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必须体现出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政府要有序引导和整体布局。各园区要避免产业同质化,一定要走差异化、特质化道路;对于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四类主体,应挖掘和释放他们的潜力,提高地方要素的活跃程度。随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土地为核心的城镇化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土地为核心的城镇化为什么会出问题?为什么城镇化后反而会更容易离乡背井?显而易见,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城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在可察、可考和可用的三重要求下,首先明确角色及其相互关系,规范了角色的业务需求和主要的业务流程。遵循设计的角色、需求和流程,系统开发部署后测试稳定、正常。可以有效支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承担单位: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606项、新品种7959个,推广新技术2232项、新品种2775个。在2002--2004年,3年共吸纳农业劳动力15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地区300余万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科技》2004,(1):18-18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抓紧建设科技园区,并制定扶植政策”;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明确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由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提出;“要重点扶持具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5.
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紧邻大运、太旧高速公路,与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成一片,园区规划面积核心园80公顷,示范区800公顷,辐射面积16000公顷。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福建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如闽台合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及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共同特点,同时分析了福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福建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阶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3个方面对园区发展进行综述。研究认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过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巩固深化等3个阶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涵丰富,具有高、新、聚、融等特点;园区发展模式呈现多种模式并存,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格局;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园区评价总体上以定量分析为主,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园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加快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卓有成效,但在产业、资金、科技、运行机制、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学者相应地提出了诸多建议。在综述的基础上,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对未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园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给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南充是农业大市,但传统农业较为浓厚,农业与市场的结合薄弱,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对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利。以效益为中心,加速构建现代农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三年来,莒南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完善政策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加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突显科技创新作用,壮大产业优势,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平台,通过不断探索、总结、集成、创新,提炼出了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8种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的8种模式,探究了其发展成效,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主要有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和鉴定制度,加快以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成果转化和应用,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脱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技术创新手段落后,原创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少,重复或验证别人成果的较多,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力量配置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多部门立项、多部门管理,造成项目的重复设置。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认识: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应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3.
<正>园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是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认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首批2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江苏苏州(常熟)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区域站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一核三带多园区"为总体的发展定位。一核为主核心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带为南部高效水产示范带、东部的高效蔬菜园艺带、西部的优质粮食产业带。多园区是指依托三带建成的14个特色园区。园区以水稻、水产、蔬菜为三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园区从20世纪末的星星之火,迅速成为了今天的燎原之势,在其功能日渐完善,作用日趋强大的同时,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由于大部分学者采用样本的农业科技园区均具有地域性,且研究内容多体现为各地园区的个性方面,因此这对于普适性的需求是极为不利的。而在查阅一系列文献之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江浙沪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研究较为匮乏,故立足嘉兴园区这一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阜新市东郊,区域总面积1625平方公里(2.4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8万亩,人口1.3万人。具有示范区、先导区、试验区和推广区的功能。2001年9月3日,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21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园区建设工作。2002年2月,为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市政府决定将园区上划市政府直接管理,成立了园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部分市地级行政管理权和市地级经济管理权,全面领导园区工作,对市政府负责。园…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是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的交汇点。园区是2013年科技部批准创建的全国第五批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17年11月,园区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27日、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率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察参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央代表团成员一行来到菊花节菊园展区、新疆农业博览园展区、农业采摘园参观。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成立,总规划总面积340平方公里(51万亩),其中核心区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园区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走访调研,在深入分析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困难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坚持以产业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户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正从区域性农业科技园区一步一步向国际性农业科技园区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