享有"千佛之国"的美誉。泰国6500多万人口中,佛教徒就占了95%,上到王室仪式、国民教育,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都与佛教密不可分,再加上泰国历代国王也都护持佛教,所以把佛教作为泰国国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在泰国,佛寺不仅是和尚生活、诵经,举办重大仪式和丧事的地方,还充当学校、按摩市、茶座等众多社会角色,成了独具特色、布局和装饰考究的佛教园林。文章主要就曼谷和清迈两地的佛寺进行探。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发现在城市道路景观营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明确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定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有变化性和统一性;考虑道路与空间景观结合;结合地域特征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道路景观;重视绿化节点的道路景观效果;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林业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科研单位要积极参与,生产企业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要优先服务,只有三者密切配合,才能加速提高林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板栗疫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栗疫病为我国检疫性病害。福建省1988年首次发现此病,并已在南平、三明、福州等地、市扩展蔓延,为害较重。防治首先应严格苗木检疫;选择抗病品种,嫁接时以抗病力强的大叶栗、茅栗等作为砧木;注重栗林抚育管理,多施磷钾肥增强寄主抗病力;清除并销毁发病较重的病株;刮除轻度感病植株的病斑皮层,并采用200倍“401”或“402”抗菌剂掺合0.1%平平加液涂抹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析了当前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和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中国林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今后林业发展对策:1.解决林业的认识问题,摆正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2.林业政策要长期稳定,制定有利于发展林业的一系列经济扶持改策;3.要制定全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规划;4.加强以法治林;5.把林业科研、教育当作战略重点来抓;6.逐步完善和加强林业产业的宏观管理体系;7.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建立不但大大丰富和提高武汉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从而对武汉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笔者着重介绍各个景点的特色及如何对它们开展有效地管理,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是要认真开展本底调查和制定生态发展综合规划;二是要在1个适当地方建立1个旅游者服务中心;三是大力培训导游,并编写好各个景区的解说词,把展示系统搞好;四是建立必要的监测系统;五是围绕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加强工农业生产的建设;六是加强绿化建设,美化环境;七是办好三峡植物迁地保护园和木兰科植物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林业科学》上连续登载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笔谈的阶段小结。文中概略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 ,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的 6项原则 ,即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保护先行 ,善待自然 ;多样措施 ,林草为本 ;生态经济 ,密切结合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加大投入 ,群策群力。最后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及有不同看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导向问题 ,退耕还林还草的选向问题 ,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式和技术问题 ,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持续发展”的理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183个国家一致接受,是当代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领域中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本文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情,阐述了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容,并提出了实现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榆林沙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出榆林沙区湿地保护利用研究对策,根据榆林北部毛乌素沙区湿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本着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处理好工业开发区生态化生产与湿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注重污水排放控制与维护水质;进行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重塑和构建我国西部民族省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系统框架,确立了分阶段转化运行模式:在“转轨期”,以国家行政干预为主推动力,国家宏观调控,科技推动,市场牵引相结合的合动力模式;在“发展期”,以经济、生态、社会总体需求为目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林业自身规律为基础,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及支撑力度,促进生产部门转化主体到位,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良性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鉴定的领域、检材类型、鉴定机构的状况以及鉴定的难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野生动物物证鉴定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点对策:建立专门的野生动物物证鉴定机构,完善野生动物鉴定体系,引进、研究并推广先进的鉴定技术,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样本库的建设,加强资料的收集与网络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