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又称公稻子、土壤病、白秆病、望水白等,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该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2.
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关键措施.恶苗病俗称徒长病,其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秧,该病在水稻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均可发生。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的病原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通过种子带菌传染。携带大量病菌的种子发病比较重,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幼苗很快死亡。发病比较轻的种子发芽后幼苗徒长,比普通植株高出1/3,全株细长,呈黄绿色,并且根系生长发育也受阻,部分病苗在插秧前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4.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的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以及土壤中,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以后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  相似文献   

5.
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6.
水稻恶苗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菌徒长,比健康苗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稻恶苗病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产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增长,下部几个茎节上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病株抽穗后剑叶开张角度比  相似文献   

8.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会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 一、发病症状 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在北方地区时有发生,由于推广药剂浸种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再加上有的稻区采取的浸种措施不当,使恶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搞好防治工作。1发病症状水稻恶苗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  相似文献   

10.
水稻恶苗病俗名徒长病。公稻子等。该病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该病经过种子消毒及采用无病种子可基本控制危害,但个别品种或不经种子消毒,育苗期间温度高时发病较重。1症状识别此病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的幼苗不久即可死亡。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往往徒长,比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在死苗上生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1.
正恶苗病又称为徒长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随着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年因各种原因,恶苗病在部分地区又有回升。1症状从水稻秧苗期到抽穗均可发病。苗期发病与种子带菌有直接关系。重病种多不发芽或发芽后不久即死亡;轻病种发芽后,植株细长,叶狭根少,全株淡黄绿色,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亡。枯死苗上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本田内病株表现为拔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有不定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病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条纹叶枯病等。1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病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条纹叶枯病等。1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病害种类众多、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条纹叶枯病等。 1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善或者气候等原因造成。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来改善,农药作辅助。侵染性病害是通过菌丝或者菌核孢子感染,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农药来改善,管理做辅助。1.水稻恶苗病1.1发病症状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善或者气候等原因造成。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来改善,农药作辅助。侵染性病害是通过菌丝或者菌核孢子感染,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农药来改善,管理做辅助。一、水稻恶苗病1.发病特点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善或者气候等原因造成。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来改善,农药作辅助。侵染性病害是通过菌丝或者菌核孢子感染,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农药来改善,管理做辅助。一、水稻恶苗病1.发病特点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  相似文献   

18.
1特征特性1.1水稻恶苗病症状秧苗感病后,其感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窄,根部发育不良,叶位上的叶鞘里或外长有倒须根。病株移栽到大田后,植株抽穗较早,穗子小,谷粒少。引起病株徒长是恶苗病常见症状,但有时感病植株呈现矮化或外观正常。1.2水稻恶苗病侵染途径恶苗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藤仓赤霉菌,属子囊菌亚门。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谷种和病残体。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从种苗的芽鞘或伤口入侵,引起秧苗感病,徒长。秧苗移到大田后,引起稻株发病,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  相似文献   

19.
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  相似文献   

20.
水稻恶苗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旱育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稳产、高产构成威胁。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植株徒长、枯死苗、枯白穗等症状,致使水稻成穗率大大降低,可导致水稻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应引起广大种植户及科技人员足够的重视并加强防治。1水稻恶苗病的主要症状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白秆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