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犊性别对奶牛业意义重大 ,多产母犊可以扩大奶牛存栏数 ,加快牛群周转 ,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张德喜等〔1〕、张廷华等〔2〕试图采取精子分离、改变 pH值、化学药物和激素等方法使奶牛多产母犊、少产公犊 ,取得了一定效果。关于配种环境、奶牛自身内源环境与产犊性别之间的关系 ,曾有研究报道 ,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表现各异〔3〕。为了探索青海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下 ,奶牛不同配种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与所产犊牛性别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西宁某奶牛场进行了该项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根据西宁某…  相似文献   

3.
对西宁某奶牛场1993—2000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和产奶量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和产犊季节对奶牛产犊间隔没有显著影响(P>0.05);产奶量在6000kg以上奶牛的产犊间隔板显著长于4000kg以下的奶牛(P<0.01),显著长于产奶量在4000—4999kg奶牛的产犊间隔(P<0.05)。  相似文献   

4.
荷斯坦牛的繁殖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地区4个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繁殖记录进行了统计,综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牧场、产后首次配种时间、胎次和季节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荷斯坦牛的平均初产月龄为26.2月,产犊间隔为438d,情期受胎率为45.2%,流产率为3.4%,死胎率为10.5%。(2)不同牧场对荷斯坦牛初产月龄、产犊间隔、情期受胎率、流产率和死胎率的影响差异很大。(3)产后51~6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高(85.7%),产后161~170d首次配种奶牛情期受胎率最低(30.7%)。(4)胎次对流产率和死胎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间隔逐渐减少,以产第5胎的产犊间隔最小,但与产第6胎产犊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胎次间产犊间隔均差异极显著(P0.01)。(5)夏季荷斯坦牛情期受胎率最低(29.9%),死胎率最高(14.3%);春季情期受胎率最高(52.8%),死胎率最低(2.6%)。  相似文献   

5.
定时输精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有效缩短了产后母牛的产间距,减少了奶牛繁殖疾病的发生,增加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对配种月份不同的奶牛和产犊月份不同的奶牛,采用定时输精技术配种,比较两者的受胎率和产间距,发现配种月份不同的奶牛定时输精后的受胎率较高的月份是:1月、2月、6月、7月、9月、10月;产犊月份不同的奶牛定时输精后的母牛受胎率较高的是月份时:4月、7月、8月、9月、11月。  相似文献   

6.
配种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犊间隔及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配种受胎率越高,产犊间隔就越短,经济效益越高。生产实践中,奶牛场使用的都是“冻精”,配种受胎率的高低与受配母牛的健康状况、冻精质量及输精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加以探讨,为提高规模化奶牛场受胎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记录的目的奶牛场(户)记录的主要目的是给经营者提供个体奶牛的详细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作出各项管理如分配饲料、配种、淘汰等,各种记录对于评价牛群的现状也是必需的。奶牛场(户)记录保存制度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简单、完善、精确、时新、易懂及只需最少的记载时间。2奶牛的配种、生产,健康和终身(产量)记录奶牛配种、生产记录,健康记录和终身记录,在奶牛管理工作中与产奶量记录同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配种记录包括牛号、胎次、上次产犊日期、发情、配种、本次产期、妊检、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等方面的记录;生产记录包括产犊日期、产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收集新疆某规模化牛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近千头荷斯坦牛的发情、配种、产犊记录等繁殖资料,分析犊牛初生重、助产情况、胎次、胎儿健康情况、配种次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并统计了该牛场不同产犊间隔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场繁殖管理存在问题,大部分犊牛初生重过大,部分妊娠奶牛体况过肥需助产,初产牛比例较大,需配种3次以上的牛头次数较多(占25%),这些都是导致该场奶牛产犊间隔延长的主要因素,笔者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不同胎次奶牛应用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观察了不同胎次奶牛使用性控冻精后的情期受胎率、流产率、正产胎儿成活率、产母犊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结果表明,情期受胎率、正产胎儿成活率和母犊率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而流产率、产公犊率和正产胎儿死亡率随着胎次增高而逐渐增加(前一项P〈0.05,后两项P〈0.01)。说明不同胎次奶牛对性控冻精的应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奶牛场2014年、2015年奶牛情期受胎率数据跟踪调查和各月份平均气温变化归纳分析,以数据图表形式总结2年来每个月的情期受胎率变化和外界气温变化的相关性,分析高温天气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奶牛场通过应用28 d早期孕检、配种时提高卵泡活性等繁殖技术和风扇喷淋设备,提高了情期受胎率。本文数据源于奶牛场的日常生产记录,对奶牛养殖者了解环境气温变化对受胎率影响、减少热应激具有参考性和借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