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计算题(四题中任选三题,每题5分,共15分) 1.某县水利资源丰富,由小水电供电,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亿元,发电量为5000万千瓦小时。计划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预测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可达4500小时,电力弹性系数为1.05,其电源备用、重复容量可按电网最大负荷的15%考虑。试计算该县到本世纪末的(1)小水电装机容量;(2)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2.某小水电企业1984年发电量为3400万千瓦小时,厂用电率为0.8%,线损率为14%,总成本为150万元,综合售电单价为0.09元/千瓦小时,产品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水电网运行方式基本有三种:并入大电网的县电网(指县小水电网);独立县电网:并入区域电网(指小水电网)的县电网。其中第一种,丰水期县电网急需大电网吸取余电,事实上大电网也弃水限发;枯水期县电网“缺电较多”,而大电网也是自身难保。第二种,峰谷矛盾大,电网调节能力差,保证率低,供电矛盾突出。第三种,建立区域小水电网,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调剂余缺,收到了宏观和微观的显著效益。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大部分小水电站都并入大电网运行,充分发挥了小水电的效益,同时也考验了小水电的机组设备,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水电网中经常因某一线路、发电机组事故引起电网有功功率缺额,导致电网客易解列和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为了提高小水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保持电网平稳运行,从而提高小水电网的经济效益,在小水电网中应用低周减载装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经济,维护方便.本文针对该装置在小水电网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水电资源极为丰富,能够开发利用的多达7000万kW,至今我国已建成小水电站61000多座,总装机容量为1180万kW居全世界第一。小水电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能源。特别是没有大电网的老、少、边地区,对振兴山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农村电气化起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小水电的造价和贷款利率猛涨,而电价长期偏低,导致“办电的负债,用电的发财”,小水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相当多的小水电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目小水电建设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出现了小水电与大电网的矛盾,尤其是小水电与水电比重大的大电网矛盾。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的小水电是无调节或调节性能比较差,保证电能相当低,不能满足全年正常供电。在枯水期或高峰负荷时缺电,地方小工业与全民大工业争电;而在丰水期小水电站与大中型电站争供季节性电能。例如福建省闽清县的小水电站总数200余座,并网的50余座。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调节,1980年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低于3000小时。如小水电站在汛期满发时,日发电量可达30万度,但该县小电网日用电量只有15万  相似文献   

7.
联网的小水电电价、上网电价(电网销售价格)的制订,关系到大电网与小水电之间经济关系的正确处理,直接影响着小水电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联网小水电电价矛盾比较突出,主要反映在,大电网销售小水电执行国家统一订价,小水电上网电价水平偏低。既限制了小水电事业的发展,也抑制了大电网收购小水电的积极性。目前大电网虽然采取了“扶持、让利”的政策,规定了大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农行周世凤同志在贵刊1990年10期发表了“当前小水电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一文,主要是从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小水电的困境及其对策,而本文则是从另一角度,即针对已经建成投产的小水电的困境谈点改进意见。总的来说,小水电对推动地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是明显的,社会效益是好的。当前处境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债务重、自身效益差。有的单位甚至连发工资、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都十分困难。长此下去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势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电气化的进程。当前小水电的困境是来自多方面的,但都在制约和削弱小水电的自我生存能力,有的是在侵犯小水电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电炊用电"是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边远县电网中,利用汛期余电发展的一种负荷.它具有电炊总容量大,每天三餐时间集中在1~2h短期峰荷等特点,对小水电站(网)是否经受得了?使人耽心.为了指导农村电气化规划,我们在1985年5月8日到13日,分别对我县汽车运输公司、建设路、南线和整个县城专线的四个测点,进行了《电炊用电需用系数》的测试、计算和分析,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区域间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经济发展及电力消费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小水电生产的大量优质低价电能需要通过大网外售。而地方电网公司和省级电网公司的利益冲突,导致电力外送困难,未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提出了虚拟电概念,认为实行虚拟电交易是解决当前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再通过博弈建模,分析省级电网公司、大用电工业企业和代表小水电的地方电网公司三方的利益关系;通过模型求解得出,当小水电销售价格低于国网电价一定程度,且电力可靠性相差不大时,通过虚拟电交易不仅能引入竞争解决低价电售电难的问题,而且能促进地方电网提高其电力可靠性及安全性,并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为使《河北省中小水电规划》和“八五”计划置于切实可行的基础上,达到中小水电建设投资省、见效快的目的,真正尽快地起到促进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支援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作用,在进行中小水电规划时突出了以下特点。一、选点布局方面重点开发张家口、承德坝上高原和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区的水力资源,体现中小水电的扶贫性质。承德、张家口地区(包括承德市)地处河北省北部,水能资源较丰沛,但开  相似文献   

12.
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在灌溉效益计算中具有重要应用.分析了确定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两种常规方法(灌溉试验法和统计法)的局限性,综述了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利用作物水分生长函数、利用以施肥量为参数的产量函数、利用水肥耦合产量函数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灌溉效益分摊系数的4种新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计算和研究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拓宽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小水电站特点,简述线损分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即目前尚无明确法律法规、水电站线损实测较难、理论计算往往不准、易引发廉政风险等。提出了解决小水电线损分摊的两种方法:实测推定法、理论线损法,为合理分摊小水电线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办电给老区小水电建设带来生机活力建宁县小水电局饶建敏建宁县是革命老区,过去小水电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拔款和集体筹资来建设.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小水电建设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小水电的开发利用.4、效益好.由于电站工期短,造价低,电站的经济效益高于其它电...  相似文献   

15.
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社会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宏观总结第一批109个农村水电初缓电气化试点县建设的主要成绩外,特别提出了以投资比例分摊系数法、最优等效替代工程年费用法及影子电价分解成本法进行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社会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选择了16个达标县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评估国民经济效益的度电效益及国民经济投资效益系数的概念和合理数值。  相似文献   

16.
实行业主责任制建设小水电的实践唐剑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水电局541200)灵川县地处桂林市近郊,长期以来依赖大电网供电,忽视了开发县内丰富的水力资源,致使灵川县用电量的95%由大电网供给,而自己的小水电仅供电5%。长期以来灵川县每年上缴大电网的各...  相似文献   

17.
除宏观总结第一批109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建设的主要成绩外,特别提出了以投资比例分摊系数法、最优等效替代工程年费用法及影子电价分解成本法进行县农村电气化建设社会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选择了16个达标县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评估国民经济效益的度电效益及国民经济投资效益系数的概念和合理数值。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90年代末,安徽省内形成了霍山、岳西、太湖、潜山、祁门、休宁等县(市)6个水电供区,小水电810处,供电人口50多万人。2019年12月20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接收原水电供区电网,原水电供区电网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中。2020年4月12日16时许,国网安徽岳西县供电公司河图中心供电所客户经理汪剑峰接到皖源村陈湾  相似文献   

19.
(一)过去我国在进行水电工程经济评价中,一般都只采用静态法以计算工程的投资回收年限及投资效益系数。其相应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年限T=∑K/(NB);投资效益系数a=1/T=(NB)/∑K式中∑K为工程投资,(NB)为年净效益。这种静态计算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特别是工程投资改为贷款方式后)。近年来在大型工业企业(包括水电站)建设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中,已广泛引用动态法,即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计及利率)及投资积压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以前曾对装机容量利用小时进行过一定条件下的静态分析(见《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0年第1期)。本文拟利用动态法进一步分析装机容量利用小时与投资回收年限之间的关系,他装机容量利用小时具有直观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小水电区域电网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特尔菲(Delphi)法,从定量分析入手,求解数学模型,建立适合小水电区域电网集中调度管理的一种树形管理组织机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