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超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孕穗期追氮有利于延缓小麦生育后期旗叶中 Chl含量、P_n与 RUBPcase活性及植株 LAI, CAP的下降速率.拔节期追肥较其它时期追肥产量构成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孕穗期追肥能明显增加粒重与粒数,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返青期追肥由于粒重较低,产量略高于氮肥全部底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超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孕穗期追氮有利于延缓小麦生育后期旗叶中Chl含量、Pn与RUBPcase活性及植株LAI,CAP的下降速率,拔节期追肥较其它时期追肥产量构成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孕穗期追肥能明显增加粒重与粒数,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返青期追肥由于粒重较低,产量略高于氮肥全部底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素梯度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烟农24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梯度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小麦生育中后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小麦品种烟农24生育中后期,各小区旗叶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也随之增大,稳定期都相应的延长。其中F4T1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但后期麦田中下部冠层郁闭、通风透光差,中下部叶片衰老迅速,小麦群体易倒伏,光合有效面积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由于F3T1处理氮肥运筹合理,具备了生产较多光合产物的条件,光合特性的相关指标达到了最优组合,因此,实现了超高产。从该试验得出,供试品种烟农24号实现超高产目标的产量构成因素为:亩穗数50-53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38克以上,施氮量以3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永州市宁远县种子公司培育的湘糯一号、二号产品为试验材料,研究再生高粱的不同每蔸苗数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作物生产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生育前期区别不明显,中后期效应显著。无论单株性状还是群体性状,湘糯二号的耐密性和产量都高于湘糯一号。在试验条件下,湘糯一号和湘糯二号适宜密度分别为21344株/亩。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子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40%务件下,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降低,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减小,光合速率降低,后期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降低,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提高.土壤相对含水量60%和80%务件下,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增大,光合速率提高,能量损耗增大,其后期叶片保护功能增强,其中80%的水分处理使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迅速降低,而60%的水分处理促进了子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提高,并改善了小麦蛋白质品质。  相似文献   

7.
笔者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产量不同的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生育后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常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2002年,在玛纳斯县就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北疆自育的新陆早13号、新陆早10号两个品种,用高密度优化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株数在18万~24万株·hm-2范围内皮棉单产随密度、总铃数的增加而提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新陆早13号在20万~22万株·hm-2,皮棉单产2483kg·hm-2。新陆早10号在22万~24万株·hm-2,皮棉单产2442kg·hm-2。缩节铵用量195~232g·hm-2,株高控制在60~65cm,果枝台数7~8台。  相似文献   

9.
1.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种植密度的单株分蘖数,在越冬前没有多大差异,冬后到拔节期,高肥和低密度处理的单株分蘗数与低肥、高密度的相比,则明显增多。2.单位面积内的总分蘖数,不论在越冬前或拔节期,都是种植愈密的愈多,但到拔节期,不同种植密度间总分蘖数的差异,由于群体內自动调节的缘故,比越冬前明显缩小。3.分蘖高峰期视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不同而异,中肥、高密度处理的分蘖高峰期比高肥、低密度的早。4.种植密度对节间伸长期的早迟有明显和一致的影响。种植密度愈大的麦株,由于环境条件相对变劣,基部节间有愈早开始伸长的趋向。5.施肥水平对小穗数多少有一定的影响,高肥处理比中肥处理平均增多一个左右。不同种植密度对小穗数多少的影响不明显,原因是小穗分化形成在麦苗生育的前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都能得到满足。6.麦穗上的不实小穗数有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多的趋向。穗粒数则随不实小穗数的增多而减少,二者的相关性是r=-0.98。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常见到的现象是,穗数增多,穗形即变小,穗粒数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生育中期中面积不适当的增大,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养分供应量减少,不实小穗数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种植密度对积雪草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积雪草的高产优质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3万、6万、12万、16万、25万株/hm2 5个不同种植密度,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6400测定积雪草叶片的光合参数,通过HPLC测定药材中积雪草苷与羟基积雪草苷的质量分数。【结果】种植密度对积雪草的分枝数、单株干质量、茎粗、叶片厚度、叶柄长、叶长与、叶宽等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积雪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n在密度12万株/hm2时最高,为15.24μmol CO2/(m2·s),但与6万株/hm2密度无显著差异;在6万株/hm2密度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Gs、Ci、Tr均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积雪草的鲜质量、干质量、折干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6万株/hm2最高,分别为21.44 t/hm2、4.20 t/hm2、19.60%,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不同种植密...  相似文献   

11.
以适于机械化的中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37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5个种植密度(10.5万、12.0万、13.5万、15.0万、16.5万株/hm~2)对吉杂137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照度、透光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LAI)在灌浆期之前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各密度处理均在开花期达到峰值后下降,且15.0万、16.5万株/hm~2密度处理下降最快;穗粒质量、千粒质量、穗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15.0万、16.5万株/hm~2密度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密度处理;吉杂137的经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3.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最高。研究表明,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吉杂137光合特性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吉杂137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群体结构,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厚朴新型分子标记,分析广东乐昌龙山林场厚朴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方便后续进行 厚朴优株选择和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方法】以 14 个由广东乐昌龙山林场种植的、种源来自江西省各 地的药用植物厚朴为材料,根据 GenBank 中厚朴 cDNA 序列信息,利用 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上 Primer BLAST 工具设计厚朴靶区域扩增多态性(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TRAP)标记固定引物,与 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随机引物配对,扩增厚朴基因组 DNA,开发厚朴 TRAP 标记。 统计 TRAP 标记与厚朴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图谱,用 NTSYSpc2.10e 软件进 行聚类分析,分析 14 个厚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 从 14 条固定引物与 5 条随机引物配组 形成的 70 对引物中共开发出 7 个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带型丰富、多态性好的厚朴 TRAP 标记;构建了厚朴 资源的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龙山林场厚朴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 0.75~0.88 之间,母株与对应子代之间遗传 相似系数并不是最高。【结论】厚朴群体内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新开发的 TRAP 标记将为厚朴优 株鉴别、优良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河西灌区冬小麦高产栽培制定合理的密植范围。[方法]设计了225万(T1)、300万(T2)、375万(T3)、450万(T4)、525万(T5)、600万(T6)、675万(T7)、750万(T8)、825万(T9)、900万(T10)、975万(T11)、1 050万(T12)基本苗/hm2共12个密度处理,分别运用R ichards模型、一元二次方程模拟了冬小麦籽粒干物质增长过程及籽粒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所建立的R ichards模型进行推导得到基本的灌浆参数,通过SPSS、DPS软件对籽粒灌浆参数与千粒重进行相关、逐步回归及以及通径分析。[结果]不同密度处理间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单株穗数、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密度处理冬小麦的籽粒灌浆均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特性,用R 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冬小麦籽粒增重过程,用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灌浆速率随花后时间变化过程;不同密度处理间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较大差异,最大差异率分别为33.98%、22.61%,T7的平均灌浆速率1.26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2.44 mg/(grain.d)均最大,T12的平均灌浆速率0.94 mg/(grain.d)及最大灌浆速率1.99 mg/(grain.d)均最小;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活跃期、灌浆快增期与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0.630*、0.849**、0.739**;通径分析表明,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结论]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贡献最大,河西绿洲灌区冬小麦的适宜密度范围为675万~750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茴香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茴香的合理密植,高效栽培,以自选茴香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茴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生育时期变化和日变化,以及地上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茴香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密度低于6.75×106株.hm-2时保持较高水平,此后随密度增加含量明显降低,在达到最高密度8.25×106株.hm-2时含量最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茴香种植密度增加之初略有提高,密度为6.00×106株.hm-2时最大,此后随种植密度增加,不断降低;茴香单株产量在低种植密度范围内较大,随密度增加单株产量降低;茴香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增加—降低"变化,在6.75×106和7.50×106株.hm-2保持较高产量。因此,冬春茴香保护地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为6.75×106株.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在返青期前单位面积的群体量明显递增,至拔节期其差距逐渐缩小,趋于接近;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小麦生育期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有所增加。小麦各生育时期群体性状也受种植密度的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均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不利,种植密度适宜可改善小麦群体结构,从而提高产量。[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玉米品种兴垦3和丰禾1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行距配置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2个株型品种在R2种植方式下的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兴垦3和丰禾1在M1和M2密度下较好。[结论]不同株型玉米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采用R2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改善玉米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提高群体光合性能,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在玉米种植上,种植方式R2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徐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216-3217,3220
[目的]揭示玉米(Zea mays L.)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间的关系,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及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研究了3个春玉米品种(紧凑型品种铁研124和郑单958,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在4.5万、6.0万、7.5万株/hm2种植密度条件下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有负影响;铁研124与郑单958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均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丹玉39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铁研124与郑单958的群体产量与单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负相关;丹玉39的群体产量与单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结论]郑单958与铁研124的产量增加得宜于群体数量的增加,适宜密植.丹玉39主要来源于单株产量,不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8.
19.
为给小麦耐渍品种选育以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鄂麦006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包括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生育期渍水均导致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不同的时期渍水其影响程度不一,其中开花期渍水影响最为严重,与对照及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渍水还导致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灌浆速率低于对照,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影响最为明显的也是开花期渍水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渍水均导致其旗叶光合作用降低,衰老加快,干物质积累减少,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开花期为小麦水分敏感期,这一时期渍水,小麦减产53.62%,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生长期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光合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生长期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干、鲜重积累均伴随着种植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即T1T2T3,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T2处理的光合速率和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LWUE)均最大,而在拔节期光合速率和LWUE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生长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