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绪元  胡进 《蔬菜》1989,(5):13-15
鲁南地区冬季生产黄瓜.过去都是利用加温温室,产量较低,效益较差,限制了黄瓜的冬季生产。能否利用大棚冬季不加温生产黄瓜,并且获得高产高效益呢?为此,我们于1987年冬~1989年春在鲁东南的苍苍山县良种场和苏圈村进行了试验示范。该县地处北纬34°37′~35°06′,年平均气温13.2℃,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2.
改造闲置蘑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烈 《食用菌》2011,(5):41-41,45
茶树菇属于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3~28℃,最适温度20~23℃;常规栽培中,只能实现季节性生产(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难以出鲜菇,市场供应不平衡,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户利益难以保障。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笔者利用我县闲置的蘑菇出菇房,经过简单改造,夏季利用排风扇进行排气降温,冬季利用加盖的蜂窝煤炉进行加温,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出菇房,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减少温室加温能耗,设计了一种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该系统以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为依托,以水为介质进行热量的蓄积与释放,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给温室加温。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可使温室每天平均气温提高3.65℃以上,地温提高2.00℃左右;夜间气温至少提高3.00℃,地温提高1.00℃以上;既能有效地提高温室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还能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减少CO、CO2、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冬季3个月产生环境效益2.8万元。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和促进温室大型化发展,设计建造了宁夏NKWS-Ⅲ型日光温室,并于2008年冬季罕见低温条件下运行测试。结果表明:NKWS-Ⅲ型日光温室具有透光率高,容积大的特点,有利于无限生长型蔬菜长季节栽培管理,在一般天气条件下,可基本保证茄果类蔬菜度过冬季。但是当冬季室外每日辐射总量低于7.82 JM/m2、最低温度下降至-14.7℃、日平均温度低于-8.8℃时,利用NKWS-Ⅲ型日光温室进行茄果类蔬菜越冬生产时需添加增温设备进行加温,适时做好维护结构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气能热泵系统,以水为介质对日光温室栽培槽土壤进行加热,测试冬季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地温变化,以及夏季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冬季用电低谷期,日光温室采用空气能热泵系统加温,平均气温和地温比对照温室提高2.86 ℃和1.94 ℃;夏季高温闷棚后再运行空气能热泵系统加热8 h,根结线虫平均灭虫率为92.3%,灭虫均匀性为98.9%。适时运行空气能热泵系统,冬季能有效提高温室内的气温和地温,夏季可有效提高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上常用的4种类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其后墙(从内到外)的材料分别为37cm红砖+10cm聚苯板+24cm红砖、20cm陶粒砌体砖+10cm珍珠岩+20cm陶粒砌体砖、寿光型机推土墙、37cm红砖+12cm聚苯板。根据4种类型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与建筑材料,分析其采光性能与后墙墙体热工性能,并在2010~2011年冬季对日光温室室内外气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2010~2011年冬季北京市气温属于正常偏冷。后墙为37cm红砖+10cm聚苯板+24cm红砖的日光温室的热阻为3.41m2K·W-1,冬季室内平均气温为14.4℃,夜间平均气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6℃以上;寿光型机推土墙温室冬季室内平均气温为12.4℃,夜间平均气温8.4℃以上,最低气温在4.6℃以上;这两种类型日光温室基本上能够保证冬季果菜类蔬菜生产。20cm陶粒砌体砖+10cm珍珠岩+20cm陶粒砌体砖的日光温室与37cm红砖+12cm聚苯板的日光温室冬季室内气温均较低,最低气温在0℃左右,夜间平均气温在5~7℃之间,冬季只能进行耐寒叶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上常用的4种类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其后墙(从内到外)的材料分别为37 cm红砖+10 cm聚苯板+24 cm红砖、20 cm陶粒砌体砖+10 cm珍珠岩+20 cm陶粒砌体砖、寿光型机推土墙、37 cm红砖+12 cm聚苯板.根据4种类型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与建筑材料,分析其采光性能与后墙墙体热工性能,并在2010~2011年冬季对日光温室室内外气温进行测量.结果表明:2010~ 2011年冬季北京市气温属于正常偏冷.后墙为37 cm红砖+10 cm聚苯板+24 cm红砖的日光温室的热阻为3.41 m2 K·W-1,冬季室内平均气温为14.4℃,夜间平均气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6℃以上;寿光型机推土墙温室冬季室内平均气温为12.4℃,夜间平均气温8.4℃以上,最低气温在4.6℃以上;这两种类型日光温室基本上能够保证冬季果菜类蔬菜生产.20 cm陶粒砌体砖+10 cm珍珠岩+20 cm陶粒砌体砖的日光温室与37cm红砖+12 cm聚苯板的日光温室冬季室内气温均较低,最低气温在0℃左右,夜间平均气温在5~7℃之间,冬季只能进行耐寒叶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大庆市地处46°~47°35′范围内,年无霜期只有130 d(天)左右,冬季室外最低气温经常在-25℃以下.利用冬季不加温的节能日光温室,周年可生产四茬蔬菜,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刘持红  王文才 《蔬菜》1990,(6):24-25,19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区。年平均气温12.6℃,冬季(12月至翌年3月)月均最低气温-6.2~-8.8℃,极端最低气温-22.5℃,4个月的总日照时数743个小时。并有连续阴雪天超过7天的气候,因此冬季不加温单坡面塑料大棚黄瓜生产始终未能进行,是我省乃至华北地区的难题。在农业部农技总站的帮助和指导下,针对冬季黄瓜生产的环境和生理障碍,把克服弱光、低温、高湿和疫病作为主要对象,通过分析、计算,于1987年秋新建了单坡面节能棚,进行了两个年度的黄瓜深冬生产试验,获得成功,折亩产为2439.2公斤,亩产值26385.11元,为我省不加温利用单坡面塑料大棚进行深冬黄瓜生产增加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北纬43℃14′,年平均气温5℃左右,无霜期140天,属于北方高纬度寒带地区,冬季不能进行蔬菜生产,即使利用加温温室也只能生产少量耐低温的蒜苗等,为了缓解冬季鲜菜供应不足,增强地产菜竞争力,探索菜农致富新途径,我们于1989—1990年,从河北、辽宁等地引进了节能温室蔬菜生产新技术。经过二年试验。取得成功,创造了一年生产五茬菜的新模式,1993年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可喜成  相似文献   

11.
潍纺冻藏芹菜,是在春节前后供应市场的商品芹菜,它以独特的贮藏技术和良好的保鲜效果而驰名省内外。潍纺冻藏芹菜是在秋季进行生产栽培,初冬收获后就地建窖,集中贮藏。秋芹菜在冬季进行冷冻贮藏,是潍纺菜区传统的冬贮方法。 冻藏芹菜,是利用冬季的低温,使芹菜叶都处于零下3℃左  相似文献   

12.
甜瓜喜光,陕北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温差大,适合种植甜瓜。针对陕北地区冬季温度低的实际,在冬季日光温室甜瓜栽培中利用增温补光设备可以提高地温2~3℃,促进甜瓜生长发育,增加产量,使上市期提早10~15 d,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日光节能温室晚红葡萄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冬季严寒,露地不能栽培优质高产高效的晚熟葡萄.利用节能温室栽培,生育期能延长到250d,有效积温能提高到3700℃以上,冬季枝蔓下架后简易防寒即可安全越冬,这就为温室生产晚红葡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徐锐 《花卉》2015,(12):32-32
一、冬季无温室时的管理温度:15—25℃最适于秋海棠的生长,10~15℃和25~30℃生长缓慢,如果温度为5~10℃和30~35℃,秋海棠就会停止生长。光照:冬季开花和四季开花的秋海棠,光照均为2万Lux以上,而根茎性秋海棠为1万Lux左右。二、冬季的放置与播种时间放置:若没有铝架玻璃柜,可用更简单的方法,如将秋海棠放入聚乙烯盒或玻璃器皿内,悬于室内,给冬季室内增添了一幅春的绿景。  相似文献   

15.
葡萄抗寒砧木与简化防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沈阳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一般年份绝对最低气温可达-30℃左右(极值可达-33.1℃)。年平均气温7.8℃,有效积温3418.9℃,无霜期150天左右。冬季地表下50~60厘米深处的土温常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一般年份绝对最低气温可达-30℃左右(极值可达-33.1℃)。年平均气温7.8℃,有效积温3418.9℃,无霜期150天左右。冬季地表下50~60厘米深处的土温常达到-5℃以下,而葡萄根系受冻致  相似文献   

17.
茼蒿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0℃,29℃以上时生长不良.沿海平原地区露地多在春秋冬季进行栽培,夏季由于受高温的限制无法栽培上市,秋季露地栽培一般在9月以后开始播种,10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近几年,沿海平原的部分菜农在早秋利用大棚覆盖遮阳网进行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这几年栽培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37-39
每年12月至次年元月是北方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气温常在O℃左右,最低在-10℃以下。这样的外界气温不利于香菇子实体生长,是鲜香菇上市的淡季。 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设施,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和增温保温性,近几年在蔬菜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日光温室栽培香菇,在严寒的冬季室温仍能保持8℃以上,高于子实体生育的最低温度,可以克服北方冬季气温低不利香菇子实体生长的问题,使鲜香菇在双节期间照常上市,因此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发展较快。笔者于1997年对河南扶沟、博爱,河北遵化,天津蓟县,北京郊县等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的菇场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茼蒿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8-20℃,29℃以上时生长不良。沿海平原地区露地多在春秋冬季进行栽培,夏季由于受高温的限制无法栽培上市,秋季露地栽培一般在9月以后开始播种,10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近几年,沿海平原的部分菜农在早秋利用大棚覆盖遮阳网进行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这几年栽培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2--36℃,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8~32℃),主栽季节为6~8月,低温季节,尤其是冬季,自然条件下,难以栽培。草菇低温季节(10月至次年4月)栽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选择出菇温度相对低的菌株(本试验冬季用V1菌株)和采取合理的保温、加温措施以提高生境温度。本文从保温、加温方式,培养料及栽培废料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