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定置渔具种类繁多,在海洋、湖泊、江河捕捞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水库广泛应用的“赶、栏、刺、张”联合渔法中,定置张网就是一种定置渔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定置渔具以产量高、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上市均衡、节约劳动力等优点,迅速在水库渔业中发展起来。有关鱼类对定置渔具反应行动的研究,苏联、日本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台湾水产科学工作者近年来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这方面工作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簖是我省溧阳县沙河水库根据淡水捕捞渔具“龙梢簖”和“旋箔”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定置渔具。通过多年的生产运用证明,该簖在清除水库害鱼、防逃等方面效果较好。为了在全省范围推广使用,1983年我们在5市的32座不同类型的水库进行了推广试验。试验的重点是探讨网箱簖设置位置、时间与除害、防逃效果的关系,以及如何改进网具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为切实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黄壁庄水库渔政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整治定置网具和取缔"绝户网"、迷魂阵等违规渔具的专项整治行动,自8月16日起继续加大水上巡查力度,加强违规渔具清理整顿。截至8月25日,水库水域已清理"绝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最近在我省婺源县召开了《水库定置渔具与防逃设施》专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捕捞专业委员会的有关委员、专家、教授,上海水产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王克忠,以及新安江开发公司、辽宁大伙房水库、福建古田水库和陕西、河北等省渔业部门的领导,专家共三十余人,  相似文献   

6.
长期因库水深、库底杂物多、渔政管理乱等造成水库捕鱼难的桃源县,今年来,根据渔业技术资料,结合本地水库渔业捕捞情况,利用原有渔具,开展了捕捞新技术的研究与实验。使用定置网笼捕捞技术,收到了鲜鱼产量成倍增长的可喜效果。  相似文献   

7.
广东高要一带水面广阔,山塘、水库、河冲、塱塘等星罗棋布。对于这些水面,群众早已有利用养鱼的悠久习惯,他们的捕鱼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几种在较大水面养殖上用的定置渔具:  相似文献   

8.
网簖(迷魂阵)是我所根据定置渔具的优点,设计的适用于广东省水库的一种渔具,经在不同类型的水库中试捕,均取得好的效果。在开平县大沙河水库,养鱼面积24,000亩,试捕两年,获鱼13.6万斤;在增城县联安水库,养鱼面积1,500亩,试捕122天,上市鱼货2.45万斤;在增城县百花林水库,养鱼面积800亩,试捕490余天,捕鱼19.74万斤,其中上市商品鱼6.3万余斤,平均日上市量128斤。渔获物中主要为鲢、鳙鱼,还有鲮鱼,也有鲤鱼、青鱼、鳗鲡、翘嘴鲌、黄(鱼桑),鸟鳢等。用这种网簖在水库捕鱼,操作简便,很省劳力,成本低,捕捞对象较广泛,产量高,鱼货鲜活,并能均衡上市,经济效益好。置一套网簖的费用为6,000—7,000元,可以使用5年。去年,在大沙河水库用两套网簖作业,捕鱼9万斤,以斤鱼的平均  相似文献   

9.
定置网是沿岸及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之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定置网是一种被动性的渔具,因此定置网的渔获,大都取决于渔场里洄游鱼群的行动与数量,特别是鱼群的洄游量.实验证明,只有当渔场里的鱼群洄游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定置网才开始有渔获。因此,在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是无望得到渔获的。由此表明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不能形成定置网渔场。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海洋渔具渔法结构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宁省海洋捕捞产量的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5种主要渔具渔法的产量与海洋捕捞总产量的关联度,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5种主要渔具渔法产量的权重。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产量与定置网、拖网的产量的关联度高,与围网、钓具和流刺网的产量关联度低;拖网、围网、流刺网、钓具、定置网产量的计算权重分别约为23.3%、16.1%、31.1%、20.4%、9.1%。对辽宁省渔具渔法产量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3,5(3):137-137
<正> 西德汉堡渔业研究所的渔具工艺技术人员,从1981年起,把大部分精力转到低能源渔具技术的研究。在波罗的海和北海开展了各种类型定置网的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网衣材料和网线直径。据说,用多根单丝网线制成的聚酰胺网能取得较好的捕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定置网是沿岸及内陆水域的重要渔具之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定置网是一种被动性的渔具,因此定置网的渔获,大都取决于渔场里洄游鱼群的行动与数量,特别是鱼群的洄游量。实验证明,只有当渔场里的鱼群洄游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定置网才开始有渔获。因此,在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是无望得到渔获的。由此表明鱼群洄游量少的水域,不能形成定置网渔场。根据日本在相模湾道合定置网渔场和三陆沿岸大建定置网渔场实验的结果。为了分析用声纳探测的洄游鱼群数与定置网渔获量的关系,把被道合定置网渔获的狭头鲐和被大建定置网渔获的鲑鱼的各  相似文献   

13.
杨吝 《水产科技》1997,(1):40-43,46
在台湾沿海水域鳀属(日本鳀、布氏丰棱鳀和短头丰棱鳀)稚鱼渔业中使用几种类型的渔具,这些渔具包括拖网、漂流袋网、光诱敷网、地拉网和定置网,其中1979年引进台湾的对拖网船使用的拖网是该渔业中最有效的主要渔具。  相似文献   

14.
大中型水库为防止在泄洪时逃鱼,往往要在泄洪闸前设置防逃网,但在设置防逃网时附设定置张网却鲜见报导。诸暨县陈蔡水库于1986、1987年在防逃网中进行了附设定置张网的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淡水"诱捕定置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龙口市淡水渔业发展较快,池塘精养和水库立体混养已初具规模,但由于部分养殖坑塘和库区的水下地质高低不平,沟壑、树根等障碍物较多,造成养鱼容易捕鱼难,给养殖户的捕捞带来不少麻烦,渔户望鱼兴叹。 广大渔工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的指导下,历经两年的改进,研制试验,对原“诱捕定置网”部分结构做了适当调整,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网次捕捞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现将改进后的渔具及其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一、渔具结构: “诱捕定置网”是由饵台、诱鱼圈网、导鱼袖网和囊网组成。 饵台:为矩形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水库渔业已有较大的发展,成鱼产量逐年提高。但有些水库由于对旧河道原有的及蓄水时带进的凶猛鱼类没有采取抑制措施,这些害鱼的群体发展很快,严重地危害着幼小的经济鱼类,致使成鱼产量长期处于低产状态。为了有效地清除水库的敌害鱼类,我们设计了一种以捕捞水库底层鱼类为主的定置渔具复式网箔。经过1979、1981两年的试捕,结果证明这种网箔清除敌害鱼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网类是我国海洋渔业中分布广、数量大、种类繁杂的传统定置渔具。其渔获产量约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30%以上。除南海区数量较少外,在东海区和黄、渤海区都占重要地位。张网类渔具定置于鱼虾洄游通道或产卵场所,借助潮流张捕作业,具有渔场近、小船作业和技术要求较简便、依潮水涨落朝出夜归、生产相对稳定等特点,所以发展迅速。当前不仅传统作业渔场的张网渔具已达饱和状态,并  相似文献   

18.
水库中应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的效果一般在60%—70%之间,高的可达90%。对于同一种渔具,不同的渔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生产中是屡见的,何况还和库形,底貌等因素有关。“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就其作业过程的效果基本上可分为赶鱼的程度和鱼进定置网的情况两部分。根据各地生产情况看来,前者均较理想,后者则悬殊不同。这里除了对定置网的使用不得当外,还和水库底貌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底貌越复杂其效果就越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近年  相似文献   

19.
刺网是黄渤海区的重要渔具渔法之一,2009年刺网渔获量达109.57万t,占该区三省一市总渔获量的30.14%,居于第2位。2010年对32个渔港渔村的刺网渔具渔法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这些调查资料作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4个地区有刺网渔具渔法,涉及2型2式54种。其中,漂流单片刺网22种,占40.7%;定置单片刺网13种,占24.1%;漂流三重刺网16种,占29.6%;定置三重刺网3种,占5.6%。2009年刺网总数量为350余万片,河北最多,达到164万片;天津次之,为94万片。地区频率指数表明,刺网渔具渔法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营口至黄骅以及黄海的青岛至威海一带沿海。主捕对象网具频率指数表明,梭子蟹、海蜇、虾蛄、鲳、鲅、小黄鱼、中国对虾是刺网渔具的主要捕捞对象。大多数刺网的网目尺寸偏小。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抽样调查基本上能够反映出黄渤海区刺网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海洋渔业》1984,6(4):184-185
<正> 张网类是我国海洋渔业中分布很广、数量最大、种类繁杂的传统定置渔具,产量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30%以上。按海区计,除南海区数量较少外,在东海区和黄、渤海区都占重要地位。其中东海区的福建省张网类渔具产量占海洋捕捞产量的37.7%(1980年);浙江省占33.8%(1982年);黄、渤海沿岸五省市约占40%(1980年);南海区接近4%(198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