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水热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等限制性因素。实现临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旱作农业的角度来探讨北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问题和想法。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2,(3):32-32
与传统农业种植食用菌相比,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具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节约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真正体现循环经济概念。工厂化模式所需的土地面积不到传统模式的1%,劳动力只占传统模式用量的2%,工厂化生产的效率比传统模式高出约40倍,  相似文献   

4.
《油气储运》2010,(8):6-8
临沂市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水资源充沛且自成体系,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临沂市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两大目标,转方式、调结构,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农业发展在经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之后,将迎来知识农业的时代。知识农业将是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积极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资源替代稀缺的自然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农业生产产出。知识农业与以土地、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和以机械、石化产品、土地、劳动力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相比,基础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础将以知识为主导要素。知识农业使农业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增长模式从以劳动力、资本投入为主,转向依靠科技的…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1.1生态可持续性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其中的耕地一部分旱作农业的角度来探讨北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问题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其中的耕地一部分旱作农业的角度来探讨北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问题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其中的耕地一部分旱作农业的角度来探讨北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问题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临沂市农村土地类型多样 ,气候条件优越 ,生物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水土流失严重 ,科技水平低 ,耕地锐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信息作为农业生产科技知识的载体,不仅在农业生产诸要素,如资金、土地、气候、种肥药、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中地位不断上升,在农产品价值构成中份量不断增大,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的战略性资源,联结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三个市场主体,反映了市场供求以及国家宏观政策信息两个方面,贯穿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引导着新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1我区农业信息工作的现状1.1优势信息资源得天独厚 江宁地处省城,从东…  相似文献   

1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指土地规模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与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并不矛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土地政策作为生产关系的表现,能否与当时的农业生产力相适应,决定了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能否有效组合,进而决定了农业生产效益。结合边际效益递减法则,探讨农业土地政策的变革,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农业土地政策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土地十分分散,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下面我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解决当前农业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谈谈自己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颇让人担忧。国家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农业实现现代化.就要探索一条切实可寻的途径。土地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行怎样一种土地制度对于农民和农业甚至于整个经济和社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就目前中国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而言,土地资源已不能完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土地制度的革新势在必行。所论述的农区承包责任制是适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一种新的土地制度.它突破了土地规划和使用方面的限额.以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为中心内容,促使土地向真正愿意从事生产.且有能力的承包经营者手中集中,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资源的有效结合。农区承包责任制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业现代化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北兴农场土地整理项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资源条件评价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通过项目实施,在资源条件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土地无人耕种、田地荒芜、耕地闲置的情况屡有发生。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提出实行土地流转政策,适度实行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更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产业化需求,但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地跨寒温带和中温带,土地资源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特征影响着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向。本文从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把全省土地资源划分为五个类型区,并论述了每区土地资源的特征、农业生产适宜性、限制性,指出了各区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负相关;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正相关,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正相关。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推进水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沙颍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访谈农户调研获得210份调查问卷,分析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特征,并从农户家庭因素、农业经济因素、环境意识和政策认知因素中选取变量,分别构建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和种植行为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农户土地利用的投入行为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减少、投入农业生产时间缩短、生产资金投入增加。农户学历、农作物总产量、农业收入、土地流转状况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农业劳动时间和耕地质量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及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与其对土地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土地种植行为特征表现为种植规模有限、种植作物种类以粮食作物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粮食作物有正影响;户主学历、农业劳动力数量、油料作物产量、农业是否污染水环境对农户选择种植油料作物有负影响;蔬果作物产量和价格对农户选择种植蔬果作物有正影响。【结论】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有限、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条件下,农业经济因素对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户家庭因素,环境意识因素影响较小,政策认知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