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效利用氮素基因铵态氮转运蛋白基因JrAMT2,对核桃Juglans regia的品种改良、快速生长及产量形成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核桃JrAMT2过表达幼苗为实验材料,对JrAMT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表达量和表型测定对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叶绿素质量分数、叶绿素荧光进行理化分析。【结果】JrAMT2基因在核桃JrAMT2过表达植株中稳定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核桃JrAMT2过表达株系的株高、节间长、生物量等生长参数显著提高(P<0.05),核桃幼苗的株高、节间长增加,最高可增加68.2%和50.3%,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分最高可增加56.26%(鲜质量)和56.26%(干质量),地下部分最高可增加344.38%(鲜质量)和354.33%(干质量);核桃JrAMT2过表达株系地下部分对铵态氮及硝态氮的吸收显著提高(P<0.05),最高可提高114.1%和70.3%,其中JrAMT2基因介导了铵态氮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运输,地上部分铵态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最高可增加59.1%;核桃...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是构成作物产量的基础。而光合作用过程又是与作物的特征特性紧密联系的。笔者就茶树新梢生育动态与净同化率的关系,芽对叶片净同化率的影响,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测定,同时还就春梢生长量与净同化率和叶量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为提高茶树光能利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 2a生无花果“麦司依陶芬”为对象 ,用C13 元素示踪的方法 ,研究其秋季同化物的贮藏部位与第二年春的贮藏养分转运去向。结果表明 :休眠期的贮藏养分 ,地下部多于地上部 ;根系中C13 元素百分比的高低顺序是 :粗根 >中等粗细的根 >细根。发芽后 2 0d ,C13 元素百分比减少最多的部位是 :1a生枝条。此时 ,新梢生长主要消耗枝条内的贮藏养分 ,为此 ,要确保春季的新梢生长 ,应在秋季基施速效性肥料并保护根系。发芽后 5 0d ,C13 元素百分比减少最多的部位是中等粗细的根。这一时期 ,处于新生养分与贮藏养分转换的时期 ,新梢 3~ 4节腋芽的花芽已分化 ,其生长主要消耗中等粗细根内贮藏的养分。养分不足是果实脱落的直接原因 ,要重视春季的追肥。  相似文献   

4.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叶用木本植物,有着特殊的饮用及经济价值。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和茶树蛋白质组学的构建及其在亚细胞水平、逆境胁迫和突变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简单高效的蛋白样品制备、质谱技术鉴定及完整基因组的构建等是今后茶树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向。而紫鹃和江华苦茶等是研究茶树生育、进化规律和代谢调控的理想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5.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丹  金孝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86-10087,10128
从茶树外植体的选取、表面灭菌、培养基的确定及生长调节物质的确定等方面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展茶树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茶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总结了近40a来茶树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器官培养、细胞与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遗传转化,及其在茶树快速繁殖、遗传改良、种质保存、次生物质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并初步分析了茶树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茶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叶主产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年夏秋期间,晴日多,气温高,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常有伏旱和秋旱发生,给茶树生长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带来较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使茶树受害致死,旱害已经成为茶叶生产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茶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产质的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基本特性、茶树光合效率影响因子,以及提高茶树光合效率的措施等方面综述茶树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茶叶生产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树组织培养技术在茶树种苗快速繁殖、辅助育种、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阐述了以茶树根、茎、花、种子等为外植体开展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研究,并提出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褐化、污染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遗传转化技术是指应用重组DNA技术、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技术,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片段插入到茶树受体基因组中并使其在后代植株中得以表达的过程,在茶树遗传改良、品种选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茶树遗传转化中受体系统建立、茶树遗传转化方法进行概述,阐述了茶树遗传转化研究重点、方向以及当前茶树遗传转化研究所面临的转化效率低和离体再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原位转化技术在茶树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潜力,从而达到优化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吕梅  曹仁勇  钱多  葛晋纲  刘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52-16555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在茶树抗寒选育、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为茶树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提供相关依据,并为开展茶树的抗寒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喜温畏寒的植物,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会造成茶树的冻害。因此,茶树抗寒机理的研究对北方茶树的规模种植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低温胁迫下茶树的主要生理变化,从糖代谢途径、Ca~(2+)信号途径,ABA、CBF/DREB诱导抗寒基因的表达几个方面综述了茶树的抗寒机理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抗寒机理在茶树育种、栽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ISSR 分子标记技术以 其高效、快速、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介绍了ISSR 分子标记在构建植物DNA 指纹图谱上的应用,综 述了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 展,探讨了ISSR 分子标记在茶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应用ISSR 技术开展构建茶树DNA 指纹图谱等 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茶油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概述了山茶油的化学成分、等级标准和营养功效,综述了山茶油的提取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展望了山茶油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茶树的RAPD标记向SCAR标记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CAR标记是在RAPD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相对其他分子标记,它具有开发成本低,稳定性高,单位点多态等特点,将为茶树分子育种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将随机引物在不同茶树品种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经回收、克隆、测序后重新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将RAPD标记成功转化成SCAR标记,提高了分子鉴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永州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向永州茶农提供适合于当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试验选择和引进了无性系茶树良种5个,进行鲜叶年产量、耐寒性、耐旱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等等经济与生物学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号、萍云11号和乌牛早等品种在当地生长良好、移栽成活率较高,鲜叶年产量高,萌发早,抗逆性较强,具有加工成名优茶的条件,适合永州茶区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皂荚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繁殖育苗、造林技术及其在园林绿化、造林及其他方面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油茶籽毛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含有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氧化稳定性较好.在经过精炼加工后,油茶籽毛油活性物质损失较大,氧化稳定性大幅下降.在贮藏期间,油茶籽油易受氧、光照、温度、金属离子、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氧化速度加快,如果贮藏不当,更易氧化.为减缓油茶籽油氧化速度、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延长贮藏...  相似文献   

20.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进行基因型的鉴定,从而快速有 效地开展育种工作。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茶树育种中运用到的分子标记技 术主要有ISSR、RAPD、AFLP、SSR、SNP、EST 等。其中ISSR 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 记,具有简便、稳定、DNA 多态性高等优点。阐述了ISSR 分子标记的原理及程序,介绍了其在茶树育种研究 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种质鉴定以及种质在遗传过程中的稳定性鉴定、亲缘关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指 纹图谱构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