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副教授潘光炎编著的《实验动物医学》已于1990年12月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科书,涉及小鼠、大鼠、蒙古沙鼠、豚鼠、叙利亚仓鼠、兔、狗和猫、非人类灵长目、鱼、雪貂和爬行动物等实验动物;每种动物简要介绍其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实验技术;详细描述了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病毒性、霉形体性、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性)、寄生虫病(原生动物、蠕虫、外寄生虫)、真菌病、肿  相似文献   

2.
实验小鼠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类实验动物。鼠痘(Mousepox)即小鼠脱脚病(Ectromelia),则是实验小鼠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的实验鼠群广泛流行,死亡率达95%。1992年,国家科委下达的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标准中,明确规定实验用鼠必须排除鼠痘病毒感染。为促进实验动物病毒病的研究,为使用于科研工作的实验动物早日达到标准化,我们对鼠痘病毒的病原形态、理化特性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鼠痘、小鼠肝炎和鼠仙台病毒感染症这3种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鼠病在国内的流行情况,对这3种鼠病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重点分析了3种鼠病在国内清洁级及以上级别的实验大、小鼠中的流行情况,同时对如何防控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这3种鼠病在国内清洁级或以上级别的实验大、小鼠中均有检出,应进一步提高实验大、小鼠屏障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重视微生物监测的作用,有效提高实验大、小鼠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被研究最多、最细,质量控制最严格的动物当属小鼠.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性成熟早、产仔多、繁殖快、体型小、便于管理、价格低.在转基因动物实验中,在小鼠上施行转基因的难度比大家畜低,能提供较多的受精卵,同时能把握住早期胚胎的发育时序,原核可见度高.因此,它广泛地应用于转基因技术实验中.一般来说,BALB/C、C57、ICR等几种品系均可应用于转基因实验,但因ICR鼠价格便宜、母性好,且是国际标准型,故多用ICR鼠.  相似文献   

5.
采用TaqMan探针法支原体通用型和肺支原体特异型双通道荧光定量PCR法,对清洁级SD大鼠150只I、CR小鼠120只,C57小鼠100只,普通级SD大鼠104只I、CR小鼠97只,C57小鼠76只,检测支原体和肺支原体感染情况。清洁级SD大鼠中检测到1只支原体阳性;清洁级ICR小鼠和C57小鼠中支原体和肺支原体未见阳性;普通级SD大鼠中检测到2只支原体阳性,1只肺支原体阳性;普通级ICR小鼠中检测到1只支原体阳性,2只肺支原体阳性;普通级C57小鼠检测到1只支原体阳性。表明清洁级实验动物大鼠中仍然存在支原体感染;普通级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支原体感染明显高于清洁级动物。  相似文献   

6.
小鼠体外寄生螨的防治试验郭光广西药品检验所530021在开放型实验动物饲养中,实验小鼠体外寄生螨是最普遍的,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极适合螨虫生长发育,如管理不善感染率可达90%~100%。实验小鼠感染螨后,重症患鼠会发生脱毛、搔痒、皮炎...  相似文献   

7.
参考消息 《养猪》2019,(3):12-12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7日报道】题:六成的传染病来自动物,CDC最担心的是以下八种影响人类的传染性疾病有一半以上来自动物。现在,破天荒第一次,政府正在公布一份美国国内最常见的八种源自动物的传染性疾病—即所谓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的名单。  相似文献   

8.
鼠棒状杆菌为小鼠和家兔的常见寄生菌,一般对健康动物的致病力较低,偶可引起假结核病。该菌感染多为隐性,但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实验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影响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价。为此鼠群中鼠棒状杆菌感染已引起重视,规定除普通级动物外,其余等级的动物均不得检出该菌。  相似文献   

9.
广西南宁片实验小鼠体表寄生虫的调查报告郭光广西药检所张洁宏广西区卫生防疫站530021实验小鼠的体表寄生虫,尤其是螨虫的感染,在实验小鼠生产中极为常见,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依照国家科委1989年颁发《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科学研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实验动物就是实验小鼠,小鼠的健康是科研结果的基本保障。小鼠肝炎疾病是由小鼠肝炎病毒(MHV)感染引起的小鼠常见疾病,MHV的分布范围广,不随季节更替而改变,具有传染性广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带毒小鼠为隐性感染,无明显外观改变,但是在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时,或者在某些环境的刺激下一般会暴发疾病。因此,MHV是啮齿类动物中难以消灭的病毒之一,当小鼠用于科研实验时更应该排除MHV的感染,避免感染病毒而影响实验结果。本文就MHV的病毒研究进展和MHV的检测方法等进行阐述,并且为MHV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6,(1):90-92
为了研究华东地区清洁级实验鼠中鼠痘病毒(ECTV)、小鼠肝炎病毒(MHV)和仙台病毒(SV)感染症的流行情况,从华东地区4个主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分别购入ICR和(或)C57BL/6小鼠各30只,SD或Wistar大鼠各15只。采用摘眼球法采集血样和分离血清后,用进口商品化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小鼠的ECTV、MHV和SV的血清抗体。大鼠因为一般不易感染MHV和SV,因此只检测ECTV血清抗体。调查结果显示,在华东地区4个主要实验动物供应基地中,有3个基地的清洁级实验大、小鼠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在另1个基地的清洁级ICR小鼠中,MHV和SV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7%和100%,C57BL/6小鼠的MHV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实验动物供应基地大部分商品化的实验大、小鼠中,上述3种疫病的检测质量合格,但在个别基地中MHV和SV依然存在,且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净化鼠群,同时认真开展鼠病的监测工作,保证实验用鼠的质量,以免对实验用鼠的繁育和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小鼠具有体型小、繁殖快、性周期短、产仔数多、饲养管理费用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1]。小鼠中昆明鼠(KM)、NIH、ICR为最常用3个品种[2]。KM小鼠起源于远交系小鼠,于1944年引入云南昆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饲养繁殖,已成为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小鼠,是我国独有的远交群实验动物[3]。动物福利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动物生理上和精神上两方面的"康乐"[4],以及为了达到"康乐"  相似文献   

13.
在分类学上,小鼠属于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属(Mus)动物。小鼠是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个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蹄脓肿最常见的是由于羊等偶蹄目动物被地面尖锐物体刺伤或蹄底由于过度磨损而导致的真皮层出现损伤,因而导致出现各种传染性或者非传染性疾病,如溃疡脓肿、白线病脓肿以及传染性蹄囊肿等,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以及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犬螨虫病是由犬螨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俗称"癞皮狗病"。具有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特点,对犬的生长及观赏性造成极大的影响,是犬科动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介绍2例犬螨虫病鉴别诊断与治疗。采用肉眼观察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实验动物质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保障。感染疫病的实验动物,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严重的可导致动物大量死亡,影响实验进度。有的疫病甚至可以感染实验人员。本研究对从美国、德国、日本进口的170批次不同品系的实验小鼠共计340只,来自于国内各科研单位119批次不同品系的实验小鼠共计232只,进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汉坦病毒、鼠痘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肝炎病毒、小鼠细小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和小鼠脑脊髓炎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进口小鼠8项疫病均无检出,而国内小鼠肝炎病毒、小鼠脑脊髓炎病毒和仙台病毒检出率较高,小鼠微小病毒和小鼠细小病毒也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54.6%、26.9%、9.2%、0.8%和0.8%。  相似文献   

17.
致畸试验是鉴定动物致畸物的标准试验法,在评价药物、化妆品、保健品及农药的生殖毒性研究中至关重要。理想的致畸试验所用的实验动物对受试物的代谢过程应与人相近,胎盘结构亦相似,产仔多、孕期短、价廉、来源容易及操作方便。大鼠、小鼠及家兔常常是致畸试验中首选的实验动物。研究中为保持试验背景的一致,常常设立阳性对照组,其中阳性对照剂的选择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非常重要。为此,查阅国内外阳性对照剂在大鼠、小鼠及家兔使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以探讨不同的阳性对照剂对大小鼠及家兔的致畸范围、致畸情况,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SPF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为种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屏障设施饲养清洁级实验小鼠和大鼠。经过两年饲养繁育的结果表明:动物微生物学质量符合清洁级动物国家标准,质量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于2008年4月15日和23日,分别对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国家实验用小型猪种质资源中心"的小型猪普通环境、屏障环境设施和"国家转基因动物与饲料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大鼠、小鼠屏障环境设施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20.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真菌病。其病理特征是在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邻近淋巴管形成结节状病灶,继而软化、破溃变成顽固性溃疡。本病较为常见,马、驴、犬、猪、牛、骆驼、山羊、大鼠、小鼠、仓鼠等可感染本病。实验感染最适宜的动物是小鼠、大鼠和中国地鼠。1发病机理申克孢子丝菌属于孢子丝菌属的唯一致病性真菌,是双相性真菌,在组织内为酵母型,在室温培养时为菌丝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