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华 《农机具之友》2013,(12):119-119
常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营造混交林的重要性,营造混交林地技术关键在于合理调节不同树种间的种间关系,将关系处理得当,真正发挥其理论上的优势。本文就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确定合适的混交比例两个技术要点,对混交林营造技术进行介绍,为今后本地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营造沙棘混交林过程中遇到的混交树种的选择原则,混交林的营造方式,混交类型以及可与沙棘混交的植物种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研讨.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石佛寺浅石山区引进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及长期以来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树种长势均匀,取得了良好成效,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的配置模式对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改善作用明显。固土能力较强的是桧柏、沙地柏,分别是17.816 t/(hm2.a)和17.796 t/(hm2.a),混交林固土能力比纯林要强,黄栌+荆条配置模式的单位面积保肥价值是黄旗松+云杉保肥价值的1.71倍。价值量从大到小排序为:黄栌+荆条>黄柏+白蜡+元宝枫>桧柏>五角枫>华北落叶松>黄栌+五角枫+侧柏>沙地柏>油松>黄栌>白皮松>楸树>侧柏+山杏>黄旗松+云杉。可见,森林保肥能力既和固土能力有关,也与其林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晋西黄土区人工刺槐林植被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在九十年代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其中阔叶林主要是刺槐林及刺槐与侧柏的混交林,研究其植被结构对以后人工林的营造和抚育有重要意义。分坡向、坡度和混交类型,选择了不同类型的24块标准地,测定各标准地内乔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样地的立木材积量,同时测出草本层的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通过比较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乔木层的材积量,由此确定在不同的立地类型内种植何种混交林最佳。  相似文献   

5.
北方油松人工林培育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作为我国北方特殊气候环境下生长的物种,成为北方地区营造人工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分析北方地区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油松人工林培育科学管理技术并加以推广,以期为油松人工林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仝玉琴 《农业工程》2018,8(8):64-69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绿地绿篱树种资源及造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应用的绿篱树种涉及25科,77种。其中常绿、半常绿树种33种占42.9%;落叶树种有44种,占57.1%。观叶树37种,观花树40种,观果16种,具刺树种8种。通过对调查的绿篱资源的应用与造景现状分析,存在绿篱植物多样性差、营造的景观雷同、多地管理粗放和造景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文提出生态优先,加强乡土树种的应用,适度引用外来种,大力开发当地野生资源来丰富植物多样性;运用绿篱造景要坚持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均衡、韵律和节奏变化、融入文化内涵的原则,以增强景观异质性;通过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以提升绿篱景观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属于胡颓子科,渐危种。种仁含油量高,可供食用;花含蜜量大;根系发达,根瘤固氮可改良土壤;叶含氮量较高;材质坚硬。本种既是木本油料植物、密源植物和用材树种,又是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故其经济价值较高。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多见于阴坡和半阴坡,阳坡也有分布。喜光,抗寒,抗风,耐干旱和贫  相似文献   

8.
黄荆(Vitex Negundo)为马鞭科牡荆属的丛生灌木,一般为落叶,但在热带或亚热带则为常绿灌木,或常绿小乔木,株高5~8m。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北达秦岭淮河。它耐干旱和寒冷,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既是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又是营造薪炭林、肥料林的重要树种。黄荆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在酸性或碱性土上都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种植植物来控制水土流失是目前水土保持工程主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而在当前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存在着树种过于单一,营造的景观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许多热带亚热带树种在深圳引种生长良好,能够适应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因此水土保持植物在选择上有较大的空间。深圳市宝安区罗田水库边坡综合整治工程的实践,对水土保持植物的选择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
新民林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持水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森林土壤对水分涵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兴隆林业局下属的新民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红松林、杨桦混交林以及耕种过后放弃的撂荒地里不同深度(0~60cm)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红松林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杨桦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下的土壤,不论是表层土壤还是深层土壤,都具有较撂荒地来说比较低的土壤容重、较高的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并且杨桦混交林的蓄水、保水的能力要优于其它的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五一农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逐渐受到人们重视。道路绿化作为城镇建设的一部分,具有"柔化剂""吸尘器"的美称,对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场东、中、西部五条主要道路绿化树种调查分析,提出道路绿化设计原则与植物搭配建议,为农场及周边城镇道路绿化提供合理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土树种一般分布在近郊田埂、城乡结合地带、山坡上、风景区及城市公园等,是绿化城市不可或缺的树种之一。用乡土树种对城市进行绿化具有收效快、以最少投入获取较大成果的优点。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乡村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垂柳是水乡、平原、低湿滩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防浪、护岸的水上保持树种和庭园绿化树种。本文对垂柳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竹是我国种植分布面积最大,范围最为广泛,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对竹产区地方经济、竹农收入影响最为深远的集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竹种。发展毛竹山木混交林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山木林长期生产力的营林技术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毛竹山木混交林在不同区域下的生长力与各区域土壤性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土石山区阴坡油松林、阴坡裸地和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土壤水分研究可知,阴坡光照时间和强度较阳坡小,相应的林地蒸发散减少,有利于林地的蓄水,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不同月份含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阴坡油松林地>阴坡裸地>阳坡侧柏栎类混交林地;试验地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季内总的变化趋势和降雨的趋势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8月份达到最大;阳坡针阔混交林和油松林的土壤垂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层0~40 cm的土壤含水量差别不大,主要是7月份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比较大。从土壤含水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可以看出,阳坡针阔混交林土壤含水量的差距最大为27.75%,变化最剧烈,阴坡油松林林地土壤含水量的差距最小,为13.07%,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年内与平均值的差距是裸地最大,阳坡针阔混交林林地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华北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结构及养分与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关系,研究了6种类型样地(乔木混交林地、乔木纯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果园、耕地)的土壤物理结构特征及其与饱和导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样地的土壤容重整体表现为耕地>草地>果园>灌木林地>纯林地>混交林地,土壤含水率整体表现为混交林地>纯林地>灌木林地>耕地≈草地>果园,土壤全氮、速效钾及速效磷均整体表现为混交林地>纯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果园>耕地,土壤总孔隙度整体表现为混交林地>灌木林地>纯林地>果园>草地>耕地,土壤石砾含量未表现出整体的差异规律,但果园及耕地的土壤石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整体表现为混交林地>纯林地>草地>果园≈耕地,不同土地管理下的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变化均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特征的主要因子,其中土壤容重越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全氮、速效钾、速效磷越大,则土壤饱和导水率越大。混...  相似文献   

17.
加强珍贵树种造林及管理工作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考虑。随着国有林场珍贵树种种植面积的增加,珍贵树种造林及管理工作取得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于珍贵树种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珍贵树种造林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绿化荒山荒坡,实现山区园林化,对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征服自然灾害和发展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园林化的规划设计园林化的规划设计应该采取下面的原则:(1)根据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尽先利用荒山荒坡和部分使用价值很低的弃耕农地建立园林化基地;(2)从生产出发,使生产与美化相结合;(3)从保持水土的要求出发,营造各种水土保持林,选择速生优良树种,大力配合封山育林。封沟育草播种牧草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子鼻采集不同等级、树种和产地西湖龙井茶的智能嗅觉指纹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分矩阵研究等级、树种和产地指纹信息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程度,基于软独立模型分类分析方法建立茶叶等级、树种和产地的3类智能嗅觉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西湖龙井茶的电子鼻信号差异最大;在涵盖不同树种和产地信息的样品中,电子鼻能准确预测品质相近的高档等级(精品、特级和一级)茶叶,等级判别正确率基本达到100%.树种与产地特征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程度比较接近,并且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下不同树种模型和同一等级、同一树种下不同产地模型的判别正确率基本都达到92%以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先利用电子鼻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在同一等级下进行树种鉴定和产地判别的西湖龙井茶品质智能嗅觉快速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对我国特有树种长叶榧的观察研究,终于摸清了该树种分布范围、生长环境,以及开花结果习性和繁育栽培技术,为保护这一特有珍稀树种创造了条件,同时提出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