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河上的凤滩水电站建成后,淹没面积达7.2万余亩.这些水面水质肥沃,水生生物丰富.早在1970年省、州有关部门就作出规划,并先后投资几十万元,在这里建设国营渔场,发展淡水养鱼,但由于深水(河水最深处达50米以上)捕捞、大型网具设备、人工放养、凶猛鱼类的控制等有关技术跟不上,养不好,7万多亩水面仍然荒废.  相似文献   

2.
<正> 插网stick-net用插杆定置在潮差大的浅滩上,以拦截捕捞对象为目的的网具.敷网lift net预先敷设在水中,等待、诱集或驱赶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然后提出水面捞取渔获物的网具。掩同cast net将网撒开,由水面向下罩捕捕捞对象的网具,俗称撒网。  相似文献   

3.
安乡县有各类水面20.4万亩,其中可养鱼面积11.1万亩,在可养水面中,池塘面积5万亩,大、中型水面4.8万亩,占43.6%。这些大、中型水域大多属营养性,一般深度2~8米,湖河床平坦,障碍物少,出入水口不多,宜于捕捞和拦设。湖河高水位从4月中旬~10月中旬,秋、冬浅水期长,沿岸消落区大,一般约占湖河面积的11%,冬季可翻耕广种饲料。总之,我县大、中型水面集雨面积大,水质良好,消落区大,适宜养殖、增殖、捕捞,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优势。因此,探讨大、中型水面渔业开发途径,促进渔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从渔业发展中提高对大、中型水面开发的再认识, 近年来,全县渔业生产在调整中发展。鲜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精养中、小型水面电拖网网具设计的原理及特点,网具结构和作用;网具的捕捞原理,网具尺度的确定及材料选用和电拖网网具装配工艺等。试捕试验表明,其捕捞性能优良,上层鱼类起捕率达96%以上,中,下层鱼类起捕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5.
林永泰 《水库渔业》1981,(1):24-26,23
近年来水库捕捞技术有了迅速发展,目前普遍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的水库使用大型网具捕捞底层鱼类仍不理想,且网具投资大,操作繁重。因此,在增加水产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大水面的捕捞技术,是目前水库渔业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龙陵县八O八水库,海拨1830米可养殖水面1000多亩库容1032万立方米。库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且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水库库湾汊枝较多,库汊岸边浅水区缓坡较长而平坦,建库时清理过库基。经在实地多点多次用拖、拉网捕捞,确定库汊区水域有一定银鱼存量、经用多种渔具捕捞结合机动渔船与工人绞盘操作摸索出适合八O八水库库汊捕捞银鱼的地曳网捕捞技术。该捕捞方式具有渔网具装配简单易行及移动方便,较易操作,节省渔船燃油等特点、缺点是需要一定劳力操作、该网具于黎明时至早上11点以前、下午4点至黄昏时操作…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池塘、水库、湖泊等养殖水域所使用的捕鱼设备,大多采用定制的拉网或拖网,这种传统的捕捞设备和捕捞方式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缺点:一是养殖水域的水面越大,所需的网衣就越多,网具耗材多,网具制作的费用就越高;二是水面越大,需要的人员或网船等其他设备也越多,消耗的燃油  相似文献   

8.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中部焉蓍盆地最低处,海拔1047米左右。分大湖、小湖两个水域,大湖现有养鱼水面147万余亩,小湖现有养鱼水面4万余亩。该湖平均水深10米,水深在1米以内的水面20余万亩,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两大渔业基地之一。目前湖中经济鱼类年产量20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社队群众养鱼,由于地处山区、半山区,水面小而分散、苗种依靠外购、捕捞网具不能自备,逐渐形成了一种本地区特定条件下的粗放式小水面养鱼。其养鱼水面包括小型水库、塘坝、旧河道、天然泡子、村边坑塘以及人工池塘等。面积大的不过百亩,小的不足十亩,水深、底质及水域环境亦有差异。但其粗放的管养措施却基本相同。生产周期虽然有一年、  相似文献   

1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七七年十二月我所电捕试验小组在汉寿县南湖渔场的养殖内江因陋就简地进行了交流电驱赶配合网具捕鱼的试验。经过三个网次的试验,共捕鲜鱼一十八万五千斤,最高网次产量达七万七千八百一十一斤,创内江捕捞产量的历史最高纪录。汉寿内江是从七六年起用网拦八千亩水面进行养鱼的。由于水深(最深处21米,最浅处8米),水底地形复杂,有深潭、河沟、倒坎等,因而给成鱼捕捞带来了很大困难,历年来捕捞产量不高。七七年用交流电驱赶的新渔法捕捞,鲜鱼产量比七六年提高了十八点三倍。  相似文献   

11.
佛予岭水库是一座山谷型水库,常年平均养鱼水而18,000亩。从1957年开始使用围、网在水库捕鱼,捕捞水深在10~30米之间,历史最高网次产量达27,000多斤。二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机轮围网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操作机械化程度高,产量高等特点,是水库捕捞鲢、鳙鱼的有效工具之一。现将,网具的结构和捕鱼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材料与方法 1.水面的选择 本试验选择的高台县马尾湖、临泽县双泉湖和金塔县北河湾水库,均为我省黑河流域平原型水库。水库面积分别为6000亩、2000亩、4000亩,平均水深0.7米,最深处3.5米,水库底质多为细砂,水草丰盛,覆盖面积达  相似文献   

13.
太湖地区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水产资源丰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区共有天然水面五百二十五万亩(包括太湖),千亩以上的湖荡一百一十九个,四百四十七万亩.一九六三年全区鱼产量两万八千多吨,比一九六二年增加百分之九,其中捕捞生产占总产量的一半,在整个渔业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淡水捕捞的稳定增产,关键在于水域资源能否得到不断地补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海洋集群性经济鱼类资源的波动,刺网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产量与产值在整个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锦纶单丝是刺网的主要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刺网的捕捞效果。改革和推广网具新材料已成为提高流刺网渔获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鉴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推广着色锦纶丝马跤鱼流刺网捕捞技术。经过3年认真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其捕捞技术总结如下:一、网具结构网具规格:52.20米X3.92米1.网衣;用直径0.30毫米的着色锦纶丝网线双死结编织而成,网目尺寸87毫米,横向1200目,纵向45目,纵…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常宁县桐黄乡新塘水库,坝高11米,集雨面积0.58平方公里,蓄水130万立方米,养鱼水面80亩。1984年底捕捞成鱼3.5万斤,亩平437.5斤,1985年预计产鱼4万斤,亩平500斤。这个水库为什么在一年内,鲜鱼产量就获得这样高的水平?其主要经验是“三靠”。  相似文献   

16.
《重庆水产》2005,(1):13-15
涪陵区位居重庆中部、三峡腹地,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区渔业人口2.7万人。境内流程10公里以上的河流38条,有天然捕捞水面15.2万亩,捕捞渔船约600艘;养殖水面3.6万亩,有宜渔稻田面积25万亩。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增加捕捞水域6万亩,可养水面增加1万亩以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渔业经济研究》1987,(3):25-27
我县水面21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3,1万亩,可供捕捞生产的河流13条,其中,只有讷谟尔河较大,横贯全县,流长二百多公里,是捕捞生产集中的水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渔业法规,大力发展养鱼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大水面鳖鱼混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集约化温室养鳖存在的投资大 ,成本高 ,病害多 ,品质差等问题 ,我们提出了利用天然湖汊进行鳖鱼混养技术的研究 ,经过几年的生产试验 ,在 12 0亩湖汊中投放规格 2 0 0克 /只左右幼鳖 ,经过 5个月的饲养 ,获得亩产商品鳖 16 0公斤 (规格平均重 52 5克 /只 )和商品鱼 2 2 6公斤的成绩。不仅经济效益好 ,特别是鳖的质量有明显提高 ,达到野生鳖的质量标准。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试验条件和设施1 1 水面条件养殖水面为梁子湖的湖汊 ,面积 12 0多亩 ,平均水深 1 5~ 1 7米 ,湖底淤泥约 2 0~ 30厘米 ,水源由梁子湖直排或者用水泵…  相似文献   

19.
《水库渔业》1985,(2):2-5
铁山水库位于岳阳地区新墙河上游,以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防洪、拦砂等,集雨面积465平方公里,设计正常库容5.4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95万多亩;发电装机2,400千瓦;正常水面6.2万亩,养殖水面4.4万亩。1983年和1984年控制水位均为89米,相应水面约5.5万亩,养殖水面4万亩。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固始县七一公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多种经营也随着发展起来,特别是渔业生产,发展得更快.全社共有沟塘湖堰一千两百五十个,水面五千两百五十亩,渔船六十六只,各种网具五百多件.从事捕鱼生产的专业队二十八个,两百五十人;养鱼生产专业组九个,四十五人;季节性捕鱼组一百七十九个,六百六十六人.一九六三年除了自己培养优良鱼种三十八万尾,放到湖塘中饲养以外,全年养殖鱼类产量达十六万七千多斤,按实际利用养鱼水面四千八百一十亩计,平均单产三百四十七斤,捕捞天然鱼三十一万五千斤,两项共产鱼四十八万两千多斤.还生产藕、苇、蒲等水生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