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水温24~27℃时,黄颡鱼从仔鱼出膜至夏花历时30 d左右.仔稚鱼发育分为仔鱼前阶段、仔鱼阶段、稚鱼前阶段和稚鱼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3个时期,共计12个时期.仔鱼的开口饵料主要为轮虫和小型枝角类.进入稚鱼阶段有2次食性转变,第1次由浮游动物转为底栖动物,第2次由底栖动物转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并开始摄食人工精饲料.仔、稚鱼的摄食强度随个体生长而增强,并在稚鱼期有明显的昼夜摄食变化.  相似文献   

2.
3.
乌鳢仔鱼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及其选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日龄1~20d,全长3.9~21.0mm的乌鳢仔鱼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仔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选食行为。仔鱼全长5.5mm时出现颌齿和咽齿,7.5mm时出现犁齿和副蝶(骨)齿,9.4mm时出现腭齿;全长8.33mm左右,分化出胃、肠。仔鱼孵出后第3d开口摄食。仔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主要食物随仔鱼摄食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发育而变化。摄食初期(4d龄)主要为小型枝角类和轮虫,但仅显示出对小型枝角类正的选择性。之后,胃肠内的食物类群增多,由选食枝角类变为选食桡足类。研究结果表明乌鳢仔鱼对食物选择性的这一变化是仔鱼本身摄食和消化器官的发育状态以及各类食物生物的相对密度等诸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匙吻鲟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规格(全长15.2-95.5 mm)、不同水温(21.2℃、16.8℃)和一天当中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稚鱼饱满指数的变化,研究了匙吻鲟仔稚鱼摄食特性。结果表明,在平均全长达到20.1 mm之前(约开口摄食3 d),随着个体的生长,饱满指数逐渐增大并在20.1 mm达到最大值,且在规格相近的个体之间,饱满指数相差较大,最高达78.4倍。平均全长达到20.1 mm以后,随着个体的生长,饱满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在规格相近的个体之间,饱满指数相差较小。水温从21.2℃降到16.8℃,20.0-23.2 mm的仔鱼饱满指数降低53.3%。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属晨昏摄食,全天出现1个摄食高峰和1个摄食低谷,从低谷到高峰,饱满指数呈强弱交替波动性上升。以"时平均饱满指数法"计算匙吻鲟仔鱼(16.3-21.0 mm)的日摄食率为6.5%。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哲罗鱼Hucho taimen仔稚鱼嗅囊的发育过程及其与摄食强度的关系,对哲罗鱼仔稚鱼嗅囊发育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了嗅囊发育与摄食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初孵哲罗鱼仔鱼嗅囊上皮未分化,消化道未有食物充塞度;25~26日龄仔鱼仅有少数个体(11.1%)消化道有一定的食物充塞度(1级);27日龄仔鱼多数个体(占66.7%)开始少量摄食,此时嗅囊上皮仍未分化;29日龄仔鱼均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达到2级和3级的个体分别占44.4%和33.3%;30日龄仔鱼嗅囊上皮从嗅囊基部开始分化;42日龄稚鱼上皮分化更加明显,细胞分化加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45日龄稚鱼均强烈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等级均达到5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完成;55日龄稚鱼嗅囊形成第一个初级嗅板;85日龄稚鱼嗅囊分化完成,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嗅上皮细胞可分为6类,即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纤毛感觉细胞、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可为哲罗鱼资源的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真鲷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显微解剖、石蜡切片等方法研究了真鲷 (Pagrusmajor)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结构特征 ,论述了其仔鱼的食道、胃、幽门垂、肠、直肠、肛门、肝和胰脏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苏姜猪为试验素材,对初生及15、30、45、60、75日龄小母猪消化器官生长发育与血液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苏姜小母猪早期激素水平变化呈明显的规律性,初生时生长抑素含量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而生长激素和胃泌素)在75日龄内呈规律性变化。生长激素对消化器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生长抑素则抑制消化器官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吻部腹面4条须部味蕾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5日龄出现发育完善的味蕾;随其生长,味蕾数目、高度及宽度均不断增加;40日龄后增长幅度变缓;50日龄时须部味蕾数量较多,集中在须部不靠近吻部腹面的一侧,这与其食性和摄食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摄食和温度对草鱼氮排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饥饿和摄食草鱼分别在20℃、30℃时的排泄,结果指出草鱼排泄氨和尿素、但以氨为主,约占总氮排泄的80%。饥饿鱼的排泄昼夜变化较小,在20℃时氨氮和尿素氮的日均排泄分别为2.68mg/kg·h和0.65mg/kg·h。摄食对草鱼的排泄有显著性影响,摄食后5~8小。时达到高峰,氨氮排泄为8.15mg/kg·h、尿素氮为1.82mg/kg·h,摄食后24小时恢复到摄食前水平,日均排泄氨氮为5.4mg/kg·h、尿素氮为1.35mg/kg·h。温度对鱼的排泄有显著影响,排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相似文献   

10.
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鳜鱼咽部味蕾的超微结构。鳜鱼的味蕾主要由暗细胞、明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每个明细胞被暗细胞所环绕,而整个味蕾与周围的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区别。暗细胞、明细胞约占味蕾的4/5。暗细胞多为不规则形状,且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明细胞的形状则较规则,核多为卵圆形,细胞质中分布着内质网及细长形的线粒体;基底细胞位于味蕾的基部,细胞核大。在暗细胞和明细胞的顶端(游离面)有绒毛状的突  相似文献   

11.
用颗粒饲料(0~2周龄为粗屑饲料,3~8周龄为直径2.5mm的颗粒饲料)和粉料饲喂肉仔鸡,观察饲料形态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消化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组肉仔鸡的增重及耗料量(分别为2042.8g和5209.6g)明显(P<0.05)高于料粉组(分别为1787.1g和4714.1g)、单位增重的耗料量明显低于粉料组(耗料比分别为2.55和2.64);8周龄时,颗粒组肉仔鸡的肌胃重和腺胃重明显低于粉料组(P<0.05),但肝重明显高于粉料组(P<0.05)。  相似文献   

12.
蒙古绵羊胚胎发生到14~17d(Embryogenesis14~17days,E14~17d.)胚长1~3mm(Embryolength1~3mm,El1~3mm)。原结前方的神经板分化成神经沟,神经沟两侧的神经皱相互吻合成神经管。E18~30d,El3~15mm。神经管前段膨大成初级脑泡,进而分化成5个脑泡(即端脑胞、间脑泡、中脑泡、后脑泡及末脑泡),并显示出头曲、桥曲及颈曲。E21~31d,神经管已分化出室管膜层、外套层、边缘层、脊神经节、脊神经及交感神经链。E17~30d,12对脑神经的原基逐渐发生,其中视神经及听神经发生较早,嗅神经发生较晚。E18~30d,间脑两侧的视泡分化成视杯,视网膜原基发生。视区的外胚层又分化出晶状体及角膜。菱脑两侧的外胚层内陷形成耳泡,进而分化出内淋巴导管、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及耳蜗的原基。E20d以后,在额鼻突的吻端,鼻板内陷形成鼻道。E29d,鼻道背侧的间充质内开始出现嗅神经纤维的原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蜜蜂触角上的感觉器官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工蜂、雄蜂和蜂王等触角上各种感觉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并结合各自的生活习性,对某些感觉器官的作用和类别进行了讨论。认为板形感觉器官和锥形感觉器官是主要的嗅觉器官,各种毛形器官是触觉器官,分布在工蜂和雄蜂第一、二鞭节上的曲毛是辨别风向的感觉器官,而倒杯形器官是成长中的毛形器官。  相似文献   

14.
粗酶制剂对雏鹅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选用18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两组,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1%的Biokyowa粗酶制剂。实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时宰杀,称量消化腺和消化道重量,并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雏鹅胰腺和肝脏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轻31.25%(P〈0.01)和9.75%(P〈0.05),胃(肌胃+腺胃)较对照组低10.79%(P〈0.05),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对仔、稚、幼鱼的摄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仔鱼开口摄食期为孵化后的2-7天,第10天的仔鱼,卵黄方被完全吸收,属混合性营养类型,混合营养期为孵化后的2-9天。小型枝角类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仔、稚鱼期的主要饵料亦为枝角类,其次为桡足类;幼鱼则转为以小蚯蚓和摇蚊等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从仔鱼到幼鱼,摄食量逐渐增大。稚鱼昼夜摄食节律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河川沙塘鳢消化系统的发育及仔,稚,幼鱼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描述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对仔、稚、幼鱼的摄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仔鱼开口摄食期为孵化后的2-7天,第10天的仔鱼,卵黄方被完全吸收,属混合性营养类型,混合营养期为孵化后的2-9天。小型枝角类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仔、稚鱼期的主要饵料亦为枝角类,其次为桡足类;幼鱼则转为以小蚯蚓和摇蚊等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从仔鱼到幼鱼,摄食量逐渐增大。稚鱼昼夜摄食节律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灭虫精对草鱼种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草鱼种在灭虫精处理后,血液胆碱酯酶(ChE)活力降低,并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其峰值出现时间相应提前。在0.1 ̄0.8mg/L,血清ChE活力出现了较快的恢复,在1.0mg/L以上时,血液ChE活力恢复很缓慢,从试验结果可知血液ChE活力变化是环境毒理研究中的一个较为理想的监测指标 。  相似文献   

18.
米糠日粮添加酶制剂对雏鹅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6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两组,饲以米糠(占30%)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2%的酶制剂。实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时捕杀,称取消化腺和消化道重量并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雏鹅胰腺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轻27.14%(P<0.01)和11.78%(P<0.05),胃(肌胃+腺胃)较对照组低16.06%(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较对照组低11.90%(P<0.05)、11.48%(P<0.05)和11.52%(P<0.05),盲肠相对重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食糜上清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酶制剂通过降解大麦日粮中的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降低食糜的粘度,从而影响雏鹅消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兴建中的长江天鹅洲“四大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中鲢、鳙、草鱼与青鱼的生长,死亡特性和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对这4种鱼生长参数值的比较分析表明,天鹅洲故道鲢、鳙、草鱼、青鱼基本维持了长江天然群体的优良生长特性,1991年度,故道渔获量为71.8万公斤,其中“四大家鱼”产量8,8万公斤,鲢、鳙、草鱼、青鱼的死亡率分别为0.66、0.77,0.86、0.86,。四大家鱼”的年资源补充量为16.7万尾,平均资源重量为7.28万公斤,目前该故道渔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为了发挥种质资源库的预期效应,建议将。四大家鱼。的开捕年龄定为3龄,严禁捕捞其当年幼鱼,捕捞强度控制在0.3~0.5间,以期故道鲢、鳙、草鱼、青鱼的持续产量保持在30万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兴建中的长江天鹅洲“四大家鱼”天然种质资源库中鲢、鳙、草鱼与青鱼的生长,死亡特性和资源数量变动规律。对这4种鱼生长参数值的比较分析表明,天鹅洲故道鲢、鳙、草鱼、青鱼基本维持了长江天然群体的优良生长特性,1991年度,故道渔获量为71.8万公斤,其中“四大家鱼”产量8,8万公斤,鲢、鳙、草鱼、青鱼的死亡率分别为0.66、0.77,0.86、0.86,。四大家鱼”的年资源补充量为16.7万尾,平均资源重量为7.28万公斤,目前该故道渔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为了发挥种质资源库的预期效应,建议将。四大家鱼。的开捕年龄定为3龄,严禁捕捞其当年幼鱼,捕捞强度控制在0.3~0.5间,以期故道鲢、鳙、草鱼、青鱼的持续产量保持在30万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