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是日本国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而逐步完善地一种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日本甜菜移栽面积已达95%以上,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工厂化,平均亩产达3.57t以上。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于1986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由红兴隆科研所进行试验。从1989年到目前为止累计推广面积约5万亩,平均亩产达2.8~3.0t,比直播亩产提高08~1.5t。为了实现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械化,红兴隆科研所于1987和1991年先后从日本引进了NB-2墩土机和CT-45甜菜移栽机进行试验和仿制。现将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我市推广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棉花增产。但移栽棉主根短,扎根浅,往往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因大风大雨,造成棉株大量倒伏,致使移栽棉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据1984~1988年试验,倒伏60%以上的,亩产皮棉55~65公斤;倒伏30~40%的,亩产皮棉70~80公斤;不倒伏的亩产皮棉90~100公斤。  相似文献   

3.
1979~1981年的试验表明,滨湖麻区高产品种为“鸡骨白”、“芦竹青”。在沙质土、肥力中等、行距80厘米,蔸距35厘米,细切种根育苗移栽条件下,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54.35公斤、151.02公斤,比黄壳早(142.35公斤/亩)、湘苎一号(122.6公斤/亩)、黑皮蔸(96.0公斤/亩)、自里子青(59.78公斤/亩)增产。 1979~1981年的试验还表明,滨湖麻区苎麻  相似文献   

4.
巨野县是山东省优质棉基地县。本县于1985年开始进行了除早蕾技术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调查,除早蕾技术的应用,可增产10%以上,烂铃花减少50%左右,好花率提高10%以上。1988年在严重干旱条件下,试区510亩除早蕾棉田,平均亩产皮棉92.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产高22.7公斤,霜前花达85.7%,亩纯收入增加52.7~90.3元。  相似文献   

5.
宝泉岭糖厂1991年纸筒育苗移栽面积8014亩,6~8月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涝灾,实收6982亩,平均亩产2619kg,其中,亩产3000kg以上的占45.7%。育苗移栽比直播甜菜平均增产110%。分析其 获高产主要采用了以下几项栽培技术措施。一、适期育苗、育壮苗:不同育苗期调查表明.4月1日,4月5日、4月10日育苗分别比4月15日育苗增产65.0%、59.1%、40.8%,因此,我区适  相似文献   

6.
双膜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塑膜育苗移入大田后再覆盖地膜,称作双膜棉。据岱山乡1983~1987年资料,双膜棉亩产皮棉149.19公斤,比移栽棉增产18%以上。双膜棉平均亩投入109.47元,亩产出611.25元。它比移栽棉亩投入多19.96元,而亩净增值为85.66元,增值17.1%。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乡农户马瑞廷,1986年采用纸筒育苗,10亩甜菜获得了亩产4,405公斤,1987年纸筒育苗甜菜再获丰产,10亩地平均亩产5,018公斤,比1986年亩增加306.5公斤,亩收入541.94元。其主要技术措施为,采用纸筒育苗,管理精心,达到了苗均、苗壮,并在移植前根外追肥,做到早整地,施足肥,前茬西瓜,秋起拢,春施肥,  相似文献   

8.
澧县栽培油菜历史悠久 ,早在 1934年就有栽种油菜的记载。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1979年实行育苗移栽 ,1982年推广稻茬板田移栽技术 ,随之推广棉油套栽技术 ,1985年推广硼肥施用技术 ,1987年落实“秋发”技术。 1987年即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油菜生产超“双百”县 (亩产过百公斤 ,总产过百万担 )。近几年 ,由于大力推广优质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油菜产量逐年上升。 2 0 0 1年春收油菜全县平均单产达 1713kg/ hm2 ,高产丘块在 390 0 kg/ hm2以上。2 0 0 2年油菜实收面积 4 .5万 hm2 ,其中优质油菜 4 .4万hm2 ,…  相似文献   

9.
早稻分厢点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早稻具有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特点,浙江省金华县在应用中总结经验,形成了早稻分厢点直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散直播管理及手工收割难的问题,在遭受灾害性天气情况下,一般亩产达350~400公斤,比移栽栽培增产26.8公斤,增8.2%,每亩节省成本41.55元,亩增效益79~81元,最高亩产达500公斤以上。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点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高产机理及高产群体结构,并提出了点直播早  相似文献   

10.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已在海伦县进行了两年。1982和1983年的高产田,分别达到每亩3.33—3.67吨的产量。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延长甜菜营养生长日数30—45天,增加积温300—500℃;移栽的甜菜苗令长、植株大、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强,有利于保苗;育苗移栽能增加单位面积内株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采取育苗移栽,一般可提高单产30%左右。因此,在气候土壤适宜、技术力量和整地机械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推广该项栽培技术。现将主要育苗移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县自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引进苎麻良种——湘苎二号以来,经过二年的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1000多亩,其中种蔸繁殖的老麻(二龄)亩产196公斤,比本地推广品种高35公斤,1987年采用种子繁殖新扩1000多亩,平均亩产75公斤以上,比地方良种增加30公斤,其高产性状已为越来越多的麻农所承认,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2.
红麻育苗移栽解决了我地5月下旬麦茬麻迟播低产的矛盾,保证了红麻150天左右生育期,促进了红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据盐亭县富驿区科技户7.54亩红麻移栽结果,平均亩产251.4公斤,比当地麦茬直播麻对照地块平均亩产148.3公斤增产69.6%。此外育苗移栽能节省用种量,一般亩用种0.75~1公斤,比直播用种量少  相似文献   

13.
“威优402”(V20A×R402)是湖南省安江农校选配的杂交早稻迟熟组合。1991年3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可在全省双季稻区推广。 一、产量表现:1988年怀化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05.7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号增产17.7%。1989~1990年两年参加湖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16.9公斤,比对照威优49增产2.8%,日产量4.45公斤,比威优49高0.13公斤。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丘块可超过550公斤,如怀化市桐木乡1990年成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525公斤。 二、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6天,与威优49相同。一般3月底播种,5月初移栽,6月中下旬抽…  相似文献   

14.
棉花地膜营养钵简易育苗法,是科用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将地膜棉和塑膜育苗移栽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的简化栽培技术(简称为棉花地膜钵育移栽技术)。根据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1984—1990年在临潼县境关山乡及毗邻的富平、渭南等县的11个村镇51283亩适棉地域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实施面积为17859.4亩,正常年景平均亩产皮棉91.2公斤,比露地棉亩均皮棉45公  相似文献   

15.
协优49系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和地区种子站利用协青早不育系与测64—49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适合于闽东稻瘟病轻病区扩大示范的早杂优新组合。一、产量表现该组合在宁德地区作双早栽培,一般大田亩产400~4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500公斤以上;双晚种植(倒种),7月下旬播种,8月5日前插秧,一般亩产可达350~400公斤。1992年早季,霞浦县州洋乡沙头村示范种植1000多亩,经验收平均亩产506.4公斤,最高亩产达663.5公斤。1993年早季,福安溪柄村阮瑞国户示范种植10亩,实割亩产480公斤,比威优64亩增16.3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16.
玉米肥团育苗移栽增产机理与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肥团育苗移栽具有早播种、苗齐、苗壮、早熟和产量高等优点,每公顷比对照增产2 100kg,增产48.3%,较好地解决了山区玉米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经过示范推广,探索这一技术的增产机理,总结实现高产的配套技术措施,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麦后移栽棉增产机理及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植棉经济效益低,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适宜当地具体条件的麦后移栽棉优化技术,有效地稳定了棉花面积,促进了粮棉双增产。麦后移栽棉比麦垄直播棉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0%,增加了麦子播种面积。小麦亩产280公斤,比麦垄麦亩增117.3公斤。棉花皮棉亩产79.1公斤,比直播棉亩增8.1公斤,增  相似文献   

18.
育苗移栽棉比直播棉成铃早,伏前桃、伏桃比例大,吐絮早,一般能增产15~20%,是棉花早熟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棉花育苗移栽所以能早熟高产与它的丰产性能有关。现将研究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20.
安仁县地处湖南东南部,位于东经113°05-113°36,北纬26°17-26°50。全县一年平均气温17—18℃,日照1663.3小时,降水量为1300—1700毫米。1990年,、全县落实杂交稻春制4306亩,根据省种子公司下达亩产250公斤的计划,深入开展高产服务,继续全面推广一期父本及其配套制种技术,经有关单位现场验收,平均亩产263.1公斤,总产种子113.29万公斤,比1989年亩增58.05公斤,增产28.3%。现将主要经验归纳如下: 一、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春制有利条件 春制在我县已推广6年,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增产增收。 1.产量高。近年早、中熟组合春制亩产225公斤以上,比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