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猪群中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都较高。通常情况下,妊娠母猪感染的流产率为30%,仔猪的发病率可达到100%、病死率为50%,  相似文献   

2.
猪水肿病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致死性的肠毒血症。其特征是胃壁等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较高,可达90%。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62例4028头猪,有效率92.7%。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4.
1 流行病学 根据调研发现各个品种与年龄的猪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易感,其中幼龄仔猪以及断乳保育仔猪患病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中哺乳期的仔猪感染后发病率近乎100%,发病后死亡率约为50%~90%;断乳保育猪感染后发病率也高达100%,但是死亡率仅为5%~20%;育肥猪以及种猪的发病率波动较大,但是病死率均不高,通常情况下可在一周左右康复.  相似文献   

5.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疾病得到基本控制后,猪气喘病成为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现将防制工作总结如下。1流行特点温州市猪气喘病最早记录是1956年10月;80年代至90年代初,发病数逐年递增,越演越烈。1995年上半年,对商品猪基地详细调查,平原地带发病率显著高于山区,但病死率较山区低,据48户5万多头猪的调查统计,平原发病率达67.4%,其中仔猪发病率为43.70%,怀孕、哺乳母猪为17.75%,育肥猪、后备母猪为603%;病死率为0.76%。山区发病率为18.94…  相似文献   

6.
秋冬气温多变,是猪气喘病的高发季节。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率和育肥猪的增重。  相似文献   

7.
秋冬气温多变,是猪气喘病的高发季节.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率和育肥猪的增重.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高致死性高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各个阶段各种性别的猪均易感染,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又以3月龄仔猪最易感染,病死率高达5% ~ 30%.在新引进猪群中多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20%以上,最急性流行死亡率高达80%~ 100%.  相似文献   

9.
段文刚 《畜牧市场》2006,(10):57-5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发病率高,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可达100%,其他的多以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ASF)是由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家猪感染后出现发热、高病毒血症和出血性病变等典型特征,发病率高,但死亡率因感染毒株和猪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5%到100%不等。通常将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类型,最急性和急性型病死率高,解剖病变与古典猪瘟类似,(但病程更短,盲肠结肠见不到溃疡,脾脏见不到梗死)。不同种类的野猪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小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症。是断乳仔猪(断乳后1~2周)常见多发病,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但病死率高(约90%)。本病对新生仔猪危害很大,常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猪发病率越来越高,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甚至殃及全群,严重的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猪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原因解剖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增生性肠炎是猪场常见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尽管发病率和病死率不高,但染病后会导致猪生长缓慢,影响生产效益。该文介绍三明某地生猪养殖场发生一起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章梅芳 《中国猪业》2008,3(9):40-40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该病以眼睑水肿、肾、结肠系膜及脑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较高,可达90%以上,如不做好预防与及时治疗,将给养猪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特点 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以2~5月龄,体重在30~60kg的猪多发;病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4—5月份和9—11月份发生;此外,饲养环境突变、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气候骤变及长途运输等都可诱发。初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一般时间后,渐趋缓和,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为10%~100%,病死率为1%~100%,通常在50%以上,本病的危害程度常随饲养条件的改善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毒血症,故又称为肠毒血症。猪水肿病常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引起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症状,发病率10%~30%,但病死率高达80%~100%,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7.
梁巍 《当代养猪》2004,(1):49-49
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  相似文献   

18.
猪霉形体性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和猪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in pig)是猪最常见的两种条件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由于圈舍卫生及其他饲养条件的不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不同。国外报道前者的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后者的发病率达51%。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病死率近100%。断奶猪、育肥猪、种猪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哺乳仔猪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本病致死率虽不高,但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使肥猪掉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5-10月),但是目前冬春也有发生;各种猪都会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其中40~9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率达90%,死亡率达80%,特别是从外地调进的保育猪发病死亡率更高。生长猪的发病率为70%-80%,死亡率为50%-60%,公母猪发病率达50%-80%,死亡率40%-50%,育肥猪发病率30%-40%,死亡率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