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数据共享、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农机的智能化和信 息化管理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为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搭建 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机管理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使我国农机管理进入大数据时代,推进智慧 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智慧农业炙手可热的当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以它的淳朴厚德迎接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并不断创新蜕变,迎来智慧农业发展新时期。眼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名词在我国农业领域已不陌生。国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哪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他山之石:国外智慧农业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炙手可热。传统农业在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的洗礼下,不断创新蜕变,迎来智慧农业发展新时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又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哪些借鉴呢?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产销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农业发展要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文章浅析发展生态智慧农业的实现路径,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产销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未来农业发展要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文章浅析发展生态智慧农业的实现路径,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推进"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加"出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农村业态、新的发展动能,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智慧农业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正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不断开创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物联网加持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让农民生产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7.
摘要:智慧农业是网络应用集群、人工智能数字化和5G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自动化、准确化、效益化的实践与应用,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智慧农业趋势显现。本文主要针对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简要概括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的作用、应用价值。并且探析科技创新驱动模式、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和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模式。促使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断提高其深度和广度,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管理》2017,(2):74-77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农业"助推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文章阐述了"互联网+农业"的深刻内涵,剖析了"互联网+农业"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合格"新农人"、创新智慧农业生产方式和打造农业电商新模式等措施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用互联网思维经营农业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特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助推农业实现个性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相结合。“互联网+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商购买所需的农资、农机,并获得防治病虫害、施肥用药等农业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借助互联网形成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可实现精准化生产、智慧型生产。“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助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信息。  相似文献   

10.
姚瑶 《河南农业》2023,(18):43-44
“三农”问题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智慧农业逐渐成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智能化技术的结合,为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分析智慧农业发展内涵,并对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发展进行有效探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策略,以期实现大学生人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智慧农业”以精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为目标。江西智慧农业已成为“互联网+”行动的“样本”工程。梳理了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发展模式,同时阐述了江西省智慧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已经踏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许多信息技术被广泛的研发出来,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机遇,有效的提升了农产品交易空间,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对劳动社会格局进行了有效的优化,大大提升了就业率。实施农业“互联网+”战略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农业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推广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中仍然存在着小农户生产模式固化、农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农业知识宣传不到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当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对“互联网+”农业推广的概念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农业推广模式的策略建议,以此帮助农业推广能够科学发展,促进农业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工具与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农业健康化、可视化,使得农产品真正绿色环保。文章基于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情况展开综合分析,提出对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推动当代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也应该打破传统思维,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当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创新也是予以大力支持的,连续性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直接提出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诸多意见,为其发展起到助力。而且在现代社会上,传统形式下的农业经营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了,发展互联网下的智慧农业是其发展的必然走向,这样做还有助于实现产业转型,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契机。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构建“互联网+农业”模式,能够借助互联网发展的东风,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转型,提升农业发展整体质量和水平,本研究将从产品生产运输的科学可控模式,销售渠道网络多元模式,营销模式向品牌塑造模式,农业项目发展多元模式来探究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转型,从而为促进我国农业转型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是农业史上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智慧农业的内涵和当前智慧农业的相关技术(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5G 等),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阶段。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乡村”的建设,结合我国“三农”问题分析了我国在发展智慧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他在会上指出,“互联网+”公式应该是一种应用到未来我们所在行业和服务的,能够和我们所能及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而产生的化学公式。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新时期,现代农业中对“互联网+”理念的推崇越来越广泛,“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从“互联网+农业”的概念以及“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出发,探讨“互联网+”在农技推广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智慧农业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农业产业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智慧农业的边界和发展阶段.基于国内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采用专利地图方法,对比了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上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包括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技术创新生态环境;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农人培育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