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巴西桉树人工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70年代中期以来, 巴西桉树人工林栽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栽培面积和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均跃居世界首位。本文详细介绍了巴西桉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技术措施: 遗传改良, 实现良种壮苗、适地、适树、适种源、适无性系造林, 注意维护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根据培育目标和立地条件合理确定造林密度和轮伐期, 重视桉树生长全过程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等。并对提高我国桉树人工林集约栽培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丽 《绿色科技》2014,(4):100-102
指出了通过对直干桉人工林采伐迹地清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分类利用,可以提高采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率,为日后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创造有利条件。从直干桉种子的采集、贮藏、整地、育苗、移植、水肥管理,出圊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分别简述了各项更新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巨桉实生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在本区生长均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之间、各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性显著,只是2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更大,6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变小;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巨尾桉GU9,其次为尾巨桉DH32-29、尾巨桉DH33-27,在6年生时这3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量分别达到0.249875 m3、0.189 312 m3、0.188 103 m3,其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和对照实生苗。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5.
林元能 《绿色科技》2021,(1):105-106,109
为探究尾巨桉短周期用材林采伐迹地二代更新方式,试验研究了6年生时尾巨桉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萌芽更新比植苗更新方式林分蓄积量更大,比增22.9%;净利润更高,比增34.4%.可见尾巨桉人工林采伐迹地二代萌芽更新切实可行,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6个桉树无性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参试的尾巨桉(DH.33.27、DH.33.29、广林9号)、尾赤桉(201号、201.2号)和尾叶桉(U6)6个桉树无性系早期人工林的生长量和抗逆性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20个月生林分平均胸径6.30~7.72cm,平均树高为5.87~9.18m,都表现出速生特性。6个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尾赤桉和尾巨桉5个无性系间树高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尾叶桉U6和尾巨桉DH.33.29耐寒性较差,尾赤桉系列幼龄林存在易风倒现象。尾巨桉系列(DH-33-27、广林9号)速生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目前韶关市桉树人工林建设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9.
尾细桉等5种桉树无性系生物量和能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 t.hm-2)巨尾桉(127.96 t.hm-2)尾叶桉(112.60 t.hm-2)赤桉(83.81 t.hm-2)雷林1号桉(71.36 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0.43%)。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介于17.94~21.06 kJ.g-1间,去灰分热值介于18.57~22.12 kJ.g-1间,均以叶的值最高。植株体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9.02~19.32、19.49~19.85 kJ.g-1,平均干质量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尾叶桉尾细桉赤桉巨尾桉,平均去灰分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赤桉尾叶桉尾细桉巨尾桉。5种桉树无性系林的能量现存量为1 360.73~3 067.47G J.hm-2,大小顺序为尾细桉巨尾桉尾叶桉赤桉雷林1号桉。综合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分析,尾细桉选作能源树种最为理想,巨尾桉和尾叶桉次之,赤桉与雷林1号桉最差。  相似文献   

10.
永安桉树造林及其冻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林平 《桉树科技》2001,(1):15-20
永安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桉树造林新区,近年桉树造林面积相当于全省桉树造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其年生长量达到或超过福建漳州桉树中心产区;1999年底遇到寒流,受冻严重,但不同桉树树种受冻情况差别极大,为桉树抗寒能力选择提供难得机遇;三年生以上桉树冻后采伐利用扣除造林成本,有丰厚的毛利润,同时树蔸萌芽更新情况良好,当年高生长量达4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库总储量分别为:6 787.27 kg.hm-2、7 115.39 kg.hm-2、6 951.06 kg.hm-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中活体生物量分别为:136.43 kg.hm-2、210.40 kg.hm-2、169.66 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31.06 kg.hm-2、38.96 kg.hm-2、40.05 kg.hm-2,土壤(0-40cm)中分别为:6 619.73 kg.hm-2、6 866.03 kg.hm-2、6 741.35 kg.hm-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的氮分别占总储量的97.53%、96.50%、96.98%,活体生物量分别占2.01%、2.96%、2.44%,而凋落物层分别仅占0.46%、0.55%、0.58%。结果表明,低山暴雨区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N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而在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层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3种不同植被类型树干径流的氮含量分别为:0.44 kg.hm-2、0.553 kg.hm-2、0.851kg.hm-2,林分穿透雨氮含量分别为:12.649 kg.hm-2、12.551 kg.hm-2、13.291 kg.hm-2,地表径流氮的输出量分别为:0.55 kg.hm-2、0.55 kg.hm-2、1.27 kg.hm-2。不同植被类型氮的生物循环:湿地松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37.561 kg.hm-2.a-1、6.497 kg.hm-2.a-1、31.064 kg.hm-2.a-1、82.703%,刺槐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976 kg.hm-2.a-1、10.019 kg.hm-2.a-1、38.957 kg.hm-2.a-1、79.543%,混交林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循环系数分别为48.127 kg.hm-2.a-1、8.079 kg.hm-2.a-1、40.048kg.hm-2.a-1、83.213%。吸收量、存留量均是刺槐林〉混交林〉湿地松林,归还量是混交林〉刺槐林〉湿地松林。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状态,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桉树+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地利用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在桂中平原低丘和高丘陵区两种立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桉树+草珊瑚两种复合经营模式、3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桉树林下培育草珊瑚苗木复合经营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456623.73元·hm-2,增值率422.67%。(2)桉树人工林下套种草珊瑚的桉1+草1、桉1+草2、桉1+草3等复合经营模式分别比对照桉树纯林增值?1041.89元·hm-2、18934.23元·hm-2、20212.27元·hm-2,增值率分别是?3.95%、71.88%和76.73%,以桉1+草3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最好。(3)桉树林下套种的草珊瑚生长5个月、16个月和25个月比对照桉树纯林分别增值2264.14元·hm-2、15823.69元·hm-2和42334.03元·hm-2,增值率分别是8.73%、49.64%和115.45%。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萌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草珊瑚而言,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草珊瑚的分蘖数量和生物量增加,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3.
雷州林业局是我国第一个以桉树为主营树种的林业单位,50余年来一直以桉树的种植、加工、利用和出口为核心业务。依靠桉树新品种培育等成果,雷州林业局的桉树生长量由1990年代初的10m3·hm-2提高到2002年的20m3·hm-2,在同行业中保持强的竞争力。本文从桉树种质资源的收集、矮化杂交圃的建立、人工杂交技术等方面简述了雷州林业局以杂交育种为主的桉树育种资源研究、利用工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连香树人工幼林群落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 1 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 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主要结论是 :( 1 )连香树营养器官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a>N >Al>K >Mg>P >Fe >Mn。 ( 2 )元素量在各营养器官的分配顺序为根 >叶 >去皮干 >皮 >枝 ,各元素含量顺序为Ca>N >K >Al>Mg>P >Fe >Mn。 ( 3)连香树群落 8种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是 72 9 82kg·hm- 2 a- 1 、2 0 6 72kg·hm- 2 a- 1 和 52 3 1 0kg·hm- 2 a- 1 。 ( 4) 51 2 %的归还总K量靠降水淋溶归还 ,其余元素总归还量的 55 7%~ 96 5%靠凋落物归还。Fe、Al归还量的 4 1 3%和 4 4 3%通过死根归还。 ( 5) 8种元素的利用系数、归还比和周转期分别为 0 2 3~ 0 54、0 57~ 0 82和 2 2 6~7 63。文中改进了降水淋溶归还的算法 ,提出了群落归还系数、积累系数和吸收系数 ,讨论了落叶树种元素生物循环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巨尾桉植苗林与萌芽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6 a龄植苗林保存密度、出材量及造林、采运、销售成本均大于萌芽林,而树高、胸径、单株蓄积、利润、年均利润及净现值小于萌芽林,两种更新方式林木的年均利润、净现值均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第5年,分别达7299.1元·hm-2·a-1、18166.5元·hm-2和7139.4元·hm-2·a-1、16073.4元·hm-2;6 a龄后植苗林连年生长量及经济效益逐渐大于萌芽林,且植苗林年均利润及净现值逐渐趋于平稳增长,而萌芽林生长后劲不足,其最佳主伐时间为5 a.  相似文献   

16.
华西雨屏区巨桉中龄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至2009年11月,对华西雨屏区巨桉中龄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试验,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0kg N.hm-2.a-1)、低氮(50 kg N.hm-2.a-1)、中氮(150 kgN.hm-2.a-1)和高氮(300 kgN.hm-2.a-1)。每月下旬,采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定量地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5月份;巨桉林土壤呼吸速率12 h平均值均表现为对照低氮中氮高氮;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10 cm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利用温度单因素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大部分;模拟氮沉降使得巨桉中龄林土壤呼吸Q10值增大,表明氮沉降增强了巨桉中龄林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能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nn Political Protocol and Malagasy Protocol reckonedthat developedcountries couldcounteract some portionof greenhousgas emissionthroughimplementingthe project of forestry carbon-sink.It symbolized the confirmat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s oforest in econ…  相似文献   

18.
对雷州半岛6年生11种桉树无性系的林分生长量、生物量、炭化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种桉树无性系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GL4>GL9>DH32-22>LH5>DH201-2>LH1>M1>EC34>柳桉1>UC184-1>SH7,林分蓄积量最大的GL4是最小的SH7的2.12倍。11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变化不一致,但都以树干的最大,叶片的最小。LH5和GL4的林分生物量最大,均高于180t·hm-2,SH7和UC184-1林分生物量较小,均低于130t·hm-2,其它几种较为平均,在140~170t·hm-2之间。11种桉树无性系炭化量受林分生物量和炭化率影响,林分生物量和炭化率越大,炭化量越大。LH5、DH201-2、LH1和GL4的炭化率较高,均大于20%,UC184-1和SH7的炭化率最低。11种桉树无性系中LH5林分生物量最大,炭化率最高,故炭化量最高;其次为GL4和LH1,其炭化量均高于60t·hm-2,EC34、GL9、柳桉1、M1和DH32-22均大于50 t·hm-2,UC184-1的炭化量低于40 t·hm-2为最低。综合生长量、生物量和炭化率分析,GL4、LH5、GL9和DH32-224个无性系为一类,可作为薪炭林品系发展;LH1、EC34、DH201-2和M14个无性系划分为一类,作为薪炭林发展潜力较低;柳桉1、UC184-1和SH73个无性系为一类,不适合作为薪炭林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以2008年初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干扰的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地上的木质残体贮量及其腐解等级特征。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的总贮量为37.249t·hm-2,其中粗木质残体和细木质残体的贮量分别为33.143和4.106t·hm-2,依次占林地木质残体总贮量的88.98%和11.02%;倒木和落枝是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贮量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木质残体总贮量的61.6%和34.6%;木质残体各腐解等级的贮量百分比序列为2级(69.22%)>4级(13.62%)>3级(12.98%)>5级(3.96%)>1级(0.22%);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干扰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木质残体输入量的有显著影响,导致腐解2级的贮量高达25.784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