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匀度是指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衡量鸡群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均匀度的表示方法为体重在群体平均体重±10%的鸡只数占全群鸡只数的百分比。在肉鸡中均匀度正常的鸡群应大约有 75%的公鸡和 78%的母鸡在其性别平均体重的 10%以内,以达到满意的体重一致性。均匀度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生产成绩,而且更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作一简述。1 影响肉鸡群不均匀性的因素1 1 公鸡与母鸡之间的差异 公鸡的生长速度相对要快于母鸡。生产实践中在肉鸡群中观察到公鸡和母鸡的生长速度可相差将近 50%。一般这…  相似文献   

2.
韩枫 《水禽世界》2000,(2):13-14
一个种鸡群即使种母鸡饲养管理的再好,产蛋性能再高,80%以上产蛋率延迟的时间再长,若种公鸡的性能表现不佳,尤其是产蛋中、后期出现脚病、腿病、超重等问题,使其派不上用场,也会导致整个生产周期得不到应有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生产不出合格健康的雏鸡。正如某专家所说,再好的母鸡都成了“寡妇”。如今若想使肉用种鸡群保持终身良好的受精率,再也不像10—15年前那么容易了。在此提供一些饲养要点,望有助于提高种鸡群的生产性能。1饲养公鸡数目大多数肉种鸡饲养者都根据所预期的死亡率,每100只母鸡配给12—15只公鸡。管理好这些…  相似文献   

3.
肉种鸡从光照刺激到产蛋5%之间对外界反应比较敏感,如管理不当会对种鸡生产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此间通过光照刺激促进种母鸡开产以及利用饲喂与光照管理提高其产蛋性能,使种母鸡按照目标体重曲线生长并采用推荐的光照程序使鸡群平稳地进入产蛋期;保持种公鸡的最佳体况、数量正确与种母鸡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受精率并确保受精率持续性良好是此阶段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4.
如今,使肉种鸡群保持终生的高受精率,不象10~15年前那么容易了。以下是有助于提高种鸡群性能的一些要点。公鸡的放置大多数种鸡公司都为每100只母鸡配备12~15只公鸡,具体视预期死亡率而定。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这最初放入的公鸡,使它们的骨骼生长良好,体增重不要过大,并且要使其不能从母鸡食槽中采食。要记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案,最初放入的公鸡在鸡群整个一生中总是配种最多的。管理好公鸡,是搞好配种的关键。为了让公鸡长得高而又没有骨骼畸形,要对它们饲喂优质的开食料(应含粗蛋白18~19%,含代谢能1320~1340千卡/千克)3~4周。使4…  相似文献   

5.
韩枫 《水禽世界》2000,(5):20-21
倘若鸡舍内的环境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世界,种公鸡与种母鸡都能在饲料平衡、光照恰当、体重适宜等条件下饲养,达到理想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也许就没有任何必要在鸡群中采用青年种公鸡替换老龄种公鸡的程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至少要替换一次种公鸡,有时甚至两次.鸡群为何要替换种公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精率太低.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对不同类型乌蒙凤鸡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为乌蒙凤鸡肉用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奠定基础。实验测定了乌蒙凤鸡不同羽色(黄羽、麻羽)、肤色(乌骨、普通)及不同羽色与肤色的组合(黄羽普通、黄羽乌骨、麻羽普通、麻羽乌骨)4个类型鸡群4~24周龄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按羽色或肤色的单一性状进行划分,乌蒙凤鸡黄羽和麻羽、普通和乌骨之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黄羽公鸡4~16周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麻羽公鸡;不同羽色和肤色的公鸡生长性能均高于母鸡(P<0.01);黄羽普通鸡群体生长性能高于其他类型鸡群。根据分析测定结果,建议将黄羽普通鸡作为乌蒙凤鸡肉用专门化品系选育的候选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凌云乌鸡种公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合格的成年凌云乌鸡种公鸡为试验动物,进行为期5个月的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相应的中药提取物300mg/kg。结果表明,试验A组和试验B组较对照组而言,中药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公鸡所配母鸡的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结论:中药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凌云乌鸡种公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种蛋受精率高低是衡量一个种鸡场生产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批种蛋、一个鸡群生产性能好坏的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而且还直接影响孵化率高低和孵化的经济效益。影响受精率高低的因素很多,而培育好优质的种公鸡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也是基础。种公鸡标准是:...  相似文献   

9.
同环境和营养管理一样,肉用种公鸡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如何通过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及家禽福利等措施尽可能控制或预防鸡群疾病,最大程度地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11.
倘若鸡舍内的环境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世界,种公鸡与种母鸡都能在饲料平衡、光照恰当、体重适宜等条件下饲养,达到理想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也许就没有任何必要在鸡群中采用青年种公鸡替换老龄种公鸡的程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至少要替换一次种公鸡,有时甚至两次。鸡群为何要替换种公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精率太低。   鸡群至 40周龄时,由于种公鸡交配的频率变缓,而种母鸡,从其生理学方面来看,则需要交配的次数更加频繁才能维持较高的受精率,因而到此年龄阶段,肉种鸡的受精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现已被普遍使用,在生产上着重大的作用。它可大大减少种公鸡的饲养数量,节约饲料和饲养费用,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扩大良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鸡群生产性能与价值效益。然而在种鸡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科学的规程进行操作,不但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的质量,而且会给种母鸡留下多种疾病隐患。现将由于人工授精不当所引起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饲养商品代肉鸡之目的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长势好且均匀度高的鸡群。若要获取最高的经济回报 ,鸡群均匀度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农户经常抱怨 :鸡群中80 %都达到1 8kg ;而20 %才1 4kg。这样1000只的鸡群他就要损失80kg 的活重。1鸡群均匀度在正常的鸡群中大约75 %的公鸡和78 %的母鸡应在各自性别平均体重的10 %的范围内 ,才能称其为均匀度满意的鸡群。鉴于公鸡的体重较大 ,公鸡中体重差异也会大些。但是许多鸡群达不到这一均匀程度。当然 ,有诸多因素 ,影响到鸡群的均匀度。最早在雏鸡放入育雏舍几…  相似文献   

14.
种公鸡管理的作用在生产中往往被低估。本文从记录体重、公母比例和公鸡选育方面介绍了种公鸡的管理,以期提高种鸡群的整体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5.
胡入胜 《山东家禽》2014,(11):21-23
在我国现代肉种鸡的生产中,公鸡和母鸡都是影响受精率的重要因素,但是公鸡对受精率的影响更大。因为公鸡的问题影响受精率主要是受公母配比、有效交配次数、精子浓度与质量等三方面的影响。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从细节入手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周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体重均匀度,坚持公母分饲、合理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体况是获得良好受精率的根本保障,笔者结合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实践,现归纳如下几点需要注意的管理细节,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1.合理选配:养鸡场(户)即使有了优良的鸡群,但不进行合理的选配,任其乱交乱配,所产生的后代也不会很好.因此,在同一品种的鸡群中,每8~10只母鸡选配1只特别优秀的种公鸡.种公鸡应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如受精率、孵化率、抗病力强或外貌上具有某一特色的优点.利用这一公鸡,选择相似优良性状的母鸡进行交配繁殖.这样选配结果会使后代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同环境和营养管理一样,肉用种公鸡的健康管理同样重要。本文阐述的是如何通过饲养管理、生物安全及家禽福利等措施尽可能控制或预防鸡群疾病,最大程度地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限制饲喂是提高鸡群生产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限制饲喂是指鸡在育成期为避免采食过多,造成体重过大或鸡只过肥,在此期间对日粮饲喂量实行必要的限制,或在能量、蛋白质质量上给予限制,达到控制鸡的生长发育,使之适时开产的目的。种公鸡的限制饲喂在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保证种公鸡生产性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种公鸡限制饲喂技术一直是养鸡业的重要课题,成功与否直接与生产效益高低有着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生产中肉种公鸡管理不善造成孵化率损失的原因,按比例可分为无精蛋42%、早死28%、中死6%和晚死24%。实践中种公鸡饲养管理经常出现的问题有:0~12周睾丸发育不良、18~28周睾丸生长发育差、骨架发育不好、周增重不足、选种不良、均匀度较差及35周后公鸡不活跃等。公鸡管理成功等于鸡群饲养成功一半。因此为了维持种鸡40周后受精率的持续稳定,应关注以下重点。1 种公鸡40周后的生长发育源于早期良好的管理1.1种公鸡生理特征的基本因素关注早期性发育即精元细胞的发育,从1天起精元细胞开始繁殖提供精子发育所需营养,精元细胞越多,受精率越高。睾丸的生长发育0~15周从5mg生长到80mg,18~25周从2g生长到20g,25~30周睾丸重量超过40g,35周后睾丸开始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20.
密闭鸡舍的温湿环境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定然 《中国家禽》2005,27(8):29-29,31
鸡群的生产性能除受遗传、营养等因素影响外,更直接的受其生长(生产)环境的影响.当生长(生产)环境达不到要求时,鸡群首先表现为应激,而后是生产性能的降低,最后引起发病,甚至死亡.使用现有设备,通过人工调控,人为控制鸡舍的内部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满足鸡群(生长)生产的最佳要求,从而发挥最佳生产性能,是密闭鸡舍饲养管理的最根本目的.但由于各种生产因素相互关联,甚至矛盾,例如外界温度低于要求时,要求尽量减少通风以满足鸡舍的温度要求,通风量的减少导致鸡舍有有害气体增加,氧气减少,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在满足一种环境因素的同时,还要兼顾对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