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石山地区持续农业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铜仁市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铜仁市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喀斯特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作用的结果,据此阐述其环境整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相应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山区生态村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浙江省部分地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山区生态村建设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山区生态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对此,本文提出加强高效实用生态技术创新、实行生态农业企业化经营和建立“以工建农”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临泽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以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原则,从县情出发,注意协调好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山区效益农业模式潜存着剥夺和变相剥夺农民的动机和机制,难以成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机制。包含着多个层级的股份合作制体制,是山区效益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保证能人资源成为个体农民的代言者是个体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参8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从浪费和破坏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集约型,生态型转变,其发展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自觉性,节约和保护现有的农业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的深层潜力,加强立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机制,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一、优化种植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类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发展效益型农业.乌鲁木齐南郊海拔1000~1300m的缓坡区,地处各季逆温带,光照充足,可发展冬春温室蔬菜生产.板房沟、水西沟,夏季凉爽,可发展高产春麦、土豆和仁用杏等经济林.南郊西山农场、104团夏季气温低,春季缺水,6月份后洪水较多,可压缩春小麦、油菜等春播作物,发展夏季豆类蔬菜如菜豆、青蚕豆、青豌豆等形成豆类蔬菜商品基地,采取分批播种方式,延长市场供应期.在远离城市污染小的安宁渠各乡、南郊水西沟及板房沟乡等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等,通过对不同地区优势农产品开发,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平凉农业总场创建于1958年,50余年来,一大批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和当地职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来到地处陇东的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的边远山区,披荆斩棘、垦荒造田、艰苦创业,在三县分别创建了张老寺、万宝川、五举等三个国营农场。在逾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三个农场管理体制多变,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分布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劣势,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特色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城郊型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区特色农业具有高效益和高消耗的双重特性,分析了山区特色农业的现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培植保护自然资源、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建设区域经济体系和实施主导产业带动等内容,以期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的分析,对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其关系的剖析,以及对我国相对成熟的生态农业技术和生态模式的总结,提出推进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服务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处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山区农民由于面临利用农业信息的种种困难而游离于农业信息之外,这对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的成果及其持续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对广西资源县五排三乡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所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突破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雁 《现代农业科技》2014,(22):315-316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理,分析了药用植物在山区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提出了开发研究新型水土保持药用植物和建立山区生态农业模式等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Drylands of the world cover 41%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and are a direct source of livelihood for 6.5 billion people,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nearly all drylands are at risk of land degradation as a result of human activities. Poverty and desertification in dryland areas are major problems threaten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dryland areas. Several topics that are significant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for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rehabilitation in dryland areas were stre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制约半干旱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水农业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并就进一步发展集水农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半干旱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媛媛 《北京农业》2012,(30):143-144
立足于生态农业,阐明了生态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可行性的。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南中部五指山市、琼中县、保亭县和白沙县等4市县地处山区,属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总量小,基础差,产业结构单一,以热带农业为主。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海南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通过分析4市县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加快4市县农业开发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加快农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力阳  苏维词  丁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88-2389,2391
通过论述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农村实际情况的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聚落景观旅游农业模式,并比较了3种模式所产生的不同效益因子.结果表明,在3种模式中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兼顾社会、环境、经济3方面的效益,并且其是可将三者结合最紧密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