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从各方面研究资料中可知学校体育课中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身体发育和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学者研究认为消极的体育态度、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安排的不合理、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已成为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1]。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教学安排、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以及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访谈,了解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状况的基本特征,通过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改善高职学生亚健康状态,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运用体育与健康保健方法,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青少年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习,还需要重视身心健康的培养。加强体育锻炼,不但强健学生体魄,而且调节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学科的教学改革,针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强化,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的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的实现,需要国家宣传、学校落实、学生配合,尤其应当让学生们领会到"公正、平等、竞争"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收获友谊、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长江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方面,男生的表现优于女生。建议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思想为目标,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任克 《河南农业》2011,(18):39+43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可从培养学生锻炼兴趣、提高学生自觉锻炼意识、加强体育硬件建设、营造良好体育活动氛围、建立体育社团、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完善体育锻炼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创造必要的锻炼条件,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受性别、就业心理压力、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学专业、体育硬件设施、学生经济情况、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为此,应当通过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大体育投入,培育大学生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意识,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等方法,消除影响农林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堂教师责任重大,对于安全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一定要避免悲剧发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健康地生活。因此,如何避免在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成为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注重课堂组织一些中职类技校和普通(农村)高中存在"放羊式"体育课,有的学生反映,体育教师上课将笔记本电脑带进课堂,不是用于教学,而是打"游戏",大多学校体育课都是教师在旁边看着,让学生自己玩。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正如一位体育教师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是终身体育的前提。本研究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对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别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高于女生,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高于大学三年级学生,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分别高于文科、理科学生,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文科与理科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差异不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以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时间短,强度小,主动参与课外锻炼的人数少,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教育因素、体育兴趣因素、体育氛围因素、体育价值观因素、社会压力因素、政策法规因素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大学生都喜欢蜗居在室内进行课题研究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缺乏运动的生活使其肌体缺乏当代青年应有的健康标准,并且还可能导致其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因此面对这种现状,高校老师应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开展体育课程便是一种有效激发和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的途径,其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能为其塑造良好的体魄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44-245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学生为了更好的生存作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反应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增多,现代化人才需要具有夯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健康的身体与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院校,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凸显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优势,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训练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与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如何创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策略,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体育消费情况不仅反映了其对体育与健康的认 识程度以及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体质健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高 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锻炼和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的状况将影响学生参加的 状况,教师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将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通过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 费特征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高校女教师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无论是对她们自身的发 展,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因素的分析,针对心理及环境两方面,分别从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社团以及校园体育文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性行为机制,提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旨在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在2010年时就对某个大省进行了全面且综合的学生体育各个项目的调查,以下就是被调查的这个省的各种情况和分析。此次调查主要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而对这个省的大约46398名年龄在9~17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仅另人惊讶的是大约只有16.3%的中小学生每天的平均体育锻炼在1个小时以上,而在这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学生中男生(约占18.9%)明显多于女生(约占14%);高中生(约占10.1%)明显低于初中生(约占15.4%),而初中生又明显低于小学生(约占22.2%);有约占16.2%的学生说自己上体育课时"不出汗、很轻松",而说自己上体育课时"出汗、比较累"或者是"大汗淋漓、很累"的男生比例(约占22.5%)又明显的高于女生(约占19%)。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省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在1小时的报告率明显较低,尤其是高中生还有女生更低,学生怕累怕吃苦或是课业负担重等等有成了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也由这省的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以及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及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六次全国学生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25年下降,这是一个长期存在而又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这一突出问题,提出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的"耐力素质教学"实施方案,以研究和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干预效果及可行性。通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将"耐力素质教学"融入每堂体育课之中,并在课外进行拓展与延伸,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耐力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耐力素质练习与锻炼的认知度,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化、生活化。可真正解决大学生体育运动缺乏的问题,尽快改变目前大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的局面,并可为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都非常重视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小学生的课本的掌握情况和他们能否在考试中取得的良好成绩。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父母逐渐增加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但是学校和家长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趣味性,本文以体育篮球教学为主,增加其篮球教学趣味性为研究目的,从而使小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日益增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行有趣的体育锻炼,在此过程中强身健体。本文就小学生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2009级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生总体评分较低,其中良好及以上只占27.89%,而且身体各项素质指标存在不平衡性.由此推断出河北农业大学09级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形势严峻,建议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在体育教学课中,应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将健身理论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但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不少学生仅仅是出于想从教室解脱出来,而对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目标变成了泡影.  相似文献   

20.
“阳光体育”的目的是为了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平台和机会,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增强学生体质.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学生只会并且只能一味的学习.而学校对体育运动认知的欠缺以及对体育功能的漠视,使得体育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学生的健康因此而被忽视,“阳光体育”的发展遇到了种种问题.为此,分析了“阳光体育”发展瓶颈的各种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得应对措施:要大力宣传“阳光体育”精神,转变人们的观念;要改变学生现有生活方式;学校要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