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分析大屏嶂国营林场改建森林公园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改造建设和效益成果,探讨如何通过景观空间的重构、园林景观的优化、场所体验的营造及生态结构优化的完善等完成国营林场向现代森林公园的转变建设,从多个角度对森林公园改造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的分析,尝试总结出大屏嶂国营林场改造建设森林公园的特点,为国营林场改建成现代森林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2005年调查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现状认为,森林公园内林分主要存在林分老化、结构失调、病虫害日趋严重、防火性能差和景观单调等问题。依据森林公园林分现状、总体规划、建设目标和游客涉足程度,选择了7个小班采用32个树种进行林分改造,并于2012年2月调查新栽植树种的保存、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香樟、米老排、海南蒲桃等6个树种可作为林分改造的备选树种,加以推广应用;7个小班中,选择季相变化明显、有花、彩叶、冠形美丽的特色树种,如美丽异木棉、木棉、红千层和幌伞枫等树种,可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本文还提出有关天竺山森林公园林分改造建议,为今后的林分改造和提升景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太原市森林公园主要绿化树种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调查了太原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林、树木园、东门景区、园路、百鸟园5个景区。调查结果如下:公园现有各种树木约31科55属95种,其中乔木约110000株,灌木约40000株,以松科的油松、白皮松和杨柳科的小叶杨和金丝柳为主要绿化树种。并对其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2017-2019年永定区大溪乡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项目实施,选择小叶红榕、千年桐、杜英、樱花、麻楝、乔化红叶石楠、香樟、乔化红花含笑等8个树种营造生态景观林,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常绿速生的乡土阔叶树种,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同一景观树种各年度造林当年度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景观树种造林,其成活率、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Tukey法多重比较结果,无论造林当年成活率,还是造林当年平均抽梢,8个树种排序基本一致,前3个树种和后3个树种排序完全一致,可以说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活率和后期的生长。为此提出大溪乡乡村生态景观林树种应选择具有生态和景观功能的乡土树种为主,小叶红榕、千年桐、杜英为优选树种;樱花、麻楝为备选树种;乔化红叶石楠、香樟、乔化红花含笑为搭配树种,应用长生绿色植物与彩叶、季相变叶和显花、显果树种适当搭配可呈现理想的生态景观效果,为大溪乡今后营造乡村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下补植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文昌市沿海防护林现有低效、健康的木麻黄林分和临近海岸的树种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长适应性、抗逆性和景观价值3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果表明,筛选出该林分混交造林的10种适宜改造目标的树种,分别为降香黄檀、大叶相思、琼崖海棠、檀香紫檀、麻楝、非洲楝、山竹、母生、黄槿、伊朗紫硬胶。  相似文献   

6.
丁玉珂 《高原农业》2023,(5):486-491
本文旨在科学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通过调查拉萨南北山区域10个典型林地(林木)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分析现有成功树种的生态习性,筛选出拉萨南北山适生树种。结果表明:20余个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特性的树种适宜拉萨南北山立地条件。为集约利用土地、实现拉萨南北山绿化生态与景观功能、推动拉萨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编制典型造林模式6种。  相似文献   

7.
京北山区水源保护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该文在野外调查工作和对“八五”二类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京北山区(包括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四县)水源保护林现状的总体分析和对密云县北庄乡的典型分析,指出林种比例不当及树种资源单一是该区水源保护林发展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该文从多林种、多树种配置,造林树种选择和林分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方面提出现有林的发展策略,并提供了现有林的经营类型和对应各种立地类型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探索山区城区周边遍布墓地的山场的造林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坟山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整地方法和树种配置模式,强化造林地的管护,尽快彰显山区绿化美化景观,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乡土阔叶树是优质的森林资源,既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又是优良的景观、生态和防火树种。梅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号召,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培育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以确保森林围城、森林景观和森林碳汇等重点工程建设。本文介绍了优良乡土阔叶树育苗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苗木培育、适期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丰产造林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风景游憩林是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的基础。论述风景游憩林的功能、景观树种的选择和游憩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正>森林公园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苗木栽植是其中重要一项,现将森林公园苗木栽植技术与大家探讨如下:1苗木的选择森林公园对于景观效果要求较高,因此一般选择那些常绿的树种,如云杉、油松、樟子松等等。也可以选择落叶时具有鲜艳色彩的树种,如五角枫以及有着金黄色叶片的金叶榆、金叶水杉等等,这些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地形与植被多样性的关系。[方法]设置1 hm2大样地,调查大屏嶂森林公园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混交林的树木性状,分析微地形与森林植被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结果](1)1 hm~2大样地内共记录到2 209个植株,含24科38属45种。优势树种为杨梅叶青冈(Cyclobalanopsismyrsi-naefolia)等树种。单位面积植株密度为0.220 9株/m~2。植被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为1.29,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56。(2)陡坡的植被多样性指数最高(1.46),其次为缓坡(1.28),最低的是急坡(1.19)。(3)各坡向的植被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北向(1.95)、西向(1.47)、东向(1.31)、南向(0.95)。(4)上坡和下坡的植被多样性指数相当(1.43和1.40),而中坡的相对较低(1.29)。[结论]该研究可为更深入地研究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种植植物的情况,针对启动区、一期等绿化薄弱地块以及新增园路两侧,提高植物规格与品种,强化现有的森林景观,再次基础上发掘新增新的森林景观,做到植物、地形、道路及水面的有机结合,使公园森林景观多样化。使提升后的大蜀山森林公园粗狂中透着秀丽,有茂密的森林,有成片的梅花、樱花和桃花等,有山有湿地,大尺度、大景深,并有强烈的色彩,季相变化,特别是秋天夜色的变化,4900亩的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烂漫锦绣,尽快形成森林景观与城市绿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森林公园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对树种的组成、观赏类别、植物群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原生树种较少,引种树木较多,但规模匮乏。公园内共有木本植物38科67属85种,其中乔木55种,灌木29种,木质藤本1种。针对乡土观赏树种运用少,种植形式简单,观赏植物配置不合理,提出了增加景观观赏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市1986-1995年工程造林主要树种比例分析表明,杨、柳比例过大,且纯林过多,树木品种单一,不利造林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我市造林树种比例,必须抓好:(1)引进优良乔木和经济、观赏树种、多品种育苗;(2)立项审查时,对造林树种、品种、混交林方式严格把关;(3)适当控制杨柳栽植比例,增加经济、观赏树种比重,引导全市造林树种合理布局,把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京北山区水源保护林的现状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在野外调查工作和对“八五”二类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京北山区(包括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四县)水源保护林现状的总体分析和对密云县北庄乡的典型分析,指出林种比例不当及树种资源单一是我水源保护林发展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该文从林种、多树种配置,造林树种选择和林分结构的优化屯高歌26方面提出现有林的发展策略,并提供了现有林的经营类型和对就硌种立地类型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9年望云山森林公园林地更新数据,利用ArcGIS 10.2以地类为分类单元,将小班数据进行融合,选取适宜分析粒度利用Fragstats 4.2对研究区林地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利用Programita的O-ring统计方法对主要林地景观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 m分析粒度下,纯林地景观面积占绝对的优势,与特规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景观构成了森林公园主要的林地景观类型;森林公园林地景观类型丰富但受少数优势景观支配,SHDI值为1.050 6,SHEI值为0.456 3。3种主要林地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先呈聚集分布,经过轻微的随机分布后呈现均匀分布,之后趋于随机分布,但是各林地景观对尺度变化的响应有所不同;各林地景观类型均在中小尺度上呈正(负)关联性,在大尺度上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为尽早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造林绿化效果,鲁山县从2012年开始,探索多树种轮换搭配胸径大于5 cm的大树造林新模式。实践证明,该造林模式成效快,景观效应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当地采用新型造林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