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沽、管理民主”的新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农村、农民、农业这个“三农”问题。让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教育,这个教育概念是大范畴,包括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等。从长远看,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最为迫切的问题,因为没有农村的迅速发展,中国不可能快速稳步地发展。将无法实现全面的小康。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此,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广大农村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7.
张翠 《现代农业》2013,(10):73-74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致富农民,必须降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1.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载体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乡镇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改变过去以“公”为主、贪大求…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对"三农"问题的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键。中共十六大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对农村发展目标和任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协调城乡关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任务极为艰巨。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实施现代农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蕴涵着四个新的思想和思路。第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第三,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驻马店市农村经济实现总收入39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8.2元,比上年增长10.5%。  相似文献   

12.
李惠兰 《甘肃农业》2005,(11):22-2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岷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2):86-87,9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又一重大决策,它不仅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农业大国,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在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现实状况,确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思路,依靠科技进步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协调性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只有解决“三农”问题,经济社会才会稳定,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只有使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大量吸纳和转岗农村富裕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乡村城镇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才能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发展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工作全面的根本性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科技》2006,(3):39-39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黄蓁 《广西农学报》2006,23(3):49-51,53
作为广西工业重镇的柳州,要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促进城乡社会整体协调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看到,把“统筹城乡发展”强调到“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高度。这说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就“统筹城乡发展”谈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