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抓春膘,增强牛的抵抗力. 春季草嫩,牛放牧易贪青,因此,对牛放牧时间和喂给的草料应巧安排.在放牧前,先给牛喂半饱的千草,经15~20天的过渡时间,待牛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  相似文献   

2.
<正> 1.空怀母牛的饲养。在放牧前给牛喂半饱的干草,经15~20天再转入全天放牧。每天每头牛补喂50克左右的食盐和1~2千克的大麦、玉米、黄豆等水泡粉碎的混合精料。实行先饮水后喂草,待牛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再饮淡盐水,待牛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放牧回舍后给牛备足饮水和夜草,让牛自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有些农村还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一般母牛繁殖率常低于40%,空怀率达55%以上,幼畜增殖率低于20%。因此,必须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是发展养牛生产、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关键。1.空怀母牛的饲养。要保证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必须合理饲养管理。在放牧前给牛喂半饱的干草,经过15-20天再转入全天放牧。每天每头补喂50克左右的食盐和1-2千克的大麦、玉米、黄豆等水泡粉碎的混合精料。实行先饮水后喂草,待牛吃到5-6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再饮淡盐水,待牛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放牧回舍后给牛备足饮水和夜草,让牛自由饮水和采…  相似文献   

4.
民间养牛曾有“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之说,这就是说春季是牛一年内发病、死亡的高峰期。据对农户养牛发病、死亡数统计,阳春2—4月(特别是桃树开花的一段时间内)耕牛的发病、死亡率几乎占全年的50%,故在农村有耕牛难过“桃花关”之说。其实,只要加强耕牛的饲养管理,注意抓春膘、巧饲喂、防潮湿、保健康,提高牛自身的抗病力和减少外界的致病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这一现象发生的。其春季养牛的“三巧”则在于: 第一,抓春膘,增强牛的抵抗能力。春季有草嫩、耕牛易贪青的特点,对年放牧和喂给的草料应巧安排。在放牧前,先给牛喂半饱的干草,经15—20天的时间,待牛的胃肠机能适应了青草的消化特点后再转入全天放牧。同时对放牧的耕牛加喂一定的夜草和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冬冷不算冷,春冷冻死牛”。由于春寒料峭,冻死耕牛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建议各地农户应加强对耕牛的养护工作。 1.吃饱草料,补喂精料,添饮盐水历来有“草膘料里水精神”的说法。因此,首先应保证供给优质草料,适当补喂精料,并供给1%的温盐水,让牛吃饱。对放牧后仍不能吃饱的牛,放牧回舍后要喂含营养成分高并易消化、无霉变的各种优质草料。此外,每天可加喂1~2公斤棉籽饼或菜籽饼。为便于消化,饼类可用1%食盐水泡软后饲喂。因饼类饲料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对增强耕牛  相似文献   

6.
牛过食症也叫缩草不转,或称瘤胃积食,为牛的常发病。尤其是冬春两季和长期在舍内喂养的牛发生最多。 病因 主要是由于吃了过量的草料;或吃了容易膨胀发酵的豆科饲料,如豆饼、大豆、豌豆;或红薯秧、花生秧、大麦和玉米等。有的是食后大量饮水,或食饱后立即使役,或突然更换适口的草料。特别是由粗饲料转换为精饲料而过量采食,以及由放牧忽然改为舍内饲养,由于运动不足,饮水不够而引起。另外,役用牛过度劳役,特别是在食前食后急剧运动,脱缰偷食等,也会造成大量草料积滞在瘤胃内,使消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是耕牛配种的高峰期,但气候变化无常,牛的发病和死亡率极高。因此春季要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受胎,确保母子平安,提高繁殖率。1、空怀母牛的饲养每天每头牛补喂50克左右的食盐和1~2千克的大麦,玉米和黄豆等水泡粉碎的混合精料。实行先饮水后喂草,待牛吃到五六成饱后,喂给混合精料,再饮淡盐水,待牛休息15~20分钟后出牧。放牧回舍后备足饮水和夜草,让牛自由饮水和采食。母牛过肥时可增加使役量,多喂粗料和多汁饲料。过瘦则多补精料和青绿饲料,力争在配种前达到中等膘情。2、发情母牛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8.
正一、定时定量夏季一般每天饲喂3次,每头牛每次喂干草1.3~1.7千克,先草后料或草料混合饲喂,做到"草净、料净、槽净、水净"。放牧育肥的山区利用天然草场放牧时,一定要吃饱,否则要补充干草和混合饲料。精料补充喂量1~2.5千  相似文献   

9.
<正>注意放牧方法夏季天气炎热,上午放牧应早出早归,一般待露水刚干即可出牧。中午11时到下午3时让羊在圈内休息吃草料,下午可在晚7时收牧,晴爽天气,应选择干燥的地方放牧;热天要选择林荫地放牧,以防中暑。注意散热凉羊为保证羊体健康,每天凉羊十分重要。中午放牧羊群不要急于赶入羊圈,可直接让羊在树荫下风凉休息、饮水。晚上放牧后,可待羊凉一段时间后再入圈舍。每次出牧和收  相似文献   

10.
一、“九月重阳,放开牛羊”,“要使牛长膘,多喂露水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这些农谚强调秋季要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选择饲草丰盛的地方全天放牧,让耕牛多吃青草,增膘复壮,为过冬打好体质基础。二、“耕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进入冬季,耕牛关养,要储备充足的草料。整个越冬期每头牛约需2400公斤稻草、麦秸、豆秸、各种藤蔓和150公斤豌豆、豆饼、稻谷、棉饼等精料。三、“冬天补料在腿上,春天补料在嘴上”,“入九不喂料,来年不用套”,“冬天的食,夏天的力”。这些农谚说的都是冬季给牛补料的重要性。严冬时节更要补充精料,增喂…  相似文献   

11.
一、草料干净 免忌污浊,为了避免免“病从口入”,草料要“四不喂”:不喂露水草,不喂被农药污染和有毒的饲草,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和堆积发热的饲草,不喂含泥砂、碎石、小木棒等其它杂物的饲草。同时要供给足量的清洁饮水,夏天饮水要勤换,冬天不要饮水,草料多样搭配,营养全面,使兔体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九月重阳,放开牛羊"、"要使牛长膘,多喂露水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这是强调秋季要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选择饲草丰盛的地方全天放牧,让耕牛多吃青草,增膘复壮,为过冬打好体质基础。 二、"耕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进入冬季,耕牛关养,要贮备充足的草料,整个越冬期每头约需2400kg的稻草、麦秸、豆秸、各种藤蔓和  相似文献   

13.
做好秋季耕牛抓膘工作,对确保耕牛安全越冬至关重要。秋季膘情差的牛,入冬后常因天气寒冷和营养不良而更加消瘦,甚至死亡。1.加强放牧,让牛吃饱秋季正是青草抽穗开花或盛花季节,草料营养丰富,饲养价值高,但长势缓慢。因此,牧草丰盛的地区可采取早放晚归;牧草较缺乏的地区应全日放牧,白天让牛尽量吃饱,晚上加些夜草,使牛获得足够营养,促进长膘。2.老弱病牛,补充精料对体质差的老弱病牛、犊牛和带仔母牛,要补充精料,每头每天添喂玉米粉、稻谷粉、麦粉及糠麸等1.5~2公斤。对食欲欠佳的牛,可加喂茴香盐刺激其食欲。其配合量为茴香100克,食盐50克,加少量水熬制,饲喂时连同渣一起喂给,每牛  相似文献   

14.
<正> 1.“九月重阳,放开牛羊”。“要使牛长腰,多喂露水草”。“一千斤稻草,比不上一斤青草”。这是强调秋季要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选择饲草丰盛的地方全天放牧,让耕牛多吃青草、增膘复壮,为过冬打好体质基础。 2.“耕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进入冬季,耕牛关拦养,要贮备充足的草料。整个越冬期每头牛约需2400千克的稻草、麦秸、豆秸、苕藤和150千克豌豆、葫豆、豆饼等。 3.“冬天补料在腿上,春天补料在嘴  相似文献   

15.
寓言故事     
羊的见解 马和牛干活归来,主人分别喂给了草料。夜间,主人又给马加喂了精料,且天天如此。对此,牛很是不满,认为自己干活不比马少,不知主人何故要偏心眼。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般春耕大忙的时候,没有时间放牧,有的农民认为耕牛劳役期间很辛苦,喂好一点,多喂点精料,以便恢复体力,其实反而有害处,会造成过食精料中毒。其原因是:因牛有四个胃,在牛采食后起着对饲料浸润、发酵、揉搓和暂时贮存草料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一个皱胃才真正起着消化的作用。成牛每天能吃15~20千克干稻草,吃的时候先把草吞咽在肚里,等休息时间再把草料从前胃返回口中细细咀嚼,这叫反刍,农民叫回嚼,每次回嚼持续40~  相似文献   

17.
喂夜食。家兔夜间采食和饮水量通常要占全天采食、饮水总量的75%左右。为此,应在每晚9时和凌晨2时各加喂一次草料,同时供给充足的饮水。缓换料。常喂一种饲料,兔已具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若突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增高,养羊场户也逐渐放松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在一些地方,春季气温仍然较低,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且相对湿度较高,如养羊场户忽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则极易导致羊病发生。因此,春季养羊务必谨防羊病流行。抓管理、促春膘注意搞好放牧,增强羊的抵抗力。春季草嫩,羊放牧时易贪青,放牧和喂给的草料应巧安排。刚开始放牧时应给羊喂五成饱的干草,15~20天后,等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后再转入  相似文献   

19.
造成牛食欲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饲料品质差,不易消化,长期喂单一饲料,营养不平衡,缺乏某种营养;二是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定时定量,或突然、频繁更换草料,或饮水不洁、草料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铁屑等杂物,或经常喂给霉变的饲料,引发前胃弛缓、瓣胃阻塞、浅表性胃肠炎等;三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高温、高湿、寒冷、牛床坚硬等,造成内分泌紊乱,使牛处于应激状态;四是寄生虫的侵扰,体内外寄生虫掠夺营养,损伤机体组织,使牛疼痛不安,影响牛的代谢和食欲.  相似文献   

20.
1.适量加喂夜食: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喂给足量的草料之外,夜间10时左右还应喂给适量的草料,但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其消化不良。喂后要让其饮足清水,饮水做到冬暖夏凉。这样,不仅能满足奶牛体能消耗需要,而且能增强奶牛的抗逆能力,使产奶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