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20,(2):148-155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述虚拟的魔幻世界感人至深,其茶文化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如同一部饮茶史。本文探索《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遗作《射阳先生存稿》,挖掘梳理其茶诗词资源,结合吴承恩现实生活的百味人生,为构建《西游记》的茶世界寻找证据,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对神话界定的角度切入,指出《西游记》前七回是对神话的拓展和延伸,完成了神话到小说的过渡。继而从个性神话的叙事模式来阐释《西游记》前七回的神话意味。  相似文献   

3.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1,(2):99-101
中国茶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里所绽放出的一朵绚丽奇葩 ,而小说中的茶文化描写 ,则又使之更加艳丽夺目、魅力无穷。在明清小说中 ,关于品茶生活的描写比比皆是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都记载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 ,这既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又是中国茶文化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具体表征。上述诸名著中的茶文化描写已有不少文章和专著所论及 ,而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茶事记载则较少有人研究。其实 ,《镜花缘》中有着大量的茶文化描写 ,其内容涉及…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游记》以玄奘取佛经的事件为线索。作者对佛教的态度 ,从作品的实际出发 ,可以看出是肯定否定兼有 ,而且是否定多于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宗教意味是读者在阅读《西游记》时不可回避的,在宗教叙事框架下孙悟空的身份呈现出多元性,具有唐僧的侍从、点化唐僧的叙事者、保护唐僧的赎罪者和参与考验的修行者四重身份。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因其奇幻的色彩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提起《西游记》,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西游记》当中的诙谐艺术,尤其是诙谐性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西游记》作品本身的趣味性,并且提高了其审美价值。《西游记》当中诙谐艺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游记》当中诙谐性语言色彩。  相似文献   

7.
《孽海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曾朴的著作,曾朴运用谴责的手法向社会大众描写了一遭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变革,在小说中曾朴浓墨重彩的运用大量叙事写实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运用讽刺的手法凸显出了清政府的造作与无能。《孽海花》为典型近代历史小说,对于后世影响深远,鲁迅也曾暗自赞许《孽海花》的结构与文采。《孽海花》小说中最为突显即运用叙事手法充分的展示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在小说中不难看出小说中带有鲜明的西方现代小说影子,其文章中展现了传统小说的精髓,并充分发挥了时代创新的特色。基于此,本文以《孽海花》为研究对象,并从叙事角度分析整篇小说,探究《孽海花》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唐僧取经和孙悟空取经这两条线索,结合其具体内容,分析了《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题。希望能以此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参考,从而加深对该部作品的理解及把握。  相似文献   

9.
<正>"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一曲耳熟能详的《敢问路在何方》红遍大江南北,电视剧《西游记》热播亚洲各国,《西游记》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奇葩。故事讲述的背景是中国盛唐时期,那时佛教宗派林立,佛经的译文错误百出,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高僧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独特的创作思想创作出多个新奇的故事,体现了重要的反传统倾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质疑与突破。本文简要就《聊斋志异》中主要体现的反传统倾向与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该作品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位于美洲加勒比海东部的多米尼加和圣文森特,1993年分别发行了一套以中国神话故事人物为造型的风筝邮票。绕有趣味的是,邮票上出现了我国神话小说《西游记》孙悟空和《封神演义》哪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解读《活着》的悲剧意义,对于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层含义具有重大的作用。余华正是借助这部小说才真切地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和理解。这部悲剧小说使得这部其能够在文学史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猪有关文化现象的产生及演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在远古时期,却包含有丰富的文化现象。汉民族的图腾———龙的最初形象中包含有猪的形象。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大量的猪骨赔葬,说明猪在原始宗教时代是一种赋予了特殊文化意义的家畜,地位相对较高。秦汉以后,由于中国原始宗教让位于现实主义,猪的地位开始下降,其在农业生产上不如牛用于耕地,在战场上不如马用于骑乘,猪的养殖与对猪崇拜开始受限制。到了明清以后,由于人口压力的原因,不仅猪的养殖受到限制,猪的居住空间也十分狭窄,更多地表现肮脏的一面,猪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含义变得低俗。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了猪八戒的形象,从天蓬元帅到猪八戒,实际上是刻画出猪自上古时期神的地位回归到普通的动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佛心     
张良 《中国农资》2011,(29):27-27
看过小说《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猪八戒是天蓬元帅下界、沙和尚乃卷帘大将临凡。但是孙。晤空的前身到底是谁呢?很少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仔细读读原著,也无法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戴维.洛奇( David Lodge) 的小说《 换位》从文学视野反观美国60 年代声势浩大的反正统文化运动。该运动反叛权威、颠覆经典、动摇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在小说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皆有所体现。同时, 小说对其所推崇的吸毒、性革命及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嘲讽和不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视角将近年周梅森政治小说与书写“官场”的其它小说(王跃文《国画》、阎真《沧浪之水》等)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存在的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思索而非展示问题;道德在场而非缺席;作者发言而非失语。因此,相对于市场语境下大量匮乏写作伦理的作品而言,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拥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的小说里出现最频繁的原型意象大多出自《圣经》。对于《熊》这部作品而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经历与《旧约》中摩西成人仪式的对应。作品中充满耶稣复活,耶稣救赎的隐喻,以及小说中对于荒野的描述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极其的相似。福克纳独特的将基督教原型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现实的有机融合,标志着神话原型从无意识的展现转而成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从而无比真实的刻画了日渐被摧毁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逐渐衰落,困惑迷惘的南方贵族子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的神性失落现象。在康拉德小说《间谍》的伦敦城市文学书写中表现了神性失落问题,它集中呈现在维尔洛克先生的店铺、海德公园的一角、大使馆驻地三个城市空间之中。伦敦城建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与反城市现象、康拉德特殊的伦敦体验是促成《间谍》小说表现神性失落的深刻原由。  相似文献   

19.
探讨灭佛的激烈的宗教运动如何渐渐转变为佛道二教共存且相互影响而形成较为温和超然的佛道观念。从“三武一宗”的历史史实入手,以《西游记》作佛道融合的例证,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角度探讨佛道观念的转变。最终得出佛道二教在思想主体地位的淡出与经济势力遭受打击两方面原因导致佛道相互之间的关系温和,界限模糊  相似文献   

20.
杜少卿、贾宝玉的人生观与儒家人格倾向的嬗变王菊艳,赵丽丛杜少卿与贾宝玉分别是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形象。本文通过对杜少卿与贾宝玉的比较分析发现,在作家赋予人格各自的人生观中,儒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逐渐淡化,表现了土人对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