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桉树的生态特征和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详细地论述了按树育苗技术中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营养土的配制、育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桉树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桉树的生态特征和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详细地论述了桉树育苗技术中苗圃地的选择及处理、营养土的配制、育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桉树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雷林1号桉、尾叶按、刚果12号桉等多种桉树对不同激素种类和含量的芽分化效应,筛选培养基适宜的含糖量。桉树种间和种内不同无性系间对生根促进剂及其浓度有强的选择效应,生根速度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中,用3~5个月龄的桉树苗主茎和1~2年生苗木侧枝作插穗培育无性扦插容器苗,比伐根萌条扦插的生根率和成活率高。扦插70~90天即可出圃,用其营造的林分分化小,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量比实生苗营造的林分高。桉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速生树种之一。从1985年开始,我们在贵溪苗圃、贵溪林科所对引进的桉树进行扦插育苗试验。至1991年7月,我们已从渐尖赤桉、短嘴赤桉、澳大利亚赤桉、贵溪赤桉1号,尾叶桉、柳窿桉、雷林1号桉等7个品种获得无性扦插苗木,平均生根率达57.96%,成苗率达56.4%其中渐尖赤桉生根率达97.5%,成苗率达95.6%,贵溪赤桉生根率为85.2%,成苗率84.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桉树品种繁多,生态特性差异较大,因此正确选种最为关键。近年来在广东西江沿岸山地上栽培尾叶桉、尾巨桉等成功,充分展示了桉树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轮伐期短,对土壤要求不严的特点。特别是当气温不低于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水分充足、日照时间较短的条件下,其生长十分迅速,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西在桉树组培和扦插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以及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的现状,指出了当前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桉树无性系育苗产业化的主要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桉树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椰糠和泥炭土、黄心土作为桉树扦插的轻型基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3种基质不同配比对桉树无性系扦插繁殖生根数、生根率、生根长度的影响.试验表明以椰糠∶泥炭土∶黄心土按2∶4∶2的比例配制成的基质可以在生根率、平均根数、每株根长度等一系列指标中达到较优的水平.但考虑到轻型基质的要求,椰糠:泥炭土,按6:4的比例配制成的基质为较好的基质比例.  相似文献   

8.
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扦插的生物学机理、桉树扦插育苗技术和插后管理。  相似文献   

9.
漂浮育苗技术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漂浮育苗的应用现状、技术要点以及优缺点,针对林木特点提出了漂浮育苗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重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东江林场1998~2000年在桉树无性扦插育苗方面一些成功的技术经验,其中包括桉树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以及扦插苗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用氮素指数施肥法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幼苗进行不同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格木幼苗的苗高、地径以及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茎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地径及根、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根冠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3 个性状,确定格木、降香黄檀苗期的最佳总施N 量分别是1 000、5 000 mg/ 株。  相似文献   

12.
苗木指数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概括并总结周内外指数施肥的研究现状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指数施肥可以有效促进苗木的养分吸收、提高苗木养分承载量;2)实施指数施肥育苗的过程中,贫养阶段苗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随着供养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达到充足供养量后苗木进入奢养消耗阶段,生物量停止增加,超过最适供养量的养分添加会对苗木造成毒害;3)移栽后,指数施肥培育的苗木体内贮存的大量养分更有利于苗木的养分再分配,从而有效改善苗木定植后的生长.目前国外指数施肥的研究已经达到应用水平,国内相关研究尚少,对优质、高效育苗构成限制.  相似文献   

13.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较低,氮、磷、钾缺乏且有效性较差,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弱,淋溶严重,微量元素铜、锌、硼等也都普遍处在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的缺乏最为突出。桉树基肥应以无机肥加有机肥施用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都并非越多越好,要科学搭配。追肥只要是NPK的合理配比,都能增加产量。根据我国目前土壤肥力水平和经营现状,要获得并保持桉树人工林高产水平就必须大量施肥。施肥能少量增加木材纤维长度,显著增大纤维宽度,但并未降低木片基本密度,相反还略有增加,但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指数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容器苗作为主要的造林材料广泛用于林地更新和荒山的植被恢复, 但其造林成活率及生长表现常受杂草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指数施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容器苗培育方式, 将施肥量与植物指数生长期间的需肥量紧密结合, 并通过营养载荷在幼苗体内建立营养库, 从而降低了幼苗对种植地营养水平的依赖, 有利于提高幼苗的造林成活率。文中介绍了指数施肥的原理, 及其对苗期和种植后幼苗生长的影响, 旨在为容器苗指数施肥在我国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个月生4种不同炼苗密度的尾巨桉优良无性系 DH32-29幼苗树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炼苗密度间苗高无显著差异;而地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炼苗密度单株间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差异显著,单株生物量、叶片、茎干与根系的生物量均随炼苗密度增加而降低;考虑到空间利用率、通风保水性及疾病易感程度综合分析,炼苗密度以45株·盘-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桉树经营措施一般只追肥到2-3a,本文对桉树4年生左右的近熟林追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追肥8个月后的结果表明追肥林比对照平均提高产量1.42m3/667m2,可实现纯利润278.02元/667m2;近熟期的追肥对不同的品种的增产效果不同,其中LH1增产1.78m3/667m2,U6增产1.50m3/667m2,W5增产0.96m3/667m2。追肥的增产效果说明,对近熟林追施肥是挖掘桉树速生潜力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新引入四川的20个桉树品种71个种批号种子为材料,开展了育苗试验及苗期生长发育特性观察,重点观察了分别代表冬雨、夏雨、均匀降雨型的品种王桉、大花序桉、白腊树桉的苗期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子萌芽所需的温度、湿度是不一致的,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各个品种发芽期、发芽率不同,但苗期发育特性基本相同。苗木的个体发育前期是根的快速生长,苗木高、地径、根的生长量随叶片数量增加而增加;夏季播种的夏雨型品种和部分均匀降雨型品种出苗整齐,出苗率一般在85%左右;冬雨型品种发芽极不整齐,发芽期从8月延续到翌年3月。同一品种秋季和初夏育苗的效果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造林前的苗木质量,以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第 3 代种子园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 6 种不同大量元素水溶肥处理,包含 2 种常规施肥和 3 种指数施肥,其中常规施肥包含等量施肥(C60)和 1 次性施肥(H60),指数施肥包含 3 个处理(即 30 mg/ 株 , E30、60 mg/ 株 , E60、120 mg/ 株 , E120),另设对照(CK)。每种施肥处理供试苗木 300 株,每间隔 2 周施肥一次,总施肥 10次。分别在施肥期间的第 10 周、第 20 周和第 38 周(造林前 1 天)取苗木测定苗木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析杉木容器苗生长和生物量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对照处理,各种施肥均显著促进了杉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综合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指数施肥 60 mg/ 株 , E60 处理为最佳 , 该处理下 9 个月生杉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为 30.39 cm、5.37 mm 和 4.95 g,与对照(CK)相比增长了 23.84%、40.58% 和 55.66%。  相似文献   

19.
我国桉树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引种桉树将近12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她与其它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成长和壮大,因而在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桉树研究的发展历史,从研究队伍和机构、桉树科研产出、桉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桉树科研的进展及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我国桉树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这对我国桉树科研与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精准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要手段,合理施肥可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减少环境负效应。人工林精准施肥是以农业精准施肥为基础形成的营林应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林地管理单元精准划分、林地营养精准诊断、精准施肥及施肥效应精准检验。精准施肥技术在农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应用到人工林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结合农林业施肥研究现状,分析实现人工林精准施肥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人工林精准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