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贤 《花木盆景》2004,(2):20-21
初读贺淦荪先生的盆景佳作《秋思》是1986年在武汉汉阳公园举办的盆景展览上。在浏览众多的佳作时,被一盆题名《秋思》的作品吸引,作品标明“中国首届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如此高的荣誉,更使我肃然起敬。立读许久,随之赞叹不已。也许是从事美术工作的职业性敏感,初读感  相似文献   

2.
5月16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在该市费新我纪念馆隆重举办了一场杜鹃盆景专题展览。展览由南浔区花卉盆景协会主办。南浔区花卉盆景协会现有会员30余人,在协会领导杨祥春、沈建平等的带领下,多次组织举办活动,对外交流也日趋增多,会员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4.
参观了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在欣赏了本届的参展作品之外,还有幸学习了历届金奖作品。虽用时不多,但却直观地感受到近三十年来中国盆景的发展,这个直观的感受主要来自盆景造型程式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5.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6.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近两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7.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1):20-20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有一件题名为《瑞气祥云》的榕树盆景,让我们喜出望外——人们见到了盆景盎上一棵自然树,一棵自然率真、野趣地道的树,此树高不过1.2m,胸径可有40cm多,  相似文献   

8.
《花木盆景》2008,(6):78-78
本刊讯5月10日,为时一周的“海派精品赏石盆景展览”在上海闸北公园举行。此次展览是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十件观赏石、微型盆景、山水盆景、树桩盆景等精品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无论是千奇百态的奇石,还是造型各异的树桩、山水盆景,或是娇巧玲珑的微型盆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9.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的成功举办,无疑是2008年中国盆景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其展览规模之大,参展盆景作品水平之高,展览运作方式之独特,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尤其是用黄金铸造奖牌,更成为世界盆景界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新闻媒体对“唐风展”及其会址——中国唐苑相关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对“唐风展”创办人张小斌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详细了解张小斌先生的盆景情缘和“唐风展”情怀。  相似文献   

11.
谢荣耀 《花卉》2010,(5):28-28
1990年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办的首届粤港澳盆景艺术展览上,一盆题名“紫霞垂照”的勒杜鹃盆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喷喷称奇,亦引起岭南盆景界同仁的瞩目。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岭南盆景传统枝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枝法。  相似文献   

12.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4年11期第6页上刊发的“安庆市第二届盆景展览作品选”,读后感到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均达到较高的层次,展现出徽派盆景的新的形象,现就其中的三件作品与大家一起赏析。  相似文献   

14.
黄时军     
《花木盆景》2014,(5):6-6
1980年出生于江西修水,现工作于厦门华景园,系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员。得益于工作的便利,从2007年起,我便追随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魏积泉先生学习盆景艺术。在魏大师的悉心教导下,广泛学习松柏、杂木类盆景的日常管理养护与创作。实践过程中,我始终牢记魏大师的教诲:“选材上要选用贴近自然型的桩胚:枝法应以因势利导为主,修剪、蟠扎为辅;修剪时应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习性,剪出自然型:干与枝的比例要t,~NI:雕琢加工过程应尽量减少人工味;花盆的选择应根据树材的大小、形态合理配贫:树材在花盆中的位置比例要恰到好处;盆面配置的人物、动物等摆件以及山石要与树材的造型、姿态相协调。”近年来,我的习作经常能在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组织的展览中获,N-奖项。盆景丰富了我的生活,也给我带来了愉’l兑的心情。我将继续探索下去。  相似文献   

15.
盆景几架     
当盆景展出时,必须将它搁置在一个小桌几或平台上。盆景几架在盆景与展览场所的地板之间提供了很好的过渡,它将盆景与地面分隔开,美化了盆景的外观。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通过近几次的展览活动,已经可以证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差距也相应地在缩小,对盆景艺术的认识在层次方面都显示出较大的进步,尤其是一些中青年爱好者表现出刻苦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誉,所有这些良好现象足以使人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8,(6):79-79
我的盆景情缘 自与花木盆景结缘,我的兴趣爱好几乎全部倾注在盆景上了。日思夜想,梦寐以求能有几盆《花木盆景》介绍的那样的盆景佳作,借以美化家园,饱我眼福,满足我对盆景艺术的情感追求。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在武汉东湖举办的“99’湖北省盆景奇石展览”荆门馆,我看到了郑绪芒先生创作的一盆大型树石盆景《风景这边独好》(见封面)。借助于标牌的提醒,我才记起——去年4月在荆门召开的“第五届华中地区盆景学术讨论会上,我曾拍摄过它的前身(见图一),当时只完成了右侧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花木盆景》2003,(12B):49-49
10月27日,第八届黄山国际旅游节花木盆景博览会暨第四届花木盆景展在黄山市股份大道隆重开幕。展览为期四天,有数万群众参观了展览。展出期间,部分省市领导和参加黄山国际旅游节的联合国官员也参观了展览,并对展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对于宣传黄山盆景、宣传黄山乃至“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