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凤芹 《种子科技》2001,19(4):243-244
棉种包衣技术早在 90年代初期即开始在我市应用 ,但由于出苗不好 ,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一度高涨的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推广受到挫折 ,应用面积迅速萎缩。究其原因 ,一是包衣技术不过关 ,二是栽培技术不配套。到“九五”期间 ,随着种子工程的实施 ,对作为棉花综合增产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棉种包衣技术再度进行了开发。 1998年我们承担了农业部“棉花种子包衣及综合配套增产技术”项目 ,通过试验研究 ,进一步确定和规范了棉种包衣综合配套增产技术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 ,实现了对传统棉花栽培模式的技术创新。1 棉种包衣几个关键环节的技…  相似文献   

2.
种子包衣技术自1992年在我市推广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非常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应用面积连年增加。尤其是1995年以来,市政府制订和组织实施了以种子加工、包衣为突破口的“33123”作物良种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据统计,全市累计推广应用包衣种子27.5万公顷,综合社会经济效益2.4亿元。1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积极推广应用包衣新技术进入90年代,种子包衣作为一项农业新技术被列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如何将这一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摆在农技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  相似文献   

3.
种子包衣,丸化技术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张文明 《种子》1998,(2):66-67
实施“种子工程”的突破口为种子加工。目前,在种子精选分级包装方面已经有了~定的基础,而种子包农技术的应用与种了产业化的要求差距较大,成为种子加工的限制因素和关键环境。因此,加速推广种子包衣、九化技术势在必行。1种子包衣、丸化的概念、类型与机理种子包衣(Seedcoating)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和,使每粒种子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药膜(不增加种子体积),形成包衣种子(或称包膜种子)。种子丸化(Seedpelleting)是用特制的龙化材料通过机械处理包裹在种子表面,并加工成外表光滑,颗粒增大,形…  相似文献   

4.
种子包衣技术及应用推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种子包衣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概述了种子包衣技术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结合新疆实际,提出种子包衣技术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5.
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前毅  黄育忠 《种子》1997,(3):79-80
种子包衣是利用种子机械将高科技产品种衣剂均匀地涂布在种子表面,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水平的一项先进的种子加工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玉米、小麦、棉花上得到推广应用,但在水稻上没有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是水稻良种包衣后要通过浸种摧芽水田育秧过程,包衣效果是否真实可靠证据不足。为此,本文就水稻良种包衣技术应用及效果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6.
种子丸粒化技术浅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指的是薄膜包衣。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包衣方法,即种子丸粒化。丸粒化种子与膜衣种子相比,在原理、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为了加快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速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笔者...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种比玉米包衣种子贮藏后生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包衣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中草药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在防病抗虫、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包衣种子在销售季节未能售完,将面临贮藏的问题,为了探讨包衣对种子贮藏的影响,本试验对玉米种子应用不同药种比的种衣剂包衣,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种子贮藏试验,以观察种子生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包衣种子贮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包衣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随着种子包衣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包衣种子的隔年贮藏技术已成为种子经营者面临的又一新问题.韩城市从1996年开始每年不同程度积压包衣种子,为了进一步探索剩余包衣种子在隔年贮藏期间水分、发芽率变化规律,从2003年开始我们着手研究包衣种子贮藏不同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树新 《种子科技》2012,30(10):15-17
种子包衣是一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多年来,种子包衣技术为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认真总结包衣种子的应用效果及使用应注意事项,加大种子包衣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包衣种子使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国家全面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以来,我省将种子包衣列入“种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步骤,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持,配备了大量的包衣设备,种子包衣工作发展很快。全省1995年推广包衣种子56.6万公顷,1996年增到92.67万公顷,1997...  相似文献   

11.
推广包衣工作是加速种子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基明 《种子》1999,(5):56-56,75
推广种子包衣.提高“三率”水平,是加快实施种子工程,推动种子工作向商品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省把种子包农作为一项农业增产措施,加大开发力度,全面提高了种子精选率、包衣率和标牌统供率,推动了种子产业化的发展,为全省粮食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l种子包衣是一项简单的农业增产新技术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拌种和浸种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效的种子处理技术,一般可增产8%~10%,种子通过精选包衣,可以提高种子质量,增加科技含量促进增产,同时还有利于强化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种子包衣技术已在我国一些主要农作物种子上推广、应用.大田结果证明:包衣种子对促进壮苗,预防病、虫害有显著作用.但是,种子包衣后对种子质量是否有影响,说法不一.为此,作者在检验室中对包衣与未包衣种子进行水分和发芽率项目比较试验,探讨其有无变化及规律,为包衣种子的应用,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启动,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种子产业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同时,种子包衣与丸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很好的技术载体,本文概述了种子包衣,丸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对种子包席子有及丸化技术物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种子包衣是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中一项新兴的种子处理技术,具有减少烂种、促进生长发育、发根壮苗、减少病虫为害的作用.但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播时间短,用种量大,为不误农时就需要快速高效地实施种子包衣.而实际中我们的种子生产都是在种子收获后加工至翌年4月应用,造成大量包装好的种子再散装包衣,从而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工作量.这主要是因为未掌握包衣种子储存天数对发芽的影响,生产中只能依靠包衣后立刻播种这一模式推广包衣技术.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进行了棉花种子包衣后储存时间对种子发芽是否产生影响的试验,以期为种子包衣技术的大力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机的质量检查和调整方法全国种子总站富乃新近几年来,种子包衣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400多台种子包衣机在各地运转作业。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有更多包衣机投入使用。如何鉴别一台包衣机质量,如何在使用中进行正确的调整,这对用户是...  相似文献   

16.
种衣剂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永顺  刘长青 《种子》1992,(6):58-59
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兴的种子药剂处理技术。焦作市1990年引进并首先在济源市试验。1991年在济源市·温县示范包衣玉米种2.5万亩,包衣小麦种3万亩。同时还对种子包衣后的发芽、包装、贮藏等项目进行了试验探讨,两年来,对种子包衣新技术的试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庸庆 《种子》2002,(3):48-49
种衣剂技术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技术增产措施之一 ,是实施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水稻种子包衣应用推广较旱作种子晚 ,主要是水稻的包衣剂技术要求高 ,到二十世纪 90年代中期才开发成功较稳定的剂型 ,我市从1997年引进应用 ,效果良好。包衣种子不仅具有防治病害 ,提高出苗率 ,促进幼苗生长发育 ,增加产量作用 ,而且还可提高种子质量 ,节省种子 ,减少用工 ,以其投入小收效快 ,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 ,我市每年推广包衣种子 2 1万公斤 (杂交稻种子 ) ,包衣率达 80 %以上 ,每年还为其它县市加工包衣种子 6万余公斤。…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稻种衣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是“九五”种子工程主要内容之一,我省以水稻为主,提高种子包衣率水稻是关键。为此,我站于1999年在全省20多个县、市进行了水稻种衣剂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种衣剂及其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种衣剂的组成、类型以及种衣剂在我国水稻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一项提高种子科技含量的农业增产新技术。 1995年开始引入毕节高寒山区试验 ,但由于各级干部和群众对种子包衣的认识不足 ,推广速度缓慢。为了加速种子包衣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 ,提高玉米单产 ,带动全区种子标准化、机械化的发展 ,推进全区种子产业化进程。毕节地区农业局将杂交玉米种子包衣及配套技术列为农业丰收计划项目 ,于 2 0 0 0— 2 0 0 1年组织在毕节地区 6个县 86个乡镇进行实施。其目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 2年累计示范推广杂交玉米种子包衣及配套技术 5 33万hm2 ,每hm2 产量比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