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声乐表演是人的声音的表演,人们通常会从听觉上去感知表演。一个艺术价值较高的声乐作品,必须通过声乐表演者优美的声音才能表达出来,但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在表演艺术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出发,探讨二度创作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以期能够更好的对声乐表演进行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探究古诗词艺术歌曲特色为视角,从声乐教学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古诗词艺术歌 曲的演唱技巧、声乐教学中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把握以及声乐教学中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 价值,进一步明确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来演唱此类作品,如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古诗 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色。强调在声乐教学中,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声 乐技巧,更要求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真正切实的唱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魂,有较高的参考 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坚持教育创新和改革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稳固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实践和表演能力。要让学生在舞台演出的实践中钻研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和表演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要注意发展特色教育,使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特色,用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去演唱出作品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4.
声乐演唱教学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力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也是表达声乐艺术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而这种素质应该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使其成为在声乐演唱中表现声乐艺术魅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不但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任何一种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表达内心的情感,可是声乐演唱则更能体现这一点。我们歌唱的目的是用娴熟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要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和强烈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听众。情感是音乐的生命也是音乐的灵魂,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演唱的技巧与情感的表达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所以必须将演唱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它才能够打动听众的心灵。本文讨论怎样能够淋漓精致的通过声音表达出一首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作品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音乐就是声音的艺术,音乐作品只有通过声乐才能使它真正的“活”起来,在声乐表演创作过程中,以声音为主导的二度创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二度创作的含义及其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原则等问题展开讨论与阐述。以期使声乐表演完美传递出作品本身的含义,并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可分为两种: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所处的阶段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歌唱方法,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8.
声乐表演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造行为.歌唱者通过自身具备的艺术修养,将作曲家的乐谱,转化为生动的音乐表演,这是歌唱者舞台表演的价值所在.所以要唱好一首歌,歌唱者的自身素质、情感把握、舞台表现三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都是我们评判声乐与舞台艺术的最高标准,而"腔圆字正,情声并茂"演唱理念的提出无疑引起了声乐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从两种声乐理念的分析入手,对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一新理念客观的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希望民族声乐者对这八字方针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声乐学习及教学中更好的认识该理念,并运用于实践中实行更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声乐表演作为一种艺术传播形式,能够准确的向听众传递情感至关重要,而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的情感处理与情感把握对情感的传递作用不可或缺,演唱者只有通过准确的情感处理与情感把握才能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才能使声乐表演引起听众的心灵共鸣,本文选择声乐表演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探讨声乐表演中如何准确的对情感进行处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歌唱中声音的走向问题一直是歌唱界矛盾冲突极为严重的领域,因为声音的走向问题不仅仅是声音前后走向那么简单,因为声音由前到后、由后到前严重影响着所发声音的音质、音色。由后向前发音的声音让人感觉较白,由前到后发音又会让人觉得声音较闷。所以由声音不同走向所引领的发音方式对于具体的歌唱情况影响巨大。所以声音的走向问题不仅对于那些声乐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极为不错的研究话题,而且对于每一位学习声乐的人,对于每一个音乐人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声乐艺术,必须把握好声音走向问题,只有按照正确声音走向技巧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歌唱中唱功。唱出对的起观众的歌唱作品。将歌唱艺术带给大家的审美需求传递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2.
于伟芹 《河南农业》2012,(12):31-32
情感表现是歌唱的一个重要方面.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歌唱者富有情感的歌唱而传递给听众的.因此,在演唱任何一首声乐作品时,都不能只重视发声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表现.应解析和挖掘作品的内涵;在歌唱中理解、把握作品旋律的声与情;在歌唱中培养情感,并在歌唱中将情感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茶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茶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茶艺相关的表演活动,即茶艺表演。在茶艺表演中,由于茶艺表演主要是以手势和面部表情为主,因此,茶艺表演就有了较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形体美学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茶艺表演中的动作,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及情境结合的肢体语言,进一步探讨这些肢体语言的审美,从而为茶艺表演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艺术歌曲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呈现出互相依存,彼此促进的关联性。本文从声乐演唱和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的基本概述入手,在基于两者整体依存这一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多角度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处理声乐钢琴伴奏及声乐演唱关系上常见的误区加以分析,最后就如何有效协调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的关系进行简单总结,以更好地促进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演唱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声乐教学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声乐教学中心理调控功能的探讨,是声乐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述了如何理解声乐表演中的心理调控,并针对如何开展声乐艺术中的心理调控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以便达到良好的声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乐团合唱为大规模声乐演唱模式,但不代表其技法仅仅使用融合形态便能成型。乐团合唱需要注重布局、层次等多个组成形态。且每个组成成员的声乐表演状态都必须具有一定特色和特征,如此方能构成百花齐放的乐团表演艺术。本文以提升乐团合唱表演艺术效果作为根本目标,对乐团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具体内容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望文中内容可为音乐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她抬头仰望》是一首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鲜明的作品,对于演唱来说,不光要表达歌曲所想表达的艺术,更要深刻了解作品中主角的思想情感。这是一首极富戏剧性的歌曲,语言夸张,给人震撼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钢琴在音乐演奏之中是一种重要的乐器,钢琴在伴奏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钢琴伴奏若是能和声乐演唱完美地配合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简单点,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即演奏者和演唱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只有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完成一场演出。本文通过对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举措,希望能对二者的协调配合有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19.
对声乐艺术来讲,仅仅拥有好的声音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更多方面提高,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音乐素养,才足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声乐艺术人才。合唱与独唱都是声乐艺术,独唱演员与自身声部集合后即称为合唱,但是合唱却不单单等同于独唱的集合,本篇文章就是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声乐形式从演唱技巧、审美感官、舞台表现形式等三大方面的对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艺,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与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的作品编创中,要综合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即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因此,编创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是否紧扣主题和具有审美价值:物质要素(茶的品质特点、水的品质要求、茶具的配套与选择)、意境与主题要素(环境要求、茶席布置、背景音乐)、茶艺程式要素、茶艺师素质要素、茶文化内涵要素。2010年第四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之个人赛冠军作品为《玉茶言德》,现以该作品的编创构思与实践体会实例,谈谈茶艺作品编创表演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