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年轻人,因为贫穷没有读多少书,他来到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发现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就在年轻人决定离开城市的时候,忽然想到给当时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了命运的不公,希望能借一些钱给他,他会先上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老张下岗后在城里开了一家豆腐店,碰到豆腐卖不完,就骑着摩托车运到乡下去卖。 他在乡下卖豆腐时,常听到许多乡下妇女唠叨怎么只卖豆腐,而没有别的菜。老张就想,现在农村人的经济好转了,也有能力像城里人那样买点鱼肉或时兴的新鲜菜,但要专程去一趟城里买并不容易。于是他把摩托车卖了,换成一辆旧的三轮车,每天早上很早就……  相似文献   

3.
苏齐 《农家致富》2005,(15):9-9
江苏省徐州市读者严少奎来信说.他以前在城里打工.经常看见在城市的市场上.在某个小区里,一对对夫妻在销售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他们都有自己的货车.一般只卖一个品种。由于量大价格便宜,加之新鲜,很受市民欢迎,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很让人眼红。如今,他因故返乡.不再外出打工.也想夫妻搞贩运.咨询一下我们该如何操作。  相似文献   

4.
无鳔的鱼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无钱读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人都看不起他。就在他决定要离开时,他给一位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向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信寄出去了,他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花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改餐车流动餐车在城市里已不鲜见,可在农村却很难见到。山东德州的一位农民发现,许多农村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起得很早,家里常常不准备早餐,大人们下地干活回来用餐也很不方便,便萌生了将城里的餐车搬到农村的想法。为了降低成本,他购置了一台拖拉机,将车厢的后1/4  相似文献   

6.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强发现把城里的旧玩具拿到农村来卖,销路是不成问题的。在农村,居民比较集中的大村镇,每周都有一次集市,周围的农民都会来赶集,人特别多。王强便把收购来的旧玩具拿到集市上卖,由于价格便宜,生意很火,基本上每件玩具他都能赚到几倍的价钱。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7,(2)
<正>要想创业,知道自己相比于别人占有什么独特的资源很重要。作为一个刚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初出茅庐的他有什么资源优势呢?响应政策返乡创业崔建是内蒙古扎兰屯市团结乡的农村小伙,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就在村里人都羡慕崔建的时候,他却决定放弃优越生活,回到农村。原来,崔建看中的是一个全新的创业致富领域——"互联网+"农业。崔建曾经在互联网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8.
牟丕志 《百姓》2004,(10):40
小城南面的坝南早市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常在这看到一些农民不辞辛苦大老远地来这卖粮食.有一位农民,憨憨的样子,年龄不大,脸上却写满了沧桑,他从30多公里外的农村来城里卖小米.我问他,农村不是有市场吗?为什么到城里来买.他说,城里每斤小米比农村多卖一角钱.我看他带来的小米也不过三五十斤,我说,为了多卖几元钱,却跑几十公里的路程,这划算吗?他说,几元钱,对于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农民赚钱实在是不容易呀.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不同版本的这样的故事: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一起在农场工作。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行不行?"老头说:"不行,绝对不行,我可就这一个儿子在家陪我了!"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永年县东杨庄乡席庄村青年农民杨松涛,经营着一家农资门市,靠周到热情的服务,农资门市经营得红红火火。可农资经销是有季节性限制的,在经营淡季应该干些啥呢?他琢磨着。他发现,这几年手里有点钱的村民每逢结婚、寿庆等大喜日子,都会到城里花钱雇来摄像师对喜庆场面进行录像,并刻成光盘作永久性纪念。他想:城里人能搞摄像挣钱,咱农村人难道就不能吗?于是,杨松涛又利用闲暇时间钻研起了摄影、摄像技术,遇有摄像师来村里摄像,他总要刨根问底地请教摄像师一些技术问题。慢慢地,杨松涛掌握了一些摄像技术,他就买来了摄像机,…  相似文献   

11.
乌鸡总代理     
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从农村到城镇务工的农民,正如干某一专业,想转行,自然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看现在农村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何不从农村来到城市开阔眼界,再回到农村去做自己熟悉的事呢?蔡田英在农村也做出了城里企业一样的经营。  相似文献   

12.
在城里打工的韩飞,有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门票很贵,正式放映前还放了大段的贴片广告。由此他发现了一个商机:原来影院可通过放贴片广告赚钱。他想,自己回老家为乡亲们放露天电影,同时做一些广告,肯定有钱赚。韩飞跑到镇政府,把他的想法告诉镇领导。镇领导听说他要活跃农村文化生括,很支持,马上给他提供了一台闲置多年的电影放映机。他叉到市电影公司租了两个电影拷贝,并请了一个帮手。一切准备就绪,他就接村为乡亲们放免费露天电影。一个月后,韩飞在县城已小有影响,镇上的一家家电分公司负责人考虑到公司大部分电视机销往农村的实际情况,便在韩飞的建议下,决定每场付100元钱,让韩飞在播放电影前播放他们的产品广告。放过几场露天电影后,这家公司的家电产品在当地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家电分公司负责人很高兴,主动找韩飞签了一年的广告合同。总结成功的经验,韩飞又把种子公司、农机公司、化肥公司等以农村为销售市场的客户以及未来在农村市场有潜在发展前途的客户作为自己拉广告的的对象,思路确定以后,逐一进行落实,一路凯歌频传。  相似文献   

13.
巧卖土鸡蛋     
方雷 《农家科技》2010,(3):30-30
<正>2008年,家在农村的老宋到武汉城里租了个摊位卖土鸡蛋。虽然他卖的是正宗土鸡蛋,没有污染,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人们对他所说的大都将信将疑,一个月连250千克鸡蛋都没卖出去。他想,现在推销什么都讲个包装,光说自己卖的是土鸡蛋,人家怎  相似文献   

14.
薛艳丽 《农家顾问》2004,(11):11-11
不论城里农村,平房并不少见,房顶上会干什么?你大概没有想到,农家女周春芝利用房顶养“野鸡”致富了,她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想点子,一些经营中的难题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某农场有个姓郭的职工回河北探亲.一天到城里办事,发现农贸市场里的经纪人都穿着黄背心,有的还带着袖套。郭老汉明白了.原来在这里农村经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他灵机一动,自己家种了200亩红小豆.何不也买一件黄背心。果不然.他遇到了一位正愁着要派人去东北农场收购小豆的经理.  相似文献   

16.
余淑君 《百姓》2001,(7):20-21
我的领导是个普通人.首先名字很普通,大街上随便可以找到个把叫"李兵"的,他就叫李兵.其次,长得也很普通,一副眼镜底下,鼻子、耳朵、嘴巴,啥都不缺,啥都不多,而且都长得规规矩矩,没什么出格的地方.但是他又有很多出格的地方,明明是北京城里长大的高干子弟却心甘情愿做了湖南电视台农村节目"乡村发现"专栏的制片人、主持人,而且一做一年有余颇有成就.就是因为做"乡村发现"他获得了中国金话筒金奖、范长江新闻奖,还获得农民信赖奖等等,后一项奖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最为珍爱的奖.农民叫他"兵哥",一声"兵哥"会叫得他心里热腾腾的.  相似文献   

17.
巧卖土鸡蛋     
2008年.家在农村的老宋到武汉城里租了个摊位卖土鸡蛋。虽然他卖的是正宗土鸡蛋,没有污染.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人们对他所说的大都将信将疑,一个月连250公斤鸡蛋都没卖出去。  相似文献   

18.
"城里的路很平,但是很挤;农村的路不平,但是很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杭州市委高度重视这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7,(12):19-19
某农场有个姓郭的职工回河北探亲,一天到城里办事,发现农贸市场里的经纪人都穿着黄背心.有的还带着袖套,原来在这里农村经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他想到自己家种了200亩红小豆,何不也买一件黄背心.在集市上转悠转悠。很快。他遇到一位正愁着要派人去东北农场收购小豆的经理.听说能上门供货求之不得。郭某回到家中将自家的30余吨红小豆卖完后.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13,(3):39-39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的“富贵病”如今已成为农民健康的新“杀手”,但农民对这些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了解得不很全面,以致于延误病情,给身心造成较大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