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鱼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中期治疗难,严重影响了罗非鱼养殖效益,给惠州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2014年7月~10月,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性调查,旨在找出惠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原因及安全有效的药物,为生产中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促进惠州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罗非鱼病样采自惠州地区罗非鱼养殖密集区:惠城区小金口镇、仲恺高  相似文献   

2.
<正> 罗非鱼属中的尼罗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都是体型大、生长较快的淡水鱼优良鱼类,1978年引入我省试养。为了评价几种罗非鱼的养值价值,为生产单位在选择养殖对象时提供一些依据,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加利略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以及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三种罗非鱼试验鱼取材于蒲圻县温泉水  相似文献   

3.
<正>红罗非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种,属于广盐性、耐高温、耐低氧、杂食偏植物性热带鱼。本试验引进红罗非鱼苗,在我国北方越冬,经海水驯化后进行参鱼混养,抑制刺参养殖池塘中大型海藻的过量繁殖,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养殖尼罗罗非鱼,提高优质鱼产量,特设立罗非鱼家庭越冬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163天的越冬试验,证明本越冬技术容易掌握,材料廉价易得,越冬成活率达80~90%,经济效益良好,对促进罗非鱼深入推广具有积极作用。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江西省赣州市畜牧水产局利用防空地道进行罗非鱼越冬试验,获得初步成功。试验利用坑道地下水,分别以流水和静水方式进行。1979年11月25日试验鱼入池,  相似文献   

6.
采用FH激素诱导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雌性化,结果显示:以鱼苗为起始材料,奥利亚罗非鱼雌鱼的转化率为76.5%~89.6%;以胚胎为起始材料,雌鱼的转化率可达到100%,ZZ型合子可完全变成生理雌鱼,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功能。  相似文献   

7.
奥尼鱼为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产生的子代,这种杂交鱼雄性率可达90%以上,其生长速度、群体重量、回捕率均优于双亲,体态丰满,体型较短而高。1986年经南京水产良种场进行的奥尼鱼双亲与奥尼鱼夏花对照试验的结果,奥尼鱼养成的平均规格为200克。较奥利亚罗非鱼高35克,较尼罗罗非鱼高55克。回捕率为  相似文献   

8.
<正>常用的鱼类麻醉剂有MS-222、丁香酚、三氯乙醛、喹那啶等。MS-222,俗称鱼安定,是一种易处理、效力迅速、操作简便、安全的渔用麻醉剂。该药品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唯一认可的水产动物麻醉剂。目前,在我国,MS-222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养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MS-222水溶液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探讨MS-222对罗非鱼最适的麻醉浓度。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试验用吉富罗非鱼来自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小  相似文献   

9.
<正> 吉富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雌鱼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雄性率高,产量高等特点,为近年来京津地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之一。为探求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1.1 池塘条件 我们选定了廊坊市光祥工贸集团公司的0.13hm~2池塘作为试验点,水深保持在1.5m,水质清新,底泥厚为30cm,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13日至12月10日,在林州市罗非鱼场进行了利用工厂余热水流水养殖罗非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用池6个共450平方米,产鱼2.9万千克,获利9万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经过连续三年对尼罗罗非鱼进行群体生产力的试验,结果证明:放养鱼种的规格、密度、所用的饵料和肥料的数量、池塘饲养管理方法以及水质的调节等都直接影响成鱼的产量。现将1980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当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的鱼苗。试验从1980年6月14日开始至10月11日  相似文献   

12.
杨淞  卢迈新  黄樟翰  高风英 《水利渔业》2006,26(4):14-15,20
用呼吸室法对荷那龙罗非鱼、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及其杂交F1的呼吸耗氧率、窒息点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水温为16~32℃时,平均体重为10.40~116.28 g的荷那龙罗非鱼的耗氧率在0.07~0.61 mg/g.h,平均体重为18.98~102.53 g的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耗氧率范围是0.06~0.43 mg/g.h,平均体重2.24~133.82 g的杂交F1莫荷鱼的耗氧率范围是0.06~0.65 mg/g.h;3种试验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氧率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②3种实验鱼的耗氧率均为白天高于夜间。③水温24℃时,3种试验鱼的溶氧临界窒息点分别是:荷那龙罗非鱼0.33~0.55 mg/L,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0.24~0.31mg/L,莫荷鱼为0.38~0.43 mg/L。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养殖密度的不断升高,导致了链球菌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罗非鱼一旦感染链球菌病,通常在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药物难以控制死亡。因此,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还须以预防为主。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两种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微全康与保肝宁)在海南海口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罗非鱼良种基地的链球菌病防治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现将主要养殖管理过程与实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鱼实验鱼为中心海口罗非鱼良种基地自行繁育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82年在宜春县水江公社的139.7亩稻田中进行了放养尼罗罗非鱼的试验。实践证明,在稻田里进行尼罗罗非鱼和鲤鱼混养,是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根据我们的试验,稻田养殖尼罗罗非鱼有以下十大好处: 1.在养殖罗非鱼的稻田中,稻谷平均增产一成左右。2.凡在稻田中养鱼的农民,家家有鱼吃。3.养鱼不另占水面,节约鱼池。4.稻田中的鱼摄食天然饵料,不用人工投饲,节约人力和财力。5.鱼在田中松动土壤,勿需进行中耕,减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6.5月放鱼,9月收鱼,时间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15.
吉富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雌鱼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全雄率高,产量高等特点,为近年来京津地区主要推广养殖品种之一,为探索其养殖技术,2000年我们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 1.池塘条件我们选定了廊坊市光祥工贸集团公司的2亩池塘作为试验点,池水深保持在1.5米,水质清新,底泥厚为30厘米,机井一眼,注排水方便,此池配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 2.清塘与施肥5月20日,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一周后加水70厘米,由于上年施肥较多,底…  相似文献   

16.
<正> 沧州沿海地区淡水资源较少,半咸水、海水养殖水面较多,发展家鱼养殖受到限制。为了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量,根据尼罗罗非鱼具有广盐性的特点,1983年我们进行了海水驯化罗非鱼试验,并取得成功。1984年投入生产性试验,共驯化出罗非鱼苗350余万尾,成活率达90%以上。一、初试简况: 1983年6月22日我们取尼罗罗非鱼苗11尾,其中:4cm的3尾;2.5cm和1.5cm的各4尾,由盐度7.8‰的水中直接移到盐度  相似文献   

17.
正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具有适盐性广、食性杂、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快和肉质鲜美等特点,已成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尤其是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因其雄性率高,群体生长快,产量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有关成鱼高产养成的研究报道很多,但鱼种培育高产方面的实验较少。为此,本人于2018年进行了池塘培育奥尼鱼鱼种的高产试验。2018年5月5日,在面积共5667m2的三个实验塘中放养奥尼鱼鱼花35.9万尾,共计43.3kg。培育至8月30日起捕,净产鱼  相似文献   

18.
正据The Fish Site 2016年1月4日报道:尽管2014年罗非鱼供应商遭遇诸多问题,但市场供给仍较为充裕,2015年上半年罗非鱼市场供应量2000 000 t,包括整鱼、切片和面包鱼。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中国罗非鱼整体出口水平同比增加3%,其中以冷冻罗非鱼切片和冷冻整鱼为主,同比却分别减少2.27%和1.97%,面包罗非鱼出口增长23.8%。中国罗非鱼主要出口至喀麦隆、刚果共和国和肯尼亚。美国是中国面包罗非鱼主要出口目的地,2015年上半年对其出口同比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吉丽罗非鱼是由上海海洋大学选育,并于2010年2月3日经农业部公告确认的新品种。为探讨耐盐罗非鱼吉丽的海水养殖模式,2009年在电白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利用1000亩盐度20~25之间的池塘,进行为期一年的吉丽岁非鱼单养及与对虾混养的试验。初步探索了吉丽罗非鱼海水单养及与对虾混养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