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宝 《北方牧业》2006,(19):21-21
<正> 新生奶犊一般在吃上初乳后的几小时内的当天即能排下胎粪,因为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镁盐,能刺激肠蠕动,具有轻泻作用,可使胎粪自行排出。如奶犊超过一天以后不排粪,并有腹痛表现,即为胎粪秘结,或胎粪不下,应及早处理,以免犊牛吸收自家胎粪中毒而死,不可小视。1 发病原因多因妊娠母牛饲养不当,营养缺乏,没膘瘦弱,尤其后期喂不好,营养跟不上,饮水少,产后奶不足,以致缺奶所致。或犊牛先天发育不良,产后体质软弱无力,吃奶少,或吃不上奶,或奶质差,不饮水,以奶代水等都能引起胎粪秘结。2 临床表现病犊腹痛不安,有拱背,尾上举,努责,呻吟,肛门突出,回望腹部,或后退踢腹等表现,直肠内蓄有干硬的粪块,病犊  相似文献   

2.
志刚 《北方牧业》2006,(13):21-21
<正> 新生犊牛胎便停滞又称便秘,主要是指犊牛出生后1~2日,因秘结而不排胎便,并伴有腹痛症状。多见于犊牛或羔羊。1 临床表现胎儿出生后1日以上仍不排粪,精神不振,拱背,努责,频作排便姿势而无便排出,起卧不安,有刨地踢腹等腹痛症状时,要考虑是否出现胎便停滞(便秘),此时听诊肠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不吃奶,出汗,无力,脉搏加快,后期卧地不起等症状;用手指伸入直肠可摸到干硬粪块,或掏出黑色的浓稠粪便。2 治疗方法用温肥皂水灌肠,或由直肠灌入石蜡油300毫升,用于软化粪便,以利排出。也可用细胶管插入患畜直肠内30~50厘米,进行直肠深部灌肠,必  相似文献   

3.
新生羔羊出生后,超过1天不排粪,或吮初乳后新生成的粪便黏稠不易排出,称为新生羔羊便秘(胎结)。特殊表现新生羔羊1~2天不见排出胎粪,逐渐表现不安,常弓背努责,回头顾腹,举尾做排粪状,甚至排粪时大声嘶叫。有时腹痛剧烈,卧地,前肢抱头打滚;有时由于黏稠粪块堵塞肛门,可继发肠臌气。  相似文献   

4.
刚出生的犊牛,在瞬息之间环境巨变,由原来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环境,变成用肺自主呼吸;由原来生活在恒温的母体子宫内,降落到变化多端的大气温度里;由原来靠母体胎盘供应营养物质的胎儿,变成靠自身采食各种营养物质的独立个体。因此,在犊牛出生后,为确保其健康生长,必须加强护理。笔者采用如下措施,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犊牛成活率达到了99.9%。(1 )首先将新生犊牛放在干燥的垫草上,如果脐带尚未自行扯断,则用消毒过的剪刀,在距离犊牛腹部1 0 1 2cm处剪断,然后挤出脐带中的黏液,用5 %的碘酒进行消毒。(2 )帮助犊牛呼吸。犊牛出生后,…  相似文献   

5.
窦红  田雨泽 《中国奶牛》2006,(12):58-58
养牛者经常被告知在犊牛出生后12h内应尽快尽早饲喂初乳,而且饲喂的时间越早越好;然而初乳究竟是如何对犊牛起到保护作用的呢?在这里笔者拙见,仅供养牛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广州某奶牛场常有犊牛发生真胃穿孔,临床上以消化障碍,真胃扩张或臌气,排粪迟滞,后期脱水衰竭为特征。死后剖检:真胃有穿孔。其致死率100%。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从2004年6月到2005年9月的16个月间共发生10头犊牛真胃穿孔。病死犊牛大约都在10 ̄25日龄,最小的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07,(9):26-27
<正>犊牛腹泻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多发病,但往往因治疗、护理不当,贻误治疗时机,造成经治不愈,直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教训很是痛苦。1犊牛腹泻的引发主因造成牛急性腹泻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大量临床病例表明,初生犊牛孱弱,抗病力低下,厩舍环境卫生不佳,季节气候恶劣,饮食不洁等诸多因素,导致犊牛肠道内普遍存在的细菌和病毒不失时机地繁衍,引  相似文献   

9.
仔畜出生后不活动,精神沉郁,无食欲,卧地,头颈歪向胸侧壁.不找乳头吸乳,不见胎便排除。  相似文献   

10.
针对美国某些奶牛场犊牛死亡率较高的现状,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乳的饲喂和管理不尽合理造成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初乳饲喂和管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生犊牛由于其自身的器官机能发育不完全,需要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才能确保其健康、良好的发展,也才能够使得其生长性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以便于其在成长成为成年牛后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本文通过对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能够为犊牛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原因复杂,病牛在严重腹泻的同时,可引起菌毒血症、严重脱水、器官衰竭等继发症状,病死率极高,难以治愈,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针对本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1年4月份,京郊奶牛场新生犊牛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流行特点是:生后3d内发病多,病后3d内死亡多。临床症状是体温升高,腕、跗和冠关节肿大,剖检见关节周围肌肉充血,水肿,筋膜出血,关节液混浊,有纤维素块,关节面出血、溃烂。组织学变化特征是:肝细胞变性、坏死,核内有包涵体;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水肿,周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用关节液与等量衣原体阳性血清混合,37℃中和1h后,卵黄囊接种6日龄SPF鸡胚2枚,每枚0.3mL,同时设病原对照、正常鸡胚对照各1枚,封腊后37℃孵育观察12d,结果关节液中和组鸡胚全存活,病原对照组死亡,表明关节液中存在的病原应为衣原体。犊牛所发生的关节肿大为衣原体所致的多发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初生犊牛的身体各个器官没有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为此,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有效防控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新生犊牛被动免疫转移失败(failure of passive transfer,FPT)会导致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影响后期生长发育。本试验针对国外引进的安格斯母牛初乳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新生犊牛初乳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安格斯初产母牛(24月龄)和经产母牛(36~48月龄)各15头,待母牛产犊后立即进行人工挤奶测定初乳产量、营养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选取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各15头,测定其初生重,分别采集犊牛出生后未食初乳(0 h)和食初乳后(24~36 h)血样,测定其血清总蛋白含量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初产母牛平均初乳产量极显著低于经产母牛,但其初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灰分含量,以及密度和电导率均极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1)。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8.72%和26.24%,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1.67%,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分别为33.3%和25.0%;初产新生犊牛平均初生重极显著低于经产新生犊牛(P<0.01);被动免疫成功犊牛平均初生重和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被动免疫失败犊牛(P<0.01)。【结论】 新疆安格斯犊牛FPT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母牛初乳产量低导致新生犊牛初乳摄入不足,初生重较低的犊牛FPT的风险性较高。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生安格斯犊牛初乳补饲计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管理要点 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去口鼻粘液,避免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一旦窒息时,进行人工呼吸救治。擦干其身上的粘液,放置于铺有垫草的犊牛舍或犊牛厢内,以防受凉感冒。正常情况,母牛会自行舐干,不必人工帮助。冬季气温较低,最好帮助擦干。  相似文献   

18.
19.
新生犊牛器官发育不完善,体质弱,易发病。饲养管理需要科学做好保温保暖、饲料优质营养和对犊牛常见病及时有效地防控。需要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变科学养殖理念,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对新生犊牛疾病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需要大力宣传犊牛疫病的危害并进行预防和免疫,进一步减少疫病发生的机会,保证新生犊牛的生存率,提高产量。1新生犊牛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1.1防治人员缺乏创新思维防治新生犊牛疾病的人员缺乏创新的工作思维将严重降低犊牛的成活率,不能有效保证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无法为畜牧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减少犊牛的生态规模。因为一些新生犊牛疾病的防治人员只是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创新思维对抑制新生犊牛疾病的重要意义,盲目的认为防治工作只要保持原来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就能保证新生犊牛的生存率。甚至还有人认为创新思维和方法会增加防治人员的负担和工作量,浪费财力和物力,阻碍畜牧业的良好发展。随着环境和养殖规模的变化,新生犊牛发生疾病的概率不断增加,且疾病种类也出现上升趋势,如果继续以传统方法预防和治疗新生犊牛疾病,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会使疾病进一步恶化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