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河鲀养殖塘套养刀额新对虾是在不改变河鲀苗正常投放数量、饲养管理的同时,在6~10月期间套养两茬刀额新对虾,取得了较理想的增产增效的结果。平均每667m~2产商品虾100kg,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 池塘的选择及清整 选择一具有2hm~2水面的池塘作为试验塘,海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海水交换比较流畅。全年池水深度可维持在1.5~2.0m,池堤坡度1:(2~2.5),池底坡1:300,有独立的进排水渠在4月中旬每667m~2用100kg生石灰进行干法清塘,然后蓄水达0.75m,进水口用双层70目纱绢过滤。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垦利县充分利用重盐碱地渗水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养殖面积达2000 hm~2(3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333 hm~2(2万亩),粗养池塘666.7 hm~2(1万亩),精养池每667 m~2产对虾220~300 kg,半精养池每667 m~2产对虾100~  相似文献   

3.
1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现状200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山东海星长盈集团投资120万元对原有虾池进行改造,建成高标准刺参养殖池塘1个,面积3.3hm~2(50亩),进行刺参池塘养殖试验,经1年试验,生长良好,每667m~2纯效益达15000元以上,是本地区养殖虾蟹效益的5~10倍。同时,为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在我镇推广“一塘双季养蟹育虾轮养技术”,获净利3500~4000元/0.067hm~2以上,比单一养蟹或育虾单位效益增加30%以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 池塘应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面积0.66hm~2~2hm~2,池底干坦,在池塘中间或四周开挖一条宽5~8m、深1.2~1.5m的养殖沟,既可进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整淡水养殖品种,增加淡水养殖经济效益,1999年6~9月,我们在任丘市李广村渔场,一口面积为0.1hm~2的池塘中利用白洋淀纯淡水进行基围虾养殖取得成功,获得了每0.067hm~2产虾80kg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杂交鳢的养殖产量和效益。在杂交鳢养殖塘中混养了规格50g的鲫鱼6 000尾/hm~2和规格70g的鳙鱼600尾/hm~2,水面种植少量水葫芦,经过8个多月的养殖,4口鱼塘杂交鳢成活率均在76%以上,平均单产61 140kg/hm~2最高64 695kg/hm~2。结果表明,杂交鳢池塘生态混养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探索养殖尾水治理的有效途径,作者团队开展了草鱼精养池塘底排污技术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与对照塘相比,水质指标均有所下降,其中氨氮下降0.046mg/L、总磷下降1.35mg/L、高锰酸盐指数下降1.3mg/L、亚硝酸盐下降0.032mg/L;草鱼平均产量提高3600kg/hm~2,鲢、鳙产量提高673kg/hm~2,平均产值提高51511元/hm~2,利润提高43811元/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中放养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利用其摄食丝藻(Ulothrix spp.),达到控制池塘中丝藻数量的效果,利用3个池塘进行刺参养殖对照试验,刺参放养密度均为600 kg/hm^2,其中:1^#塘放养篮子鱼3 000尾/hm^2,规格40 g/尾,不投喂刺参饵料;2^#塘不投放蓝子鱼、投喂海参专用饵料;3^#塘不投放蓝子鱼、不投喂海参专用饵料。经180 d试验,1^#塘刺参产量2 340 kg/hm^2,分别比2^#、3^#塘增产457.5和825 kg/hm^2;增加篮子鱼净产量105 kg/hm^2;塘中丝藻重量分别比2^#、3^#塘单位面积减少75.9%和75%;1^#塘经济效益33.1万元,与2^#、3^#塘相比分别增加了12.6万元和18.9万元,降低了打捞丝藻的人工成本,提升了刺参养殖产量、效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王敏  陈福斌 《水利渔业》2004,24(2):41-42
选择0.48hm^2的1号塘为试验池塘,0.53hm^2的2号塘为对照塘,进行鱼种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养殖9~10个月,1号塘总产2795kg,其中泥鳅770kg,总收入21942元。折合45712元/hm^2,纯收人15962元,折合33255元/hm^2;2号塘总产2424kg,总收入16713元,折合31348元/hm^2,纯收人10606元。折合19875元/hm^2。池塘常规养殖套养泥鳅可增加渔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澳洲龙虾的市场价格一路飚升,澳洲龙虾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但养殖成功的户并不多。为了切实解决澳洲龙虾养殖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促进澳洲龙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确保澳洲龙虾养殖成功必须着重把握好几下几点: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1.1池塘条件应选择砂底塘,水质无污染,保水,无淤泥的鱼塘,塘基用水泥板或其他材料围起,避免逃虾及防御敌害。1.2清塘11-12月,及早将池水排干,使塘底尽量曝晒,每1/15hm2再用100kg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1.3设置虾类栖息物塘底适当安放瓦砾、轮胎、虾巢等供虾类栖息及防御敌害。用水葫莲置于池塘四周,这对龙虾生长繁殖有相当好的效果。1.4适当施放基肥2-3月份按每1/15hm2施放发酵后的粪肥75kg,全塘泼洒,为小龙虾培养浮游生物和提供适当的有机碎屑作为饵料。1.5灌水入塘3月下旬左右灌水入塘,水质要求肥、活、嫩、爽,透明度达50cm以上,水深1~1.5m。1.6彻底清塘放苗前15d,用敌百虫全塘泼洒,第二天每1/15hm2再用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1.7施放基肥消毒塘后2~3d,每1/15hm2用75kg野生陆...  相似文献   

11.
李超 《河北渔业》2002,(6):26-27
<正> 异育银鲫具有易饲养、生长快、病害少等优良性状,为了进一步探索异育银鲫池塘养殖新模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1年在唐村水库渔业示范基地利用0.373hm~2池塘,进行80:20池塘主养异育银鲫高效试验,经8个多月饲养,共产成鱼5 166kg,平均每667m~2产鱼922.5kg,获纯利14 507元,平均每667m~2获利2 590元,投入产出比1:1.44,饵料系数1.9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塘虱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广西地区塘虱鱼池塘养殖技术,笔者于2001年5月16日至11月10日,在一口面积为4329m2的池塘中进行塘虱鱼养殖试验,经176天的养殖,收获商品鱼2547kg(其中塘虱鱼1487kg,鲢鱼、鳙鱼、鲮鱼等1060kg),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主要的养殖技术措施是: 一、选好池塘 试验塘面积4329m2,水泥砖砌塘堤高2m,塘底略呈锅底形,有机淤泥厚约30cm。试验塘防逃、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开展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成鱼试验,试验塘1口,面积2400m2,投放全长为13cm的翘嘴红鲌冬片鱼种4000尾,经320d养殖,收获尾均重0.45kg的成鱼3850尾,成活率96%,每667m2产翘嘴红鲌481kg;每667m2收益468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5。  相似文献   

14.
1牢固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阻断发病环节1.1改善池塘生态条件淤泥超过30 cm的各类养殖塘口尽可能年年干塘,利用冬闲清淤冻塘,放养前7 d~10 d每667m~2用生石灰125 kg~150 kg清塘。把调节水质作为生态防病的核心,通过施放生石灰、有益菌及换水、施肥等综合措施,保持良好水质。清除沿岸的杂草,防止寄生虫滋生,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荣友 《河北渔业》2002,(2):44-44,40
<正> 我场于2001年6月5日至10月5日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养殖面积6.4hm~2,总产虾17184kg,平均单产179kg/667m~2,获总纯效益32.54万元,平均效益3389.6元/667m~2,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条件1.1 试验池塘10口,面积6.4hm~2(96亩),其中0.53hm~2的池塘6口,0.8hm~2的池塘4口。  相似文献   

16.
段登选  任日达 《河北渔业》2000,(5):38-40,43
在2.78hm~2 10个池塘中设置29个网箱(规格9~12m~2),进行池塘内网箱养鱼试验,网箱内主要养殖罗非鱼,此外还有鲤鱼和淡水白鲳;箱外水体中放养草、鲢、鳙鱼。网箱中总产鱼17696.5kg,平均64.8kg/m~2;网箱外产鱼12875kg,折合9343.5kg/hm~2,经济效益37173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我站实行技术指导和跟踪,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大规格健康养殖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两口一般的养虾池塘,池深1.8~2米,底质为泥底,其中1号塘6.5亩,2号塘7.2亩,每口池塘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2003年,我们在辽宁省铁岭市五角湖渔场进行了池塘无公害养殖黄颡鱼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成功。现将具体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 池塘准备1.1 池塘面积 利用五角湖渔场池塘一口,面积0.33hm~2。池底平坦,淤泥较厚(约30cm),水源为地下井水,池塘正常水深1.5~1.8m。  相似文献   

19.
路兆宽 《齐鲁渔业》2011,(12):29-31
1高产原理 淡水池塘养殖“双季双吨”高产模式,简言之,就是“一年养两季,亩产两吨鱼”。具体为同一池塘在1年的时间里出塘2茬成鱼,每茬出产成鱼平均每667m^2 1000kg。之初,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淡水池塘 80 :2 0养殖技术进行草鱼养殖试验 ,并与传统的以草鱼为主的养殖生产进行对比。试验池塘面积均为 1ha。试验塘投放 12 1g/尾的草鱼 750 0尾 ,对照塘放养 12 8g/尾的草鱼 4 50 0尾。经过近 12个月的养殖 ,试验塘收获鲜鱼 12 56 2 .5kg ,其中草鱼 10 6 71.7kg,投入产出比为 1:1.16 ,饲料系数为 1.59 ,盈利 10 358.5元。对照塘收获鲜鱼 94 83kg ,其中草鱼 4 2 15kg ,投入产出比为 1:1.0 4 ,盈利 182 7元 ,饲料系数为2 .2 0。试验表明 ,淡水池塘 80 :2 0养殖技术较传统养殖方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