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伞深层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培养条件下黄伞菌丝体干重及菌球密度的测定,探讨了黄伞深层培养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黄伞深层培养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5-28℃,pH值为5.0.6.0,黏度为添加0-0.5%的琼脂(一般不必添加),接种量为15%左右,瓶装量为210ml/500ml,转速为150-180r/min。  相似文献   

2.
白平菇深层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同培养条件下白平菇深层培养试验表明,白平菇一级摇瓶种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5~28℃:最适转速为150~180r/min;最适初始pH值为7.0~9.0;500ml锥形瓶的最佳装瓶量为150ml;添加0.4%琼脂可达到最适的粘度;最适发酵终点为培养的第7d。  相似文献   

3.
采用深层培养方法对草菇V110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丝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最佳培养温度为30~33℃,初始pH值为6.0~7.0,粘度为添加0.2%的琼脂,接种量为10%~15%,500 ml锥形瓶装液量为150~180 ml,转速为220 r/min左右。  相似文献   

4.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0.4%、vitB110mg/100ml、KH2PO40.1%、MgSO4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92、8.83 mg/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5.
大杯伞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大杯伞菌丝体得率及菌球密度的测定,探讨了适合大杯伞深层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大杯伞深层培养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5℃,pH为6.0~7.0及未调整的pH(5.9),接种量为12~15mL/150 mL,不必添加琼脂来增加其粘度,瓶装量为180 mL/500 mL,转速为150 r/min,发酵终点为第5天。  相似文献   

6.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 0.4%、vitB1 10mg/100ml、KH2PO4 0.1%、MgSO4 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 3.92、8.83 mg /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 /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姬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该实验室筛选的品种姬菇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结合Plackett-Burman(PB)试验及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设计的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姬菇液体菌种生产工艺的8个参数进行筛选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姬菇液体菌种生物量的8个因素,通过PB试验,筛选出3个影响姬菇液体菌种生物量的3主要因子为甘露醇的加入量、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通过CCD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姬菇液体菌种生物量的二阶模型:Y=-70.72+2.44X3+2.67X7+3.72X8+0.08X3X7-0.01X7X8-0.05X32-0.34X72-0.08X82。[结论]姬菇液体菌种生产的最优操作条件确定为:姬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中甘露醇加入量为28.17g/L,初始pH值控制在5.90,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5%(V/V),摇床转速150r/min,23.97℃振荡培养5d。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法,对灵芝(Canoderma lucidum)液体发酵的摇瓶装液量、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氮源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最适条件为,在25℃下,摇瓶250ml三角瓶装量为100~120ml.培养基初始pH值为4.5—5.0,适用碳源、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和酵母粉。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及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菌丝深层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黄伞菌丝深层发酵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豆饼粉2.0%,K2HPO40.05%,MgSO4.7H2O 0.1%,酵母膏0.2%;优化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6.0,培养温度25℃,摇瓶装量100 ml,摇床转速150 r/min,发酵周期6 d。  相似文献   

10.
黄伞深层培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深层培养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黄伞的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果糖、红糖、乳糖,适宜的氮源是蛋白胨、麦麸、牛肉膏、酵母膏;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红糖1%、酵母膏0.2%、K2SO40.1%、VB10.001%;最佳培养条件是:温度25~28℃,pH值5.0~6.0,不必添加琼脂来增加其粘度,瓶装量为210ml/500ml,转速为150~180r/min。  相似文献   

11.
周毛德克斯氏菌产生胞外多糖的培养液需用净化自来水配制 ;该菌株产生多糖不要求高通气量 ,150 r· min-1下以 50 0 m L三角瓶装 10 0 - 150 m L培养液为宜 ;以玉米糖、麦芽汁、糖蜜、酒糟等为 C源替代甘露醇的结果表明 ,玉米糖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 C源 ,其发酵液多糖产量为 19.35g· L-1,C源利用率为 82 .4 % ;以Na NO3、NH4 Cl、( NH4 ) 2 SO4 等 3种无机 N和蛋白胨、鱼粉、玉米浆、黄豆粉等 4种有机 N作 N源的结果表明 ,玉米浆的作用最显著 ,能有效地提高多糖产量及发酵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2.
以真姬菇菌渣为主要基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配方中添加40%菌渣替代木屑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菌渣40%+木屑40%+棉籽壳10%+麦麸10%。  相似文献   

13.
真姬菇液体培养基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深层培养方法,筛选出较优的碳源、氮源,在此基础上设计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出真姬菇最适液体培养基为马铃薯20%、红糖2%、酵母粉0.2%、MgSO40.05%、KH2PO40.15%。  相似文献   

14.
以5 种不同碳源和氮源设计海鲜菇液体培养基,对菌丝干重、菌丝球密度、菌丝球接入到平板培养基后的萌发速度及生长速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最适合作为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碳源为淀粉、氮源为酵母粉时,海鲜菇菌丝干重最大、菌丝球均匀浓密、接回平板后萌发最快并且生长迅速,因此海鲜菇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  相似文献   

15.
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有效地解决了海鲜菇生产企业菌渣处理的难题,提高了大球盖菇的生产效益。该文介绍海鲜菇菌渣的前处理方法,大球盖菇培养料的预处理和田间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4个真姬菇茵株间的拮抗性及生长长势,结果表明:4个茵株无亲缘关系,同时测定了4个真姬菇的茵丝生长速度,可看出,茵株1生长速度最快,菌株4最慢,为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真姬菇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蒸馏水提取真姬菇子实体多糖,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比和浸提次数为主要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后计算多糖得率。[结果]影响真姬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正交试验表明,当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2.0h,浸提比为1∶30,1次浸提时,多糖得率最高,达到4.8%。[结论]通过正交试验及其验证试验确定的真姬菇子实体多搪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90℃,浸提比1∶30,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真姬菇子实体多糖得率可达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