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江汉湖群所在江汉平原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但外洪内涝严重,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江汉湖群对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调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湖群演变规律意义重大。作者从政策决策视角,基于RS、GIS平台,建立湖泊信息数据库,将前人研究该区域湖泊的统计数据与1995~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显示1998年"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江汉湖群湖泊数量、面积及水面率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过度围垦造成的湖泊面积锐减的现象得到遏制,但同时各县域单元的湖泊演变又各具特点,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现有基础,以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途径,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草食性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尤其是提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加快发展湖区林业与湖区畜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4.
江汉平原涝渍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干预交互叠加作用的结果,各个历史时期的围湖垦殖活动加速了涝渍生境的劣化进程。目前荆江河段的构造沉降仍在继续,适度退田还湖是恢复和重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洞庭湖滩地退田还湖后杨树人工林土壤中DDT的残留特征和生态危害情况,对杨树人工林土壤中DDT的质量分数及它们的异构体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退田还湖滩地杨树人工林表层土壤中DDT残留很普遍,DDT质量分数平均值为3.5788μg/kg,质量分数范围为2.7450~4.9964μg/kg,DDT的质量分数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自然背景值;DDT异构体之间的质量分数也存在差异,p,p'-DDT的残留量最大,p,p'-DDD的残留量最低;DDT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土壤中DDE/DDT的比值绝大部分大于1,DDT/(DDD+DDE)比值均大于1,表明该样地大部分地点DDT降解环境为好氧条件,并且该地区有新的DDT输入。另外,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中DDT生态风险较低,但由于存在新的输入源,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退田还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杨树林地、园地、旱地(包括棉花地、甘蔗地及玉米地)、水田、荒地等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重金属(Cu、Zn、Mn、Pb、CA、As、Hg)的分布、污染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0~25 cm土层中Cu、Zn、Pb、As和Hg含量以9a杨树人工林地最高,Mn、Cd含量分别以2a杨树人工林地...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湖区在长江流域和山江湖区中的战略地位、湖区资源特点与优势、湖区环境问题与生态挑战、湖区土地利用与水体变化关系及综合开发潜力等湖区背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湖区兴起的6种主要典型模式:1.官田湖及药湖开发模式挖塘抬田(地);2.蚌湖开发模式低坝网拦养鱼;3.赤湖与珠湖开发模式网拦与网箱养鱼;4.落脚湖开发模式养鹅牧牛(羊);5.南新与观音塘开发模式稻鱼(虾、蟹)林;6.五桥、积龙模式猪沼果(棉、菜)。为加速湖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湖区跨世纪的战略发展思路和根据不同的土地、水面与草洲资源,分类推广相适应的典型模式,并对湖区在典型模式推动下的湖区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农业大县安徽省太湖县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其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客源、政策等条件,指出了其开发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点布局分散、季节性差异显著,资金人才缺乏,开发功能单一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7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邹秀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6):939-942
在分析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分异特征的基础上,从农业综合型、非农产业型和农业单一型这三大结构类型研究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分异的形成机理。认为制度安排和湖区系统内部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差异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结构类型产生分异的过程中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3.
从候鸟分布区域来看,鄱阳湖区的候鸟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吉山—松门山以南的区域,而鄱阳湖区风电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北部水域两侧的湖岸、湖滩。规划中的风电场和现有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其中皂湖湖滩风电场、老爷庙湖滩风电场和军山湖湖滩风电场场址的建设将直接影响鄱阳湖的生态湿地187 km2,直接减少了一定数量鸟类栖息和觅食的场所。风机运行将直接影响鸟类在风电场范围内的飞行,存在鸟类碰撞叶片而伤亡的风险。鄱阳湖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湿地、景观和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构成,分析了2000~2010年鄱阳湖区25个县市农业面源污染TN、TP和COD负荷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TN负荷总量由37952 t增长到42108 t,单位耕地面积TN负荷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但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4%;TP负荷总量由9905 t增长到12230 t,单位耕地面积TP负荷由11.2 kg/hm2提高到13.2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4%;COD负荷总量由142162 t增长到183206 t,单位耕地面积COD负荷由161 kg/hm2提高到197 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7%。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较大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高安市、南昌县、丰城市、东乡县等;单位耕地面积排放强度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东乡县、万年县、余江县、新干县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湿地是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土地。针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建设集镇式安全区,坚持保护性开发等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耕作制度调查与试验》,从1983年开始至1986年结束,1987年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本文发表的是综合报告的前言及主要结论和建议两部分。在前言中介绍了17个县市考察情况与5个3年复种轮作试验设计在3个地点的试验情况。在主要结论和建议中,通过调查提出了水田耕作制“一巩固、二改革、三发展、四良配套”及早地“四改”的结论。通过3年试验证明,多数复种轮作的经济产量、产能、产值、净产值、光合生产力、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和能量产投比,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复种连作,并推出多种可供推广的新的复种方式,建议领导重税有关部门推广试验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洞庭湖1987、1996、2008年三期LANDSAT-TM影像及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以钱粮湖单退垸为例,应用GIS技术及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其近20多年来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通过建立转移矩阵及计算转移贡献率,分析了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87-2008年间,湖区景观要素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表现为旱地和园地面积持续减少,水域、水田、道路和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面积先减后增;景观格局总体变化趋势是多样性增加、均匀度增加、破碎度增大、景观形状由简单趋于复杂;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退田还湖工程实施是导致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三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