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次发酵,亦称为后发酵。因为一般情况下。二次发酵是在室内或棚内进行的,所以通常也称为室内发酵或棚内发酵。二次发酵能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为20%-40%,就是我们常说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2.
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新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培养料二次发酵不同加热控温方法及培养料堆放形式的比较试验,认为控温培养后再行巴氏消毒的二次发酵新工艺可有效地把二次发酵原理同我国食用菌栽培条件相结合,取得显著的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4.
蘑菇培养料集中二次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设计和建造小型二次发酵隧道 ,并就蘑菇培养料集中二次发酵不同填料高度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 ,试验结果发现采用 1 8米的填料高度的发酵方法效果最好 ,产量较一般简易二次发酵方法提高 2 9%。  相似文献   

5.
纪亚尊 《广西园艺》2007,18(4):43-43
栽培草腐菌,如草菇、鸡腿菇和双孢菇以及用发酵料袋栽平菇时,一般采用自然发酵法达到原料腐熟,初步杀灭病菌虫害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1)中心部位厌氧发酵变酸,而外层原料变干,温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病虫害;(2)多次翻堆散失了温度,也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6.
前些年从国外引进的蘑姑培养料室内二次后发酵技术,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后获得了增产40%的显著效益。但是,这一技术生产成本很高,每栽培1000平方尺蘑菇,需要200多公斤煤饼,12只煤饼炉,并要求菇房结构严密,同时工序较为烦琐,费工费时  相似文献   

7.
8.
蘑菇培养料酵素菌发酵与二次发酵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琴  王海旺  张福元 《食用菌》2005,27(5):23-24
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栽培蘑菇比原来常规一次发酵提高了产量,主要是二次发酵通过人工控制料温,增加了培养料的有益菌,减少了有害菌,优化了培养料。但该法耗能、费工、产量低、成本高。为此,本试验采用酵素菌发酵法与二次发酵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酵素菌发酵和二次发酵技术制备蘑菇培养料对培养料内温度变化,各种营养成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寅辉 《食用菌》2005,27(2):26-26
培养料的质量是决定蘑菇产量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花生油对培养料质量、蘑菇产量的影响,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笔者在冬季,采用纸箱土法加温培育平菇一、二级菌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如下:(一)培养一级种取一个长×宽×高为38×22×20cm 的纸箱,底部垫棉絮,上放容量为2000ml 的瓷制焐壶,壶上用棉絮垫平再盖一块硬纸板,在板上垫一个棉垫。横放一支温度计,上放20×200mm 试管三层共36支。每隔24小时换热水一次,试管上下倒个,这样温度能保持在35~26℃,7~10天菌丝可满管。  相似文献   

13.
培养料发酵时间长短对培养料质量和蘑菇产量有很大影响。目前我省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时间一般为25~30天。近二年来,我们把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为18和14天,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79年在凤(氵窖)大队菇场试验,面积29.6米~2,80年在农科所试验,面积20米~2。培养料配比见表1。堆制发酵天数,风(氵窖)菇场为28和18天二个处理,农科所为23和14天二个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1981,(4)
近年来,国内许多蘑菇产地都在开展蘑菇培养料的后发酵试验,获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培养料后发酵一般都要用蒸汽加温,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还难于在大面积上推广.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培养料就地后发酵试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发酵与未发酵的培养料种草菇,前者对产量的提高和预防害虫、害菌的发生都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在利用质量欠佳的原料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处理 1.生料:棉籽壳100斤,石灰粉4斤。 2.发酵料:棉籽壳100斤,石灰粉4斤,然后制堆,发酵15天,发酵过程中翻堆3—4次,每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粉2—3斤。  相似文献   

16.
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蘑菇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确实能提高蘑菇品质和产量。为了节约能源,两年多来,结合本区蘑菇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室内后发酵工艺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于下。试验菇房面积为1500尺~2。在蘑菇培养料室外前发酵12~13天符合进房要求时,于进房的前一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平菇培养料发酵工艺,提高发酵质量,试验监测了平菇培养料发酵过程的温度变化,比较了发酵料与熟料的养分差异,明确了加入不同数量放线菌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伴随温度的升高,有部分干物质损失及营养成分变化,主要表现为C含量降低,N含量增加,C/N值降低。添加以放线菌为主要成分的促发酵剂,可提高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适宜添加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18.
据近年各地试验证明,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是提高蘑菇产量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但后发酵工艺过程,一般是靠蒸气加温,机械通风。而目前农村采用后发酵有“三不足”,即资金不足,菇房设备不足,电力不足。为此,我们于1979年10月与长太县陈巷供销社、龙海县东泗供销社协作,在菇农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了蘑菇培养料简易后发酵试验。菇房为拱型薄膜屋顶。利用旧汽油桶作土锅炉,卧式加热,装水量为桶的2/3。用竹杆或塑料管作蒸汽导管,每隔20厘米钻小  相似文献   

19.
培养料的后发酵,是提高蘑菇产量的一个途径。目前国外已普遍采用这一技术。1978年,张树庭教授来我国介绍了后发酵处理培养料后,各地才开始试验,并获得了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