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木赞牛改良固原本地黄牛的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配改良技术推广还尚未普及,肉牛群体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利木赞公牛细管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通过试验测定,试验组F1代♂初生重平均为32.7kg,比对照组(28.6kg)提高了14.3%,F1代♀初生重平均为31.4kg,比对照组(28.1kg)提高了11.7%;试验组F1代♂6月龄体重平均为153.4kg,比对照组(102.4kg)提高了49.8%,试验组F1代♀6月龄体重平均为149.6kg,比对照组(119.7kg)提高了24.9%;试验组F1代♂1月龄体重平均为234.7kg,比对照组(144.3kg)提高了62.6%,试验组F1代♀12月龄体重平均为216.6kg,比对照组(132.1kg)提高了63.9%。改良牛各阶段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尻长、尻宽均比本地牛有明显提高,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2.
用鲁西小尾寒羊公羊与配蒙古母羊,用蒙古公羊与配蒙古母羊,对产生的F1代羔羊体长,体高,胸围,体重分别于初生、6月龄,12月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F1代杂交品种在几个时期的体尺,体重指标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萨福克公羊与甘肃省武威地区当地小尾寒羊杂交,观察杂交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萨寒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4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为3.93kg、12.68kg、23.15kg和34.56kg,较当地小尾寒羊提高1.13kg、3.11kg、4.07kg和6.37kg。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高、体长、胸围等均高于当地同龄小尾寒羊,其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当地小尾寒羊。以萨福克羊为父本与当地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改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孙晓萍  刘建斌  张万龙  李思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8-7189,7199
[目的]提高滩羊的产肉性能。[方法]用引进的陶赛特羊、波德代羊与滩羊杂交,以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及当地滩羊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3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在西北半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杂种三代羊体重、体高、体长等体尺指标均优于对应杂交二代、一代及当地滩羊,杂交二代优于杂交一代,而杂交一代优于当地滩羊,三元杂交组合优于二元杂交组合,公羊优于母羊。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产肉性能得到提高。[结论]以滩羊为母本,用陶赛特羊和波德代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生产高档商品羔羊肉效果明显,且陶赛特性能优于波德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绒山羊改良进一步选育和品系间杂交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634只轮台县绒山羊博新杂种F1、F2代周岁山羊与土种周岁山羊鉴定记录,对不同群体的体重与体长、胸围、体高、管围等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土种山羊的平均体重为22.79 kg,F1代山羊平均体重为27.77 kg,F2代山羊平均体重为28.63 kg,随着改良代数的增加,杂交效果明显,群体的平均体重有增长的趋势;本地土种山羊的平均体高为56.40 cm,F1代山羊平均体高为57.05 cm,F2代山羊平均体高为56.13 cm,随着改良代数的增加,群体的平均体高基本上变化不大.[结论]轮台县绒山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变化明显.在今后的选育工作中,应以体重为主,兼顾体长、管围和体高,以取得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角陶赛特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产肉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无角陶赛特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陶×甘细F1平均妊娠期比对照组相差2~3个百分点,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高2、7、4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低3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率为123%;陶×甘细F1的初生重、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11㎏,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78㎏和3.52㎏,差异显著(P〈0.052),屠宰率提高了4.77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7.
引进金堂黑山羊对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统称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对其杂交一代羊的初重、季度重、周岁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至屠宰性能等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9月龄重、周岁重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74.5%、93.5%、113.2%、118.16%、123.24%;周岁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42.3%、21.67%、16.5%、24.8%;屠宰率比本地山羊提高21.2%.净肉率提高23.3%。杂交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夏洛莱羊作为父本,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夏小F_1试验组平均产羔率比纯寒羊降低23.34%,较为显著;夏小F_1代公、母羊初生体尺比小尾寒羊增加明显。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公母羊分别增加较明显。公、母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平均增加0.53cm、0.72cm、1.56cm、0.26 cm、1.07kg和2.84cm、1.32cm、0.72cm、0.25cm、1.04kg;分别提高了1.63%、2.27%、4.72%、5.19%、31.84%和31.80%;夏小F1代公、母羊3月龄增重3.93kg、2.33kg;夏小F_1代公、母羊6月龄增重5.48kg、4.11kg,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文登奶山羊体尺体重的测量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成年公羊体重为80.45±6.63kg,体高82.55±3.72cm,体长99.27±5.47cm,胸围99.27±5.47cm;成年母羊体重56.56±4.87kg,体高72.90±2.04cm,体长87.38±4.08cm,胸围92.58±3.47cm。公羔初生重3.61±0.27kg,母羔3.23±0.24kg。八月龄母羊体重30.31±1.99kg,体高63.55±2.48cm,体长66.97±2.38cm,胸围69.08±2.16cm。八月龄公羊体重36.86±2.12kg,体高64.56±2.71cm,体长70.86±2.71cm,胸围73.75±2.88cm。观察发现:母羊八月龄可以参与配种,公羊在十月龄以上可使用。公、母羊三岁可达到成年指标,也是种用价值最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陶寒及特陶寒杂种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月龄的陶寒F2代羔羊(DHF2)、特陶寒F2代羔羊(THF2)的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初生重陶寒F2羔羊为4.124 6 kg、特陶寒F2为3.737 5 kg.6月龄时特陶寒F2代与陶寒F2代羔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9.91 kg和32.39 kg.陶寒F2代与特陶寒F2代羔羊的公母羔在体长、体高、管围、胸围、胸宽、胸深之间均差异显著(0.01相似文献   

11.
利用顺昌县现有和新引进的南江黄羊种群,采用家系内个体指数法,进行世代扩繁选育,结果表明:第3世代后备公、母羊2、4、6月龄体重比第1世代同期体重提高13.16%~16.43%,公羊差异显著,母羊差异极显著;公羊初生至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95.5 g,母羊为90.0 g,分别比第1世代提高15.45%、15.38%;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胸围、体长和体高比第1世代提高5.88%~10.77%,差异均极显著;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的变异系数(C.V)与第1世代相比均有下降,体型外貌均匀整齐;3个世代的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和每个世代内各月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生产性能。引进了道赛特种公羊杂交本地绵羊,所获得的杂交一代初生重比本地羊提高40.46%,断奶重提高38.86%.10月龄重提高37.18%。屠宰率提高2.48%,净肉率提高4.27%,产毛量提高33.77%。差异极为显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英国道赛特羊改良本地绵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波尔山羊纯种繁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杂交改良等方面,对引入的波尔山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能适应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条件,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6 kg,2月龄重14.0 kg,6月龄重24.0 kg,周岁公羊重40.0 kg、母羊重33.0 kg,成年体重♂93.5 kg、♀55.2 kg,母羊窝均产羔率171%,各项生产性能基本接近原产地水平。与地方品种宜昌白山羊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重等指标比地方羊提高36.8%-69.9%,6月龄羔羊出栏体重可达22.6 kg,只均增收65.10元,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角陶赛特肉羊在青海高原地区与当地藏羊和小尾寒羊杂交F<,1>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日增重陶寒F<,1>最高,为140.6 g,藏羊最低,为85.7 g,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绵羊杂交改良效果良好,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F<,1>代对高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该杂交模式可在青海省局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丹麦红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效果,选择1胎次以上当地能繁黄牛50头,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丹麦红牛冻精杂交,乙组本交,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初生时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丹杂F1代牛初生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当地黄牛(P〈0.01)。表明丹麦红牛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青山羊素以多胎高产和生产优质羔皮而称,羔羊初生体重较小,是成年母羊的7.73%,公羔比母大11.26%(P<0.05),冬羔比秋羔大45.45%(P<0.01)。公、母羔生后40天出现第一次生长受阻,40天以后母羔比公羔-受阻次数多,这与其早熟、早配和早产有关,成年公、母羊的体重分别为24.33±1.74和20.33±0.46kg,达到成年体重95%的月龄分别是24.17和32.78。公羊比母羊早熟,且体尺发育上先胸围、体长,再体高,但母羊的体尺在1月龄时占成年羊的比例略比公羊高,这可能对其早孕多胎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公母羔)并随机分组,研究探讨相同饲养条件对不同杂交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初生重公母羔平均为3.91kg,略低于父本杜泊羊(P〉0.05);初生至断奶平均日增重318g,高于母本小尾寒羊(P〈0.01)。育肥期杜寒F1、杜寒F2和杜寒F3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99%、26.13%和22.52%(P〈0.01);3个杂交代次间增重接近,依次是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F1母羊产羔率比杜泊羊提高40个百分点(P〈0.01);多胎基因(FecB)检测结果和实际产羔情况基本一致(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1~3代经产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指标均高于杜泊羊(P〉0.05)。杜寒F3体型外貌优于杜寒F2和杜寒F1,建议杜寒F1用于生产肥羔;可进一步探讨用带多胎基因的杜寒F3作父本,与杜寒F2实施横交,培育杜寒肉羊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杂交改良伊犁马效果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测定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的体尺和体重,探析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杂交改良伊犁马的效果.[方法]实验分析了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对比和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伊犁马及其杂交F1代在生长发育水平、强度及速度上差异显著.[结论]杂交F1代在生长发育规律上更接近于伊犁马,而其在生长发育水平上却要优于伊犁马,说明引进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杂交改良效果明显.杂交F1代的生长速度介于新吉尔吉斯乳用马与伊犁马之间,比新吉尔吉斯乳用马慢,比伊犁马快.  相似文献   

19.
引进金堂黑山羊对木里县山羊(称当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对其杂交1代羊的初生重、2月龄、周岁重及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至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初生重、2月龄、6月龄、周岁重分别较当地山羊提高42.85%、86.40%、93.65%、103.26%,周岁胴体重比当地羊提高90.75%、杂交优势显著,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30只35周龄罗平黄山羊(公羊15只、母羊15只)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体重、屠宰性能以及各体尺性状,并分析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5周龄罗平黄山羊公羊平均体重43.57 kg、母羊38.93 kg,公羊宰前活重极显著大于母羊(P<0.01),公羊的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及管围均显著大于母羊(P<0.05).公羊体尺性状与体重中有11对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羊中有3对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还有4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P<0.05).公羊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母羊(P<0.01),母羊骨肉比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骨肉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屠宰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羊腰部出肉率与体高、体长和胸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后腿出肉率与体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体长、胸围、胸宽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羊屠宰率与体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胸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35周龄罗平黄山羊公羊、母羊在体重、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为罗平黄山羊肉用性状的选育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