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干注射ZWQ— 1型果树复壮复绿Ⅱ号矫治缺铁黄叶病、缺锌小叶病、腐烂病效果显著。注射后 3d叶片开始复绿 ,1 0~ 1 5d病叶恢复正常 ,叶绿素含量提高 1 95 % ;叶面积当年增 47 9% ;单果重提高 6 8% ;可溶性固形物提高33% ;产量增加 99% ;注射后 1 80d腐烂病病斑自行脱落 ,持效期 5~ 6年。  相似文献   

2.
3.
果树注射"ZWQ-1型果树复壮复绿Ⅱ号"技术在苹果、梨上应用多年证明,该法速效持久是土施和叶喷所不能比的,但枣树注射技术研究尚未见成功报道.从2001年开始我们对枣树按照苹果、梨的使用方法进行过试验,但因枣树木质细密而硬,注射液进入树体太少而效果很差.我们于2003年采用泊头市鸭梨研究所设计超高压流向器,试图通过增压达到增加注射量目的,但压力过高,出现了树干劈裂而漏液的现象,于是从2003~2005年采用逐步加大浓度的方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枣树缩果病(烂果病),属细菌性病毒,又称束腰病,烧茄子病,是泊兴市枣区果实的重要病害。受害症状为初期果皮上出现浅黄色晕黄病斑,环内略凹陷,后期果实表皮皱缩凹陷,颜色发暗,质地松软,果肉土黄,在成熟前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枣果品质,给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树干打孔填注ZWQ-1型果树复壮复绿3号胶囊矫治缺铁黄叶病效果显著,嫩叶期注药5d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开始增加,黄叶指数下降;20d病叶恢复正常,叶绿素含量提高197%,百叶质量增加17.1g。注药1次防效维持3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生理病害的造成是苹果在生长过程中缺乏某种元素而使营养元素供应失调,尤其一些土质极差的贫瘠山地、盐碱地、涝洼及沙地等果园,发病较重。其病症表现为枝叶干枯、树长势不旺,产量大幅度下降、果实品质降低,外观有多种凸凹不平的畸形,甚至整株树萎蔫枯死,严重时大片死亡、绝产等。一旦果树有生理病害的发生,短期内很难治愈,因此较非生理病害对果园造成的危害更大。现将湖北省鄂东地区的重点果园几年来的发病情况及取得的防治经验简述于下。1小叶病(1)症状:病树春季发芽晚,生长迟缓,节间缩短,叶片狭小,细叶簇生成丛状,叶质…  相似文献   

7.
《果农之友》2011,(8):49
如果发现果树患小叶病、黄叶病、缩果病等生理病害,应及时补施硫酸锌、硫酸亚铁、硼砂等微量元素,以恢复果树正常发育。果树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可有4种:1树根吸湿法选择容积100毫升的玻璃瓶,内盛待补的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根1米处挖坑,当露出树根后,挑  相似文献   

8.
强力树干注射铁肥对缺铁失绿梨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缺铁失绿梨树强力树干注射铁肥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1.
 ‘曙光3号’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枣树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3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1%,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河北太行山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2.
抗缩果病枣品种冀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抗1号是从太行山枣区地方品种婆枣中选育出的高抗枣缩果病的制干大枣新品种,2008年通过鉴定。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果重23.2g。果皮深红褐色,较厚.果肉厚,近白色,肉质细。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5%,可食率97.8%,制干率55.4%,制干后的红枣含总糖77%。该品系早果丰产,适应性强,不必喷布任何防治枣缩果病的农药。适于黄河以北枣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1症状与危害枣缩果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圈,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干瘪,果肉黄色、味苦,含糖量降低,不堪食用。该病害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病菌侵入后,病程从直观上可分为晕圈、水渍状、提前着色、萎缩和脱落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12 ~2014年连续3年调查新疆兵团第二师各团枣产区枣缩果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主栽品种灰枣和骏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一般7月初开始出现病株病果,缩果率7月底至8月上旬达高峰期,9月上中旬还可能出现一小发病高峰.灰枣比骏枣抗枣缩果病能力强;年度中,枣缩果病发生时间的早晚与4~6月份≥10℃的有效积温的多少呈显著负相关,病害始发期、高峰期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27和R=-0.9388,即有效积温多或少,缩果病发生时间就早或晚,且能影响始发期病害的重或轻;缩果病发生轻重与7月份日照时数的多少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951;与7月的空气相对湿度高低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 =0.5190.  相似文献   

15.
今年泊头市7月9—15日连续7天阴雨天气造成枣树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以致不能制造足够营养物质.树体贮藏营养也消耗殆尽。连续阴雨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上升.高温高湿.树体各器官生长旺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郑秀影 《落叶果树》2009,41(2):59-59
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生理病害。病树发芽较晚,抽叶后,叶片狭小,生长停滞,节间缩短,细叶簇生成丛状。防治方法:①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②结合施基肥,每株果树追施硫酸锌0.5~1kg;③发芽前树上喷3%~5%硫酸锌液。④花后20天左右,喷0.2%硫酸锌和0.3%~0.5%尿素混合液,对减轻病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小叶病是由果树缺锌引起的。病树发芽较晚,抽叶后,叶片狭小,生长停滞,节间缩短,细叶簇生成丛状。  相似文献   

18.
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病、枣雾蔫病、枣束腰病等,在我国枣产区均有发生。‘冬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鲜食枣品种,和其他枣品种一样,缩果病也是‘冬枣’果  相似文献   

19.
‘元氏1号’是在河北省元氏县发现的‘婆枣’变异单株,抗枣缩果病、裂果病性能显著强于当地主栽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优良的制干、鲜食兼用型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3.7 g,最大果重19.8g,果个大小均匀。果皮赭红色,果肉厚、浅绿色,肉质细脆,汁液中等,酸甜适口。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7%,最高可达34.0%,可滴定酸含量0.64%,维生素C含量为2 284 mg/kg,品质上等。可食率95.8%,制干率50.4%。201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万荣县光华乡小屈村有一片2.7hm2的冬枣、梨枣园,近2~3a(年)枣缩果病发生严重,最严重时几乎绝收。2007年,该园使用了从大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靓枣”调理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使用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