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养鳗用饵料     
<正> 本发明详细说明关于含有以丙酸为引诱物质的鳗鱼饵料。以往,养鳗用的配合饵料有所谓嗜好性问题,因此,现在对鳗鱼的引诱物质或嗜好物质研究得较多,例如茴香油,酒糟、浓缩鱼汁、蛤仔等的天然物、甘氨酸、丙氨酸的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醇类、醛类、酯类的合并使用等都有所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鱼粉为主体并配合维生素等作为鳗鱼的开口饵料,效果不甚理想,故必须添加引诱物质,以提高饵料效率。酵母的脱核酸提取物含有各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和还原糖等,有较好的引诱性能。其配制比例为:北洋鱼粉70%;淀粉25%;复合维生素2%;其他3%;另外添加脱核酸提取物 鱼粉(7:3)1%。  相似文献   

3.
浅述鱼类的摄饵促进物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鱼类对某种饵料的嗜好程度是由于饵料中含有的摄饵促进物质的状况决定的.摄饵促进物质又可以分为摄饵引诱物质(feeding attractant)和摄饵刺激物质(feeding stimulant).所谓摄饵引诱物质是指能将鱼群吸引到饵料周围的物质,而摄饵刺激物质是指能诱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然而由于鱼是生活在水中的,这两种物质的特性很难根据鱼类的行动进行区分.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只是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摄饵促进物质。  相似文献   

4.
鳗鱼养殖安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鳗鱼养殖生产过程产生药残、农残的主要危害有环境因子、鳗池土壤、水源、水质、苗种、饲料(包括生物饵料)、水产药物等投入品,以及鳗鱼包装运输受污染,提出了避免鳗鱼药残的关键控制点有鳗鱼苗种、生物饵料、水源、水质、土壤、配合饲料、药物使用、成鳗等,必须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发展,鱼用配合饲料被广泛应用。在饲料中添加诱食物质,改善鱼对饲料的嗜好性,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视觉、触角等感觉器官,引发食欲,促进鱼类连续采食,增加采食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幼鱼的成活率,对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鱼类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的试验研究,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  相似文献   

6.
以蚯蚓作为对虾饲料诱饵剂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引言在水产养殖中,饵料是主要生产成本之一.为此,人们以不同途径进行探索如何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添加引诱物就是其中之一.早在60年代,梅津就以生理角度研究了化学刺激与鱼类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鱼类感觉器官对化学刺激很敏感,在索饵行为中,化学刺激对鱼类摄食强度影响很大,在饵料中添加适宜的化学物质能起索饵引诱作用,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率.1966年,桥本劳郎在对虾嗜好性研究中,发现对虾对甜菜碱的刺激有反应,能引起对虾产生索饵行  相似文献   

7.
在饲料方面,开始养鳗都采用鲜活杂鱼作为鳗鱼饵料,后来由于保存、常年均衡供给及成本较高等问题,就逐步发展了传统的鳗鱼专用饵料,这种饵料营养较齐全,形态都加工成便于鳗鱼摄食的“膏状物”,但这种饵料亦有如下缺点:①调制流程及加工技术复杂,同时调饵与投喂需在短时间内完成;②由于饵料都集中投放在饵料台上,因  相似文献   

8.
鳗鱼人工配合饵料,是根据鳗鱼各生产发育阶段的生长需要,采用相应的饵料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工艺,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而成;它具有营养成份完全,增肉率高,投饲方便,便于集中生产、运输和贮藏等优点。鉴于目前我国养鳗业的兴起,而养鳗成本逐步上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许洁华 《内陆水产》1995,(11):24-24
鳗鱼爱德华氏赤鳍病的防治鳗鱼爱德华氏赤鳍病,又称肝肾病、溃疡病或臌胀病,是危害较大的常见细菌性鳗病。尤其在温室里培育鳗苗时,因绝大部分养鳗场以丝蚯蚓为开口驯养饵料,发病比较普遍,危害十分严重.鳗鱼养殖的关键在于提高鳗苗培育成活率,即在温室里对爱德华氏...  相似文献   

10.
鳗鱼嗜食动物性饵料。野生的昆虫、小杂鱼、虾类、蟹类、贝类等均为其喜爱的食物。随着鳗鱼人工养殖量的不断扩大,天然食物以及食品工业加工处理废弃的鱼头、尾、内脏等,已远远不能满足养殖量的需要。人工配合的全价饵料,由于其使用方便,营养丰富,饲养效率高,已成为目前鳗鱼养殖的主要饲喂食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本月份水温逐渐升高,鳗鱼的摄自率较高,生长速度加快,鳗密度会一再增加,所以要及时分养,要经常调节水质并保持水质,并避免密度过高和过量投饵,同时不要给予营养不全或鲜度不好的饵料。定期使用“鳗净”消毒体表和水体。四月份鳗鱼养殖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水产诱食剂是指能将鱼类吸引到周围,并引起鱼类食欲,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DMP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洋藻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仅能够作为食品香味剂和保健物质,而且能够大大促进各种海、淡水鱼类的摄食、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并能改善养殖品种的肉质,使淡水品种呈现海产风味,从而提高淡水品种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限制鳗鱼生长因子,除了温度和饵料的质量以外,最基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使鳗鱼有良好的水环境,也就是良好的水质.由于养鳗池面积很小,水质易变化,其变化与水源、饵料、水温及出现浮游生物种类及其消长具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水质能促进鳗鱼食欲,摄食旺盛,生长迅速,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4.
<正> 鳗鱼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前两年,由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鳗鱼养殖面临着严重亏损的局面。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出路,我们曾试用稀土甲壳素作为鳗鱼饵料添加剂,来观察它对鳗鱼的食欲、生长速度、体色等方面的影响。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养鳗业正朝着健康养殖及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消费趋势与市场状况。鳗鱼粉状配合饲料搅拌加工作为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搅拌技术的好坏直接对鳗鱼的养殖成本产生影响。一些鳗场由于对饲料搅拌加工重视不够,使饵料散失或损耗率达3%~5%,高者达10%以上,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间接增加了养殖成本;也导致水质恶化引发鳗鱼摄食不良、病虫害频繁发生等一些不良后果。笔者根据目前各地养鳗场普遍采用的操作工艺,结合相关的科学理论,将鳗鱼粉状配合饲料的搅拌操作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拌料前应先做好以…  相似文献   

16.
日本鹿儿岛川内市的养鳗场,利用鳗鱼吃剩的饵料养殖非洲鲫鱼。  相似文献   

17.
3月19日,从事鳗鱼流通工作十几年的薛维铭早早起床,从中山驱车前往顺德参加鳗鱼协会会员大会。自去年鳗鱼行业陷入了困境后,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只有两会(广东省鳗鱼业商会、广东省鳗鱼业协会)合并一致对外,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现在遇到的困难和僵局。而此次会议,主要也是关于两会合并和新领导层的选举。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水产诱食剂就是能将鱼类吸引至饵料周围和引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诱食剂在改善饲料的诱食性、适口性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诱食剂可以通过特殊气味掩盖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刺激鱼虾的感觉器官,以达到促进鱼虾摄食、加快鱼虾生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诱食剂诱导鱼虾摄食,缩短了摄食时间,可以减少水体中的残饵和饲料的溶失,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饲料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鳗鱼人工养殖在我区刚刚起步,经验和技术还很不成熟,特别在水质控制上,如何使鳗鱼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我们做得较少,较多地偏向于依靠人工饵料、高密集养殖和水温的控制,这样效果往往很不佳。笔者曾参予钦州地区鳗鱼场的部分工作,本文就鳗苗夏季培育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小型浮游动物、鱼浆、蛋黄和鳗鱼配合饲料等4种饵料作为黑莓鲈仔鱼的开口饵料,经20 d培育,结果显示,在不同饵料条件下,黑莓鲈仔鱼的开口摄食率、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型浮游动物组开口摄食率最高,为94.44%,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日增全长为0.43 mm,最终存活率为56.03%;鱼浆、蛋黄和鳗鱼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较低,平均日增全长分别为0.22、0.14、0.11mm,成活率分别为15.24%、12.80%、8.05%。4种开口饵料中,小型浮游动物是黑莓鲈仔鱼的适宜开口饵料。Logistic生长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不同开口饵料黑莓鲈仔鱼的生长曲线(R2≥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