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 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 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Cl-、iCa+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 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2.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 、Cl-、iCa 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机器人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农业机器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深入研究,发现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农业机器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难题,但是在农业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农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简述了机器人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最新应用及特点,分析了农业机器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介绍了现有农业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存在的不足,笔者对今后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IPT(Isoprothiolane)又称稻瘟灵,被认为能有效促进植物发育并提高其抗性。为了研究IPT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种子萌发、幼根发生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种子加工及包衣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IPT处理非逆境条件下的烟草种子和幼苗,证明1~10 mg/L IPT可以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及胚根的发生,增加烟苗侧根的发生,烟苗长势良好;而IPT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不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镁水平对云南烤烟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供镁对云南烤烟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随机排列,设置5个镁水平(0、56.25、112.50、168.75、225.00 kg/hm2)。结果表明,施用镁肥提高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以168.75 kg/hm2处理的施镁水平为最高。在56.25~112.5kg/hm2的施镁水平范围内有助于提高烟叶品质。施镁能提高烟叶中镁含量,且各叶位镁含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施镁促进了烟叶对氮、磷、钾的吸收,缺镁或镁水平过高(≧225.00 kg/hm2)都不利于烤烟对氯养分的吸收。随施镁水平的增加,烟叶含Ca量逐渐降低。因此,从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和养分吸收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云南省优质烤烟合理的施镁水平在56.25~11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选取28日龄AA肉仔鸡120只,按体重对等原则分成2组,研究日粮添加复合酶对肉仔鸡生长后期生产性能和氨基酸回肠表现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使肉仔鸡日增重提高了5.34%,料肉比降低了3.47%,但采食量增加不显著;复合酶提高了日粮所有必需氨基酸和绝大多数非必需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但仅赖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和胱氨酸的消化率差异显著,分别提高了9.70%,11.61%,7.60%,8.19%和9.81%.此外,复合酶还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餐厨垃圾发酵生产的生物饲料对猪生长性能及粪便中微生物的影响,选用36头平均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2组,试验期91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按照添加30%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配制的试验粮。试验结果显示:总试验期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38%,料肉比降低了9.1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粪便中乳酸菌含量增加,大肠杆菌的含量降低。试验表明食用添加发酵餐厨垃圾生产的生物饲料的猪生产性能提高,且肠道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试验对象,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75 d后测定其增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道指数、表观消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对照组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为258.24%,0.05%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对照组肠道指数和肝胰脏指数分别为1.90和2.82,0.05%组的肠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0%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0.10%和0.15%组的肝胰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4.54%,27.30%和12.06%(P<0.01)。对照组饲料干物质和总糖表观消化率分别为67.35%和61.48%。0.05%,0.10%和0.15%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69%(P<0.05),11.00%(P<0.01)和2.87%(P<0.05)。3个试验组的总糖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和0.10%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显著(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和0.10%组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43%和33.89%(P<0.01)。0.05%,0.10%和0.15%组试验鱼肌肉中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11%,7.54%和2.77%(P<0.01)。0.05%,0.10%和0.15%组肌肉总钙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70%,25.76%和15.15%(P<0.01),总磷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8%,3.83%和3.83%(P<0.01)。0.05%和0.10%组试验鱼肌肉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本研究结论:在含50%小麦的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其适宜添加水平为0.10%。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豆粕替代膨化饲料中50%的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半胱胺(CS)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00羽1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成五组,即:试验1组、2组、3组、4组和5组,每组100羽,半胱胺分别按0.5g/kg、1.0g/kg、1.5g/kg、2.0g/kg和0.0g/kg添加到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CS 0.5g/kg、1.0g/kg、1.5g/kg日粮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雏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高9.0%(p<0.05)、17.3%(p<0.05)和1.5%;饲喂添加CS 2.0g/kg日粮的实验4组雏鸡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S 1.0g/kg日粮能显著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当CS添加量达到2.0g/kg日粮以上时会抑制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摘要: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以不添加任何促生长剂的饲料作对照,在等氮(蛋白质含量为32.67%)、等能量(12.89MJ/kg)的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喹烯酮0mg/kg 、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125mg/kg饲养鲤鱼50d后,测定鱼体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当喹烯酮添加量为50mg/kg时,鲤鱼肌体中的蛋白质和钙含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5.52%和1.11%;当喹烯酮添加量为75 mg/kg时,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达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41%、1.76%和0.75%。  相似文献   

12.
牛磺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日粮中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体重121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日粮中添加0、400、800、1200、1600 mg/kg的牛磺酸,以0 mg/kg 添加组为对照组,试验期56d。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黄河鲤鱼生长,添加量为800 mg/kg时, 生物学综合评价最高、饵料系数最低(P<0.05); 添加适宜牛磺酸(800-1200mg/kg) ,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P<0.05)。结果提示,黄河鲤鱼日粮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 mg/kg 。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10 个不同地理来源草鱼群体(佛山群体、肇庆群体、荆州群体1、荆州群体2、荆州群体3、鄂州群体、益阳群体、长沙群体1、长沙群体2 和江苏群体)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该10 个群体为亲本构建的15 个杂交组合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对其4 月龄、7 月龄、8 月龄、10 月龄、12 月龄、15 月龄和18 月龄的体质量进行测量。以4 月龄体质量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18 月龄时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平均体质量最高,为1892.90 g,比其他杂交组合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51%~32.36%。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和荆州群体1♀×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生产上,应用这2 个具有生长优势的组合生产优质苗种进行推广,可大幅度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另外该结果可为快速生长草鱼核心群体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究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短须裂腹鱼幼鱼的鱼体组分、消化酶活性及RNA/DNA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以短须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恒温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马弗炉灼烧法测定粗灰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矿质元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消化酶活性和DNA、RNA含量。饥饿后,幼鱼粗脂肪含量在饥饿5天时降至最低值5.01%,粗蛋白含量在饥饿2天时降至最低值13.61%;水分和灰分上升,鱼体的Ca和P含量上升;鱼体K、Na、Mg及Fe含量均先上升再下降,且在饥饿9天时上升至最大值;幼鱼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趋势;淀粉酶活性下降,肌肉中的DNA含量上升,RNA含量下降,RNA/DNA下降。恢复投喂后,S15、S25组Fe含量低于对照组水平,各组淀粉酶活性均恢复至正常水平,S15和S25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S15、S25组RNA含量及RNA/DNA极显著下降(P<0.01)。在饥饿9天时,短须裂腹鱼幼鱼的生化指标未受显著影响,恢复投喂后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建议在其...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单方制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草鱼幼鱼的抵抗力和存活率,研究不同剂量的鱼腥草单方制剂在不同时间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将鱼腥草细粉分别按质量分数1%、2%、3%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草鱼幼鱼(10.83±0.57) g 90 天,每30 天取样,分别测量生长指标、肌肉成分以及溶菌酶和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尾均重和增重率,并在30、60、90 天都显著高于1%和3%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草鱼溶菌酶活性和NO的含量,但只有2%试验组投喂60 天时能显著提高草鱼机体内溶菌酶活性和NO含量(P<0.05),但对不同脏器亦存在作用时间的差别。各试验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被诱导升高。各试验组GOT和GP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GPT活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研究认为:鱼腥草单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适宜投喂周期为30~60天,适宜添加剂量是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在池塘中以泼洒和挂袋2种方式施用消毒剂二氧化氯后,对草鱼养殖塘内水体、底泥和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总活菌数进行调查,并分析肠道异养细菌的区系组成。试验分为4组,组1为250 g ClO2全池泼洒,组2为250 g ClO2挂袋,组3为500g ClO2泼洒,组4为500 g ClO2挂袋,试验期30天。结果表明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总活菌数随ClO2使用方案的变化有显著差异。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中均最高,组1、组3和组4异养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草鱼肠道总活菌数和气单胞菌数变化趋势类似,即组2细菌总数和气单胞菌数所占比例最高,组4次之。其中,试验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过程中均最高,显著高于组1、3和4(P<0.05);而试验组2和组4中气单胞菌的数量显著高于组1和组3(P<0.05),但组1和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分离到的161株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发现草鱼肠道中的优势菌分别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分别占肠道总细菌数的15.5%、19.3%和20.5%。组2中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组4和组1也显著高于组3(P<0.05),但组1和组4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挂袋方式施用250 g ClO2时草鱼肠道内细菌数量总数最多,气单胞菌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在养殖水体中使用ClO2会对草鱼肠道细菌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半刺厚唇鱼幼鱼的蛋白质需要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设置26%、30%、34%、38%、42%、46%等6个水平,饲养平均体重(12.51±0.15g)的半刺厚唇鱼幼鱼56 d后,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肠道消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半刺厚唇鱼幼鱼生长和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个试验组中,增重率最大的为42P组,其次为38P组,两组之间显著不差异(P>0.05),增重率最小的26P组;饲料系数随蛋白质水平递增呈现出先逐渐减小后升高的趋势,其中42P组的饲料系数最小,其次为38P组,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表现出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38P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综上所述,考虑到饲料成本和对养殖水环境的氮磷排放率等因素,半刺厚唇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8%。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对黄土高原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设全膜双垄垄上播种(A1)、全膜单垄垄上播种(A2)、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A3)和露地常耕平作(CK)4种栽培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均能够提高各生育时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效果最好;与露地常耕平作相比,全膜垄作栽培方式可以极显著或显著提高马铃薯株高、冠幅、茎粗及叶片SPAD值。同时,全膜垄作栽培方式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降低马铃薯青薯率和烂薯率,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比全膜双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5.53%, 比全膜单垄垄上播种的产量增加14.23%,其中全膜单垄垄上微沟播种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不同播期全膜覆土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因素的变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方式,以春小麦品种‘定西40’为试材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对春小麦的发育期出现时间、生物量、产量因素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的发育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晚播春小麦全生育期较早播春小麦缩短5天左右;播期推迟,春小麦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间延长,晚播春小麦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出现时间较早播春小麦出现时间提前3天左右,最大增长速率增大;晚播春小麦小穗数显著高于早播春小麦;全生育期晚播春小麦土壤重量含水率高于早播春小麦。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更利于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20.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宫亮  曲航  金丹丹  孙文涛 《作物杂志》2020,36(1):173-10
辽河三角洲单季稻区属于辽河平原水稻的主产区、高产区。长期以来,该地区主要以追加化肥来提高水稻产量,导致氮肥投入过高,利用率较低。根据水稻生育周期内对氮素的生物学响应,分析了辽河三角洲代表性水稻产区内不同氮素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表现,以期获得适合该地区的合理氮肥推荐用量。研究表明,水稻的株高、功能叶片的SPAD值、茎蘖总量与氮素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分蘖期的长短也受氮素水平的控制,即施氮量越高分蘖期越长。从产量及构成因子来看,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对籽粒产量有显著贡献,中高氮处理(N210、N260、N315)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处于较优水平,因此产量最高;低氮处理(N160)与极高氮处理(N420)的产量构成因子指标较差,产量显著低于中高氮处理。产量与施氮量符合线性加平台的肥料效应方程,基于该方程得出辽河三角洲地区最佳氮肥推荐用量为225kg/hm 2。由于土壤-水稻系统是一个整体,基于系统内的氮素平衡理论估算出辽河三角洲地区推荐氮素用量为221~235kg/hm 2。鉴于以上研究结果,推荐辽河三角洲地区合理氮素施用阈值为225~235kg/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