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宿命,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以强烈的宿命意识贯穿始终。《长恨歌》的宿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悲剧主人公王琦瑶是宿命意识的坚持者,强烈的宿命感几乎是王琦瑶相伴一生不曾舍弃的精神特质;其次,小说中作者常常借助他人之口道出宿命思想;最后,小说中的叙述者总在恰当时刻代替作者阐发宿命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充分了解女性视角,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和鲜明的地位,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推进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在社会文化下女性主义,具有独特的魅力,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所处时代、生活经历及婚姻影响使其形成了复杂的性别观,通过对《伊甸园》主人公凯瑟琳这位勇于创新、大胆反判的“新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在小说中体现的双性视角,对父权制和性别角色的陈规模式不合理性的揭露,以及对妇女受男性歧视和排挤遭遇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的母亲大多是有悖于伦理常识的形象,她们构成张爱玲式的"巫母群像",这种母亲形象表现出张爱玲对传统母性观的批判。此倾向的形成,与张爱玲对其母亲的情绪记忆密切相关。同时,张爱玲对母性的批判也暗含着她对女性及人性层面的理性思考与感性期待。  相似文献   

5.
结合伍尔夫的小说创作 ,从“个体存在意识的启蒙”、“迷惘与拯救”、“建构精神家园”和“人类的存在”四个部分入手 ,分析其作品中的存在意识 ,并理解伍尔夫设计的存在走向。  相似文献   

6.
《桃花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著名的悲剧作品,它将儿女情长置于明末战乱的历史背景,既是爱情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文章以文史结合的方式,基于小说《桃花扇》探讨作者孔尚任的悲剧意识,分析了其悲剧精神的表现,探究了悲剧精神的渊源,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对一个时代产生影响,还可能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后续的工作等等有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面貌。我国除了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以外,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也是鉴赏的主要内容,本文就从《喜福会》出发,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翻译是掌握文章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更是促使人们掌握更加先进文化的途径,因此要对其进行探索研究。首先文章介绍了《喜福会》当中所包含的翻译手段,然后提出《喜福会》的翻译策略,希望这些研究能够对我国在探索外国文学的道路上有推进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著名作品《紫色》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作者以其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并展现了许多美国社会当前的重大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其中所体现的对话意识。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传统意象批评的代表作,以诗性方式进行言说,其典雅流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以及宏远深阔和想象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空间、想象空间和人物空间形态,并且通过散点透视、以小见大和虚实相交的方式表现其空间意识,形成了具有天人合一、真实自然和超以象外的美学特征,完美地将诗歌理论与文学审美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圣经》是英美文学的一部百科全书,是多数西方文学作者的创作思路。很多熟悉英美文学作品的读者都会发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典故、甚至语句都出自《圣经》,英美文学作品与《圣经》有着如此亲密的联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更为密切,对于《圣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影响,我们应当有意了解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林白在《万物花开》中塑造了多种“身体派”,这些身体派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意蕴。结合当代思想界的身体理论以及小说中的暴力场面分析小说中体现的身体意识,及其富含的民间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海莲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其笔下人物毕竟生活在男权社会中,摆脱不了菲勒斯文化的影响,作品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男权思想。文中以《空心梦》为例,从女性经济自立、女性走向社会、女性观念转变、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分析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依附男性、女性诱惑男性、男子中心思想、推崇男权观念等方面阐述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男权思想;指出了女性解放应注重自身精神的解放,女性解放应走向双性和谐。  相似文献   

13.
《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经典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家》对封建社会婚姻包办的情况进行了描写,反映出婚姻文化传承过程中腐朽不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笔者在对巴金小说《家》进行品读的过程中,探索了其中蕴含的家文化,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能够为其他同学的阅读和学习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翠翠和香雪分别为小说《边城》和《哦 ,香雪》里的主人公。二人年相若 ,貌相似 ,人性美相同 ,但二人的精神追求及典型意义不尽相同。无论同与不同 ,她们都恰如雕琢的璞玉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同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比什诺伊人世世代代具有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363名比什诺伊人于1730年为保护绿树而壮烈牺牲.印度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艾拉·萨克塞纳,在其儿童小说《草的诅咒》中重现此历史事件,不仅是为了让小读者们了解比什诺伊人,尤其是比什诺伊青少年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坚定信念,而且意在让比什诺伊精神成为激励当代青少年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人的行为应当的“绝对命令”,并勾划了人类走向至善的基本途径。康德的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意义:实践是理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以道德律为前提的;实践理性的目标,是达到至善境界;重视道德教育。有两点值得商榷: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分地突出“形式”的地位和理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乱世佳人》是著名的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著作,也被称为《飘》,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再次成为经典。本文将对《乱世佳人》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女性的意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秦云平 《河南农业》2012,(14):59-60
小说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作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分析情节入手,利用情节的展开,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再现人物活生生的个性,结合高中课本出现的《林黛玉进贾府》等一些经典小说,来阐述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这位曾风靡上海文坛的才女作家,以其自己的切身经历,再加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丰富的意象,细腻的心理刨析以及如火纯青的语言技巧,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当读者跟随小说中的人物共历生活时,一些疑问不免产生。本文仅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中的女性形象做一探究,供热爱其小说的读者们笑谈。  相似文献   

20.
戴维.洛奇( David Lodge) 的小说《 换位》从文学视野反观美国60 年代声势浩大的反正统文化运动。该运动反叛权威、颠覆经典、动摇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在小说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皆有所体现。同时, 小说对其所推崇的吸毒、性革命及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嘲讽和不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