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染色体显带技术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染色体显带技术之所以适用于作为研究各种(包括同种不同细胞类型以及不同种属)生物学材料的基因组结构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期染色体易于分离并展开,进行显微镜分析。许多特殊的染料将中期染色体识别为均质的结构,然而某些染色方法能产生具有种属特异横纹的差示染色带,并且这些显带图型在发育过程中以及不同组织的细胞  相似文献   

2.
以意大利蜜蜂的单倍体雄蜂蛹为材料,摸索聘套对蜜蜂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的详细、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并对意大利蜜蜂单倍体雄峰的染色体组进行了排列,获得了意大利蜜蜂染色体的臂比,相对长度和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3.
泽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福建产泽蛙的染色体组型。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臂数为肥,配成13对,分为二个组:大型染色体组(NO1-5),小型染色体组(NO6-13)。大型染色体组中除NO3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小型染色体组中NO6、7对的短臂上有明显次缢痕,除NO8、11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福建产泽蛙中期分裂相中见有B染色体一条,其形态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通过福建产的泽蛙与安徽、广东、四川及日本和菲律宾等地区泽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结果是差异明显,显示出泽蛙核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技术和银染带技术,对金黄地鼠染色体组型和Ag-No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饲养的金黄地鼠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4,5、10、14、20号染色体及X、Y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点,16、17、19、21号染色体为端着丝点,6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点,其余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银染分析显示金黄地鼠Ag-NoRs数目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为1~5个,分别定位于12、13、18、20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国北方一种主要的农田害鼠,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fumacasThomas)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标本采用骨髓细胞材料,按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成。黑线仓鼠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4,常染色体臂数M=20,X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较小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在畜牧业生产中,各种畜禽的重要经济性状大都是由多基因系统所控制的,具有连续的变异的数量性状。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着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每一种生物体内都有许多基因,分别控制着各种各样的遗传性状。生物细胞在分裂时.细胞核内会出现许多线条形的小物体,可以被特殊染料染上颜色,即所谓染色体。生物的遗传基因就排列在这些染色体上。一种生物,它的染色体的形状和数量都是固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DNAoDNA这种遗传物质是长形的分子,一个基因就是DNA的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控制…  相似文献   

7.
云南水鹿和东北梅花鹿杂交鹿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云南水鹿和东北梅花鹿杂交鹿(F1)的染色体杂型。杂交鹿(F1)的染色体数为64条,有6条M和SM,56条T染色体,是一条T染色体为X染色体,最小的一条SM染色体为Y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四川白鹅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方采用外周血酒巴细胞培养,用中等剂量的5-溴脱尿苷(Brdu)和微量的胸苷(TdR)同一时间处理细胞,并加秋水仙素-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四川白鹅染色体52条。此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白鹅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78,其中双臂染色体26条,单臂染色体外,还对四川白鹅染色体组型的特点和在纽胞培养中Brdu和TdR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法研究了豚鼠染色体核型及带型。结果表明:豚鼠染色体核型为2n=64,雄豚鼠为XY,雌豚鼠为XX;在常染色体中,亚中着丝粒或近端着丝粒的染色体有14对、端着丝粒的有17对;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所有染色体均能出现明显的C带带型,其中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被深染,两个臂均为浅染;Y染色体几乎全部深染,极易识别。染色体标本经G显带技术处理后,豚鼠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浅染,两臂上显示出清晰的G-带带型。Ag-NOR s位于1、19、20号染色体上,Ag-NOR s的众数为3个,分布范围1~6之间,Ag-NOR s具有多态性,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银染的颗粒大小、深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微孢子虫研究上的应用,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地认识微孢子虫。一、微孢子虫染色体DNA的研究微孢子虫染色体和其它生物的染色体一样有其恒定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且具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种类的微孢子虫,虽也可有相同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但在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