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徐萍 《中国农业教育》2009,(4):44-46,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矛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矛盾、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的矛盾时。大学生表现出表里不一、知行分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隐藏着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教育是核心。目前,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对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认识有所偏差,对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践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教育与实践的途径、宣传工作与环境建设、评价体系与保障制度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以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受众,他们在持有自身价值观的同时,还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评判者与实践者的角色。因此,对这一群体进行价值观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阐述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对教育的过程、效果进行反思,并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给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综合考量,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学科、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四个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创设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表面重视与实际轻视的矛盾、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矛盾、科学研究与实际教学的矛盾、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的矛盾,无不凸现出以功利为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山西农业大学系统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三管齐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多方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空间,"点面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整体推进与个人关怀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校团"文化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切实的、紧迫的命题.由于现在大学生特有的文化心理特点,对于多元文化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功与否.面对校园"文化安全"命题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什么有效的途径,笔者从学校与文化层面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高校教育的日益发展,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是科教兴国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性社会服务,主要通过对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群体等进行帮助来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人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虽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二者核心价值理念、工作在目的与功能以及方法方面的一致性能够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并推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治疗型学校工作模式、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以及社区型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应用将会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始终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点工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经过"感知、判断、认可、内化以及行动"五个阶段。当前大学生群体多表现思想不成熟、价值观不稳定但主体意识强烈的阶段性特征,导致在认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一阶段缺失或跳跃的问题,致使认同过程失效。对此,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劳模精神学生研究团队选取沈阳市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的1 020名本科生,参与《沈阳市部分大学生对劳模精神认同情况调研》问卷例证上述判断,并从学生立场为高校思政课相关教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特殊的一种理论教育,它是学生能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较为复杂,通常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各参与主体的作用,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协同创新的概念,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几点原则,以及存在的弊端和相对的解决策略,旨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价值实现呼唤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与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引导大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承担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忽视人文关怀理念,教学内容和形式多存在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等问题。因此,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的创新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是关键点。人文关怀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公调对接"模式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创新机制,将110接处警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进行双向对接。H市作为"公调对接"全国先行先试地区,调解异化暴露出的基层治理困境值得引起思考。具体表现为乡村社会治理中,压力型体制下调解员与民警双向嵌入过程中的功能错位,群众的"闹大"策略导致常规矛盾转向非常规化,进而呈现出基层社会规则混乱的现象。据此提出在国家政权与社会之间,建构起实现基层"公调对接"模式绩效合法性的复合逻辑,通过在群众个人层面上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减少现实期望差距、推动理性化公民成长和价值观转型等实现微观绩效合法性,以及在国家层面上通过优化权力资源分配、绩效选择性生产、借助新闻媒体重建公共精神和运用符号象征激发社会认同等一系列自主行为来改善宏观绩效合法性,为中国治理结构和模式的转型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从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衡量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指引,以此为参照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这是新时期我国各大高校教育工作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分融入进来,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使其对于世界产生新的认识,对于理想信念的树立有了明确的参照,有助于其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之后,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合理规划。本文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来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从主体耦合、内容耦合、价值耦合三个层面探讨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耦合性,分析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认同主体具有价值多元性、认同关系具有价值多维性、认同历程具有价值时效性、认同教育难以实现针对有效、认同效果难以保持知行合一、认同环境难以保持稳定常态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以"大思政框架"为引领,构建新思路;以"三个统一"为依托,实现全覆盖;以"四个认同"为导向,推进全过程来提升大学生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研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认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的矛盾"。[1]基本矛盾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教育过程中,这一矛盾运动又表现为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影响并通过自身言行反作用于教育主体的过程,即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涵及其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及其矛盾变化。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在解决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社会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方面,起着有目的、计划的影响,进而促使他们不断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与道德规范等。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中,教师满堂灌、课程内容形式缺乏激情、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较为凸出。基于此,本文通过概述思想政治理论当前教学现状,提出教师应合理运用激情教学方法,从结合情景、情感带入、设置悬念、利用活动游戏等方式丰富课堂授课形式,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要知悉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因材施教,与时俱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设和管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