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盐碱土的“盐、碱、旱、涝、瘦”多项障碍因素的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及从区域整治着眼,结合流域治理的双重措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增强排灌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持续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娄秀荣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8,19(1):56-56,F003,33
1997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7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以高温少雨为主要特征,热量有余,水分亏缺,中西部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所罕见。另外,大部地...  相似文献   

3.
1998年东北大部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较好,雨水充沛,气温偏高,水热匹配较为协调,仅日照略嫌不足,各种作物长势较好,获得了增产丰收。主要灾害是黑龙江、吉林两省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少见的大洪水,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农业生产遭...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东北地区粮豆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6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主要特点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积温偏多,降水和日照偏少;作物生育关键期水热配合较适宜,旱涝范围小,受灾...  相似文献   

5.
柽柳对盐碱土养分与盐分的影响及其区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柽柳对盐碱土的生物改良作用及其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大田对比试验,以盐碱荒地为对照,分析了柽柳对土壤养分、全盐及盐分离子的影响及其区化特征。结果表明,柽柳能够提高盐碱地土壤养分,降低pH值、全盐及盐分离子含量。与对照相比,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0.5%,碱解氮增加了48.9%,速效磷增加了51.4%;底层20—50cm土壤3者分别增加了78.8%,21.3%,25.0%;表层土壤pH值降低0.3个单位,但是底层20—50cm土壤pH值增加了0.4个单位;表层和底层脱盐率分别达到86.4%和88.2%,碱化度分别降低了75.4%和53.8%;柽柳对土壤盐分离子表现出选择吸收性,Na+和Cl-降幅高于Ca2+,Mg2+,K+,SO24-。柽柳在深度0—25cm,距离树干0—15cm范围内,形成"低盐、低pH值、高有机质"的优化区域。确定合理的柽柳配置方案,充分发挥其生物和非生物功能,是土壤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贺启鑫  武悦 《南方农业》2021,(11):169-170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不足,仍存在推广平台传统、推广形式单一、推广范围不广和推广力度不大的问题,导致相关种植技术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针对东北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娄秀荣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1):55-56,F003
1995年东北地区粮豆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5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光温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春季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各种作物播种、出苗缓慢,幼苗生育期延迟。初夏热量条件一度转...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土壤侵蚀分异特征与分区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在地质构造活动、地貌、流水、风力及冻融作用、人类活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地带分异,进而也带来了侵蚀强度和侵蚀类型.的分异。目前,东北地区土壤侵蚀以西南隅最为强烈,东南隅次之,北端冻土区最微弱。根据东北地区土壤侵蚀的分异特点,将该区分为9个土壤侵蚀类型区,并针对不同侵蚀类型区侵蚀特点,结合对东北地区72条小流域治理模式调查结果,总结提出了各区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一般框架。  相似文献   

9.
盐碱土改良剂-石膏对农业环境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石膏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对农业环境影响如何值得研究。文章依据2年来的监测结果,对磷石膏的环境效应进行初步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宁南县城后山泥石流生物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有富 《山地研究》1990,8(4):266-273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北地区碳排放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东北地区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碳减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等,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东北地区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源/汇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和碳排放强度。[结果](1)建设用地是东北地区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超过88%,辽宁省的碳排放量最多。(2)东北地区森林碳汇资源丰富,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碳吸收的主要来源。(3)东北地区人均碳排放强度呈缓慢增长态势;地均碳排放强度先增长后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持续稳定下降,但是当前其下降程度还远远不足以使碳排放总量减少。(4)东北地区是一个不均衡的区域,黑龙江省对其他区域有贡献;吉林省碳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内部区域已经自行承担;辽宁省则损害了其他地区的利益。[结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面临着一定的碳减排压力,辽宁省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综合来看东北地区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壤质量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直接影响生态与粮食供给安全,为明晰东北黑土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评价生态敏感性,以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东北黑土带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研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1 035.7km2,水域面积减少975.8 km2,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耕地是阶段性变化较为剧烈的土地利用方式;(2)不同自然因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导因素,风速与高程、气温、蒸发量、地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3)随时间推移,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改善,高度敏感区域减少,轻度敏感区域增加,并且出现生态敏感高值区向北移动、低值区向南移动趋势,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高值区的形成可能与以风蚀为主的侵蚀作用有关。宏观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实...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换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基于1990、1995、2000年3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在遥感与GIS支持下分析了东北地区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换特征与格局,以及耕地内部水田与旱地转换态势和成因。研究表明:农业土地利用内部及其非农化转换趋势明显。耕地、草地年均减少4.99×104和1.40×104 hm2,水域、林地、建设用地年均增加2.39×104、1.93×104和1.44×104 hm2;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差异较大,以1990~1995年间变化为主,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分别占总变化量的93.5%、85.8%和75.8%。耕地内部水田和旱地的转换频繁,主要是政策调控和市场调节综合作用下实施农田改造工程的结果。退耕还林草与林草地开垦的逆向发展,以及水田与旱地频繁的转换过程,已带来土地退化、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等严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巴彦县为研究区,以3S技术为手段,运用Logistic模型识别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采用单因素指标法及通径分析法,探讨了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研究区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主要为坡度、土壤类型、地均GDP等8个敏感性因子,且每个驱动因子对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各不相同;(2)单一驱动因子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的改变,变化最大值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级间的改变,最小值为政策法规在2—3级间的改变;(3)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主要表现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复合总效应每改变0.1,粮食产量的变化值约在950kg/hm2。耕地资源变化的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均产生较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应根据驱动因子的不同特征制定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北丘陵区沟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土壤水蚀普查中吉林省梅河口市6个野外调查单元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沟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6个调查单元总面积为142.9 hm2,侵蚀沟数量共93条,沟长共5 476 m,沟壑密度3.83 km km-2,总侵蚀量为4 575 m3。其中切沟沟长占总沟长的61.03%,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92.35%。(2)研究区沟蚀发展现状严峻,其中小杨乡、红梅镇、双兴乡和一座营镇沟蚀强度为剧烈,沟道密度分别为7.12、4.63、5.55和4.25 km km-2。牛心顶镇和海龙镇沟蚀强度分别为强烈和中度。(3)坡度是研究区坡耕地沟蚀发育发展的重要因子,与沟壑密度存在较强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71(p0.05),在坡度大于8°时沟壑密度最大。(4)沟壑密度随坡长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坡长200~299 m内最大,超过500 m后逐渐降低。(5)沟壑密度与流域长宽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p0.05),沟壑密度随流域长宽比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耕地利用系统安全变化的驱动力空间差异,为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服务。[方法]以东北区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采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驱动力因子进行识别和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Kriging插值法分析驱动因子影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揭示空间分异规律。[结果](1)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土壤质地、速效磷、排涝能力和政策法规对系统安全具有促进作用,高程、比值植被指数、人口密度和水土流失对系统安全具有抑制作用。(2)各驱动力因子在空间上打破了原来的耕地利用分区,呈现出以地理空间为基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1)各驱动因子对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各驱动因子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影响程度在地域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东北农业机械化特点及其对种植业纯收益的贡献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量化效果,在分析东北农业机械化特点的基础上,用项目有无比较法测算了东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农业机械化特别是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为28.74%,特别是在农产品价格下降、种田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贡献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002—2017年东北地区自然植被火的发生发展及其对干旱的响应规律,从而为区域火管理、火险等级预报和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MODIS公开的数据产品和改进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季节和年际尺度,分析东北地区自然植被火动态特征,探寻其对干湿状况的响应规律。[结果]①在季节尺度上,春季和秋季是森林和草地火的多发期,草地火次数在春季和秋季呈显著增加趋势;②在年际尺度上,森林火次数以18次/a的速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过火面积呈弱上升趋势,草地火次数以36次/a的速度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过火面积呈弱下降趋势;③火次数和过火面积分别与scPDSI呈线性负相关与指数负相关;④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森林和草地火的平均次数和平均单次过火面积都有增加的趋势。[结论]干旱可能会增加东北地区自然植被的起火次数和单次过火面积。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耕地扩张的气候效应,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及MODIS遥感资料,采用窗口搜索法,利用能量平衡的原理,研究2000−2018年东北地区耕地扩张的潜热和净短波辐射通量变化,分析耕地扩张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增加1.6×104km2,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分别占耕地扩增面积的16.33%和76.24%。(2)与林地相比,耕地白天对地表具有增温作用,夜间具有降温作用,全天具有增温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耕地的蒸散发弱于林地,潜热通量比林地少,导致耕地对地表具有增温作用,冬季耕地的净短波辐射远少于林地,导致耕地对地表降温。(3)与草地相比,耕地夜间总体的降温效应稍强于白天的增温效应,使耕地全天对地表具有降温效应,并具有不同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耕地的蒸散发强于草地,耕地的潜热通量比草地多,成为耕地对地表降温的主要原因,而在春冬季节,耕地与草地吸收的净短波辐射差异较小,同时潜热差异也较小,因此对地表的增温/降温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基于AMSR-E数据估测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土壤田间持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间持水量的遥感获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基于传统的田间持水量测定方法--围框淹灌法的思路,利用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即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数据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MSR-E数据估测田间持水量的方法,并采用2003~2007年的AMSR-E数据制作了我国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的田间持水量分布图。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北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的田间持水量较高;由AMSR-E数据获取的田间持水量明显小于气象站点的测定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522,与实测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MSR-E数据具有正确反映田间持水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