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陆早6号需肥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春播早熟品种新陆早6号,棉株一生吸收积累养分的加速率变化规律,与内地棉区广泛种植的夏播早熟品种中棉所16和春播中熟品种中棉所12比较,介于它们之间。加速率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65天,依据加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偏晚及早熟棉区无霜期短的特点,应重施基肥,以促使棉株积累养分加速率峰值提前出现,促棉花前期茁壮、稳健生长,搭好丰产架子;如果追肥,结合新疆降雨很少、靠天山雪水灌溉的特点,适宜在头水前即蕾期进行。棉株吸收积累养分最多的时期,并不一定是最佳施肥时期,要有相当早的提前量,以便在土壤中完成化肥氮向土壤氮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石河子棉花所选育的早熟、高产、抗病、适合机采的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9号)。新陆早43号适宜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等中、早熟棉区和次宜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36是一个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品种.近年来在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北疆棉区属于风险棉区,播种期和苗期气候不稳定,播种后,常突发低温和大风天气,甚至沙尘暴.棉花出苗和苗期因受低温影响,致使棉苗根病发生较重.为了确保中棉所36高产优质,2001年在北疆石河子农八师145团农场,对中棉所36棉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农八师农业局开展了抗病棉花品种的引种筛选鉴定试验。在试验中,中棉所24表现抗病、早熟、丰产、优质,同年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南疆早熟棉区和北疆棉区成为抗病主栽品种,1998年大面积示范推广。为了掌握新品种在...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疆早熟棉育种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述了新疆北疆特早熟棉区棉花育种取得的进展,分析了育种中种质资源匮乏、品种选育技术落后等主要问题,并对早熟棉育种方向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疆博州棉区属西北内陆北疆次宜棉区。本区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 2 4 ,目前该品种推广面积已占全州棉花播种面积的 60 %。现将其种植表现概述如下。1 产量水平博州市种子站 1 999年对一县一市 6点次棉花早熟品种大区示范结果汇总 (表 1 )。中棉所 2 4在 6个示范点产量均排第一 ,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表 1 中棉所 2 4与对照品种的产量比较  hm2品 种 株数/万株单株成铃 /个产量/ kg 位次中棉所 2 412 .2 87.6 0 1939.5 1新陆早 7号 (CK 1) 11.92 6 .6 7175 6 .5 2中棉所 16 (CK 2 ) 11.43 6 …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也是新疆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以近年北疆推广种植的21个棉花品种为材料,对其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聚类分析,旨在为棉花纤维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同时为早熟棉区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2003-2004年,以不同来源北疆推广的21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品种分别为新疆自育的新陆早系列,即新陆早7、9、10、11、12、13、17、19、20、21、22、23、24号,辽棉17、18,中297-5、中棉所35、36、41、42以及冀棉668。所有品种均在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种…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征集在过去15年北疆棉区大面积主栽品种8份,在新疆玛纳斯试验站进行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以筛选适宜北疆植棉区气候及栽培管理条件下的早熟、优质、高产的机采棉品种。结果表明:新陆早57号和新陆早62号均生育期适中、霜前花率高、株型较紧凑、第一果枝高度较高、产量水平较高、纤维品质优良,适宜作北疆植棉区的机采棉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脱叶是机械化采棉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提高机械化采棉的采摘率和作业效率 ,降低含杂率 ,2 0 0 1年引进美国康普顿化学有限公司的棉花脱叶剂哈威达 ( Harvade) 2 5 F在南疆棉区进行试验 ,田间应用效果良好。由于新疆南、北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 ,棉花品种和栽培方式也明显不同 ,因而 ,2 0 0 2年将哈威达 2 5 F在北疆棉区进行田间应用试验 ,并与乙烯利、脱落宝等生产上已经使用的脱叶剂进行比较 ,研究适合北疆棉区独特气候和栽培方式的化学脱叶技术 ,为加速新疆采棉机械化进程作好理论、实践上的准备。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药剂哈威达 2 5 F…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植棉区属早熟棉区,选择种植早熟优质棉花品种中棉113,可实现棉花适期集中成熟,提升棉花品质一致性与植棉效益。结合中棉113在新疆博州的种植实践,总结形成中棉113在机采棉“宽早优”种植模式下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中棉113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棉1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抗虫棉新品种。2003年引入新疆棉区,经过连续两年的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表现良好。2005年被列为阿克苏地区重点推广棉花新品种。至2008年已在新疆棉区累计推广种植1.7万公顷以上。其综合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宜在北疆及南疆的早熟、中早熟植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新棉2号是以新陆早8号为母本,新陆早33号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属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品种。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新疆北疆棉区和南疆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9708是转单价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4 d,株高107.5 cm,单株结铃16.9个,衣分41.3%,籽指10.9 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1.0 kg、112.0 kg和106.2 kg。主要介绍了中棉所97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博州地区属次宜棉区 ,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逐年扩展蔓延 ,导致植棉效益降低 ,种棉积极性下降 ,故而 1 994年自治区种子站和博州种子站从中棉所联合引进中棉所 2 4棉花品种 ,参加了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试和生产试验。1 995、1 996年连续 2年参加了精河县品种比较试验 ,截止 1 998年中棉所2 4在博州累计推广种植 40 0 0 hm2 ,皮棉单产 1 677~ 1 890 kg· hm-2 ,1 997年该品种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认定在当地早熟棉区病区推广。1 生育特性中棉所 2 4全生育期 1 2 5天 ,比中棉所 1 6早熟 2~ 3天 ,比新…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16在历年全国夏棉区试中的结果剖析傅小琼杨付新周关印王秀玲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中棉所16丰产、早熟、优质、抗病,适应性广,推广年限长,截止目前是夏播棉品种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于1988~1989年参加全国夏棉区试,19...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23在湖北荆门受欢迎邓松湖北荆门马良艾店良种示范场448267中棉所2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棉花新品种。我场1995年从中棉所引进中棉所23原种种植,通过比较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在我地无论作春播、麦棉套种还是作油后棉,均具有早熟、高...  相似文献   

18.
1970~1979年,通过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有的省级区试),鉴定出一批优良品种。适宜黄河流域棉区的有冀邯5号、徐州142、邢台6871、鲁棉1号;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有沪棉204、通棉5号、通棉11、江苏棉1号、鄂棉6号、岱红岱、冈棉1号、达棉1号等;适宜特早熟棉区的有黑山棉1号、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育种工作的不断努力,近三年来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计审定早熟棉品种21个。对长江流域棉区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审定早熟棉品种较多,同时对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要坚持早熟棉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加强高品质和适合机械化的早熟棉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合于早熟棉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建议,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自1957年建所以来,至今已培育出棉花品种57个,均用“中棉所+序号”命名。“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具有高效、广适、兼抗或多抗的特性,分别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上中棉所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近50%,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早熟性育种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麦棉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麦棉两熟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