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红江橙"一品多牌"弊端分析与名牌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江橙又称红橙,于1971年在广东省廉江县国营红江农场由变异植株芽接逐步培育而成。以果大、皮薄、肉质鲜嫩且呈橙红色、多汁易化渣、甜酸适中而闻名,先后3次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优农产品,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被列为国宴佳果,素有“橙子皇后”、“果王”之美誉。其发源地——广东省廉江市被命名为“中国红橙之乡”。  相似文献   

2.
以渝红橙为试材,研究反光膜覆盖的适宜时间和覆盖反光膜对渝红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渝红橙果实转色初期铺反光膜覆盖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果实的降酸时间,但对充分成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果实成熟前降雨过多,湿度过大,日照较少,控水补光作用减弱,会导致铺反光膜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控股集团)推行“品牌强垦”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培育知名品牌,用“品牌强垦”提升传统产业“吸金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品牌建设让职工抱团发展“从2003年的种植面积不足百亩,到如今将近2000亩,红橙产业蒸蒸日上,靠的就是打出自己的品牌。”龙江农场公司职工彭旺华说,龙江农场公司的红橙产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品牌建设史。“过去,没有品牌意识,职工各自种植的红橙,多以低廉价格销往周边乡镇。”  相似文献   

4.
以大红橙油为研究对象,以采用GC-MS法分析确定的目标萜烯为脱除对象,以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_2流量为单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技术脱除萜烯类成分的工艺。结果表明:大红橙油中D-柠檬烯等目标萜烯相对含量为91.00%;当萃取压力12 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 h,CO_2流量12 L/h时,脱萜效果最佳,萃取相中目标萜烯相对含量达94.87%;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分离大红橙油中的萜烯类物质,可以将目标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到73.84%。  相似文献   

5.
"渝红橙"甜橙果大、质优、少核,丰产、稳产,适应性强,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贵州武陵山区柚种质资源调查及消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武陵山区地方柚资源种植历史悠久,存在很多农家品种优良株系,为给贵州柚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并保护有价值的品种资源,通过文献检索、走访座谈、实地考察、抗病鉴定和分子标记对该地区的柚资源种类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种质资源的消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印江红香柚、印江红橙、利王柚、红橙、思南红橙、石阡红香柚、石阡红橙、德江红橙Ⅰ、德江红橙Ⅱ及德江白橙10个农家品种,植株最长树龄达200余年,多数分布于农村房前屋后。收集到的柚农家品种均为晚熟品种,座果率高,丰产,无裂果现象,耐贮和耐寒性强,平均单果重500~1 500g。在这些种质资源中存在柑橘嵌合体植株(德江红橙)、高抗溃疡病(印江红香柚和利王柚),以及商品性能较好的光滑小果型白橙。造成当地柚资源消长的原因是零星种植的农家品种株系有些商品价值较低,从而使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甚至被砍伐销毁。此外,一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使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因此,需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加大优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着手,从而保护和利用当地柚资源。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技术》2005,(2):67-67
—代柑桔天娇——无核蜜香栟柑,大红香橙柑,天草杂交柑,诺瓦火焰桔橙,达罗科春香红橙。  相似文献   

8.
渝红橙于2004年12月18日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重庆市果树研究所于1980年至1996年从先锋橙的选优单株“红一号”树的高接后代树中选育出的枝变优系,经过20多年的观察鉴定,其主要经济性状稳定。该品种果大小适中,外观美,果型整齐,色泽鲜艳,果皮薄,少核,出汁率高,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品质极优,成熟期为12月上旬。渝红橙早结、丰产、稳产,耐储性好,适应性强,加工鲜食皆宜。已在重庆、四川及贵州等地示范推广400多公顷。适合在锦橙和先锋橙适宜种植区域栽培(彩图参见封底图2)。柑橘新品种——渝红橙$重庆…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87590503)、广东省仁化县红山镇人民政府共同选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丹霞2号茶”.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0,(9):30-31
一、稀土转光农膜 该农膜是在高压聚乙烯中加入稀土螯合物(转光添加剂)吹制而成。与普通农膜相比.该膜能将日光中的紫外线转换成红橙光.从而使温室或大棚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提高88%。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邮编:510091,电话:020—83593141)选育的丝瓜新品种“高朋丝瓜”。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469586)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丰粤占”,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469586)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黄莉占”,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邮编:510091,电话:020-83593141)选育的丝瓜新品种“翠丰丝瓜”.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765854)选育的黄皮新品种“金球黄皮”,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85514242、选育的甘薯新品种“广紫薯2号”.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87596274)选育的水稻新品种“聚两优746”,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765854)等单位选育的荔枝新品种“凤山红灯笼”.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765854)选育的龙眼新品种“粤引松风本龙眼”.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邮编:510640.电话:020—38765854)等单位选育的荔枝新品种“凤山红灯笼”.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