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保护地条件下对41份番茄资源进行田间番茄主要叶部病害抗病性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性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方法]对41份番茄资源采用棋盘式12点取样法进行保护地田间叶部病害调查取样,并根据病害表现症状确定病害种类及等级.[结果]保护地条件下番茄资源田间主要叶部病害有叶霉病、白粉病和晚疫病,其中叶霉病发生最重,41份番茄资源全部发病;其次为白粉病,有34份番茄资源发病;晚疫病发生最轻,仅有15份番茄资源发病.在41份番茄资源中,对叶霉病具有抗性的资源有F1159、F1160、F1164、F1166和F1197等5份,占全部供试资源的12.20%;中感资源有11份,占26.83%;感病资源17份,占41.46%.[结论]F1159、F1160、F1166、F1194和F1197等5份番茄资源对3种番茄主要叶部病害综合抗性较好,可作为番茄育种抗源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2.
番茄晚疫病在国内各地普遍发生,是番茄的主要病害。该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可侵害马铃薯,茄子等茄科作物,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为病菌创造了越冬条件,为露地番茄发病提供了大量病源,加重了晚疫病的发生危害。一、症状识别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可危害茎部。幼苗发病,先从叶片  相似文献   

3.
1月份和2月份是保护地番茄苗期病害多发期,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做好番茄病害的防治是确保番茄丰收的关键。现就这五种病害防治方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既可爆发流行。近年来,随着露地和保护地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的面积不断扩大,茬次不断增加,各地积累了足够菌源,只要出现浇水过大,排水不良或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或施用氮肥过量,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无论是反季节的番茄还是长季节栽培的番茄都会发生晚疫病。正常情况下,进入雨季,雨日多、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该病易流行成灾。但在反季节或长季栽培时,只要出现上述发病条件,晚疫病也会大发生或大流行。  相似文献   

5.
番茄是常见的蔬菜之一,消费量大,在清河县种植比较普遍。而晚疫病是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普遍发生。晚疫病危害破坏大,一且发生,如果不控制或者控制措施不当,很容易导致番茄大面积减产,给番茄生产者带来巨大损失。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特别是连茬种植的土地,发病逐年严重。番茄生产过程中,晚疫病的防止很重要。因此,对我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叶柄果实、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低温和高湿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适期在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6.
晚疫病是早春保护地番茄危害最重的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毁棚。下面将番茄晚疫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瓜灰霉和番茄晚疫病是黄瓜和番茄上两个重要病害,结果期两种病害危害最重。1月份和2月份,我市保护地黄瓜和番茄正处于果实生长期,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这两种病害均可发生,对黄瓜和番茄品质产量影响极大。为做好这两种病害的预测与防治,现就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由卵菌纲真菌引起的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发病严重的田块,植株可在数日内死亡,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低温、阴雨、露水大、雾大等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由于多年来生产上一直使用甲霜灵系列的杀菌剂防治,使番茄晚疫病的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为了寻找高效、经济、安全的替代杀菌剂,于2000年2月初对多种新型杀菌剂进行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示范,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商丘市保护地蔬菜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超  姚鹏鹤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307-1309
为了解河南省商丘市保护地蔬菜病害种类,并为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提供指导,2007~2009年对商丘市周边地区保护地蔬菜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调查鉴定出真菌性病害9种、线虫病害4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各1种;其中根结线虫病害在各类蔬菜中普遍存在,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发病也较普遍,影响较重.  相似文献   

10.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一旦气候条件适宜既可爆发流行.近年来,随着露地和保护地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番茄的面积不断扩大,茬次不断增加,各地积累了足够菌源,只要出现浇水过大,排水不良或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或施用氮肥过量,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无论是反季节的番茄还是长季节栽培的番茄都会发生晚疫病.  相似文献   

11.
晚疫病是番茄种植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各地都发生,常减产20%-30%,严重时绝收。特别是连茬种植的土地,发病逐年严重。对我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叶柄果实、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低温和高湿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在防治上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适期在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金荣  王玉楼  吉同銮  孔兵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04-104,158
保护地番茄主要的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介绍了保护地番茄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供农业生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早、晚疫病是番茄、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各地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为菌源越冬提供了广泛的场所,更加重了危害,成为难以解决的难题。采用以圣农素为主要药剂成份的混合液,防治早疫病和晚疫病,具有经济实用,防治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笔者总结了辽宁保护地番茄晚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病害发生特点、综合防治技术,为提高保护地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规律番茄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真菌性病害,在大棚、露地均可发生。该病在番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棚室中以9—10月份和3—5月份最易流行,成株期更易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二、症状叶片染病时,多从植株下部开始表现症状,最初叶缘或叶尖出现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病健交界不明显,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背  相似文献   

16.
药剂防治保护地番茄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县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使用年限的增加。番茄晚疫病为害呈加速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常年造成经济损失25%左右。为探索对保护地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技术,找出经济、高效、环保的药剂,我们进行了田间药剂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012年上半年北京地区蔬菜病虫害总体为偏轻—中等发生,维持常年发生水平,局部地区或个别田块偏重发生. 1 发生趋势预测 病害 保护地蔬菜病害偏轻—中等发生,其中灰霉病、霜霉病、番茄叶霉病中等发生,部分棚室偏重发生;晚疫病、早疫病在局部地区或部分棚室中等—偏重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及其它病害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豫西地区保护地越冬番茄常见病害及冻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一、番茄立枯病、猝倒病 (一)主要症状 番茄立枯病、猝倒病是番茄苗期的主要病害.该病为害其他茄瓜类蔬菜的幼苗.因管理粗放而导致苗床出现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和光照不足时最容易发生这两种病害.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晚疫病保护地、露地均可发生,但主要危害保护地番茄。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部腐烂、植株萎蔫和果实变褐色,影响产量。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成株期发病最多。在叶片、茎秆和果实上都会发病,一旦感染了此病,危害非常严重。一、症状晚疫病在番茄叶片、茎秆和果实上都会发病,以叶片和茎秆上发病最多。在叶片和茎秆上的典型症状是:有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不清晰,上面有依稀可见的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和疏勒县温室中番茄新发生病害的病原.[方法]采集番茄病果、病叶和病茎并分别在燕麦和黑麦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分离并观察病菌形态特征.[结果]喷雾回接健康番茄植株,植株发病症状与田间一致,组织分离并镜检,确定温室中番茄新发生病害的病原是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 De Bary.P.infestans在两种选择性培养基上均可分离培养,发病植株组织中,果实和茎组织易分离岔P.infestans,两种选择性培养基都可分离出番茄晚疫病菌,果实组织和茎组织易分离番茄晚疫病菌.[结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与疏勒县温室中番茄新病害是番茄晚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