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两三年来,我们晋中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从多方面注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把振兴旱作农业作为实现粮食生产登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内容,同时把推广“蓄水覆盖丰产沟”耕作技术作为振兴旱作农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全区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增产,1989年总产达11.1亿公斤,比1986年增产41.6%,粮花亩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获得全面丰收。一、推广“蓄水覆盖丰产沟”是开发旱作农业的突破口晋中地区耕地508万亩,其中旱地298万  相似文献   

2.
提高旱作农业产量的根本途径,关键是水,出路是肥,以肥蓄水,以肥调水,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宁夏旱作区面积大、比例高,蓄水保墒是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的主要途径.对宁夏旱作区蓄水保墒技术措施进行了探析,包括秋季覆膜技术、早春覆膜技术及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3个方面,为宁夏旱作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化隆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找出发展本县旱农的制约因素,提出旱农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沿袭一锄加一镰的传统方式,效率极为低下。农田水利设施退化严重,很多沟渠河道由于年久失修,已基本丧失蓄水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乡面临的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业乡,追求工业化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的农业问题,任重道远。我认为,加快农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我乡农业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大部分地区春季多风少雨,干旱严重,年降水量偏少,十年九春旱,出苗差、保苗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采用深松蓄水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库,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机械化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由于机械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土壤实现机械深松,实际上,它在成为使粮食增产的有效、实用的先进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两种。全面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种方式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土壤。局部深松则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由于间隔深松创造了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实践证明,间隔深松优于全面深松,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旱作农业,随着旱作农业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旱作农业技术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90年代,甘肃在旱作农业、农田整治、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节水或耐旱作物的品种选育及早作保护性耕作技术等都得到重视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旱作区农业生产条件.这些旱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旱作农业区稳产、高产和生态环境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近年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干旱程度日益加重并逐渐南移,干旱周期缩短,粗放的垦植与经营,使生态及土壤环境逐步恶化,水资源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到农业用水乃至生活用水的供给。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现有水资源,提高土壤有效的蓄水保墒能力,应大力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措施。 1.玉米大垅双行节水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土壤具有庞大的蓄水能力。试验证明,如果作物利用层以2米计算,则每亩土壤可蓄水330~400立方米。那么,一个100多万亩耕地的县,土壤中的蓄水量可达3.3亿~4.0亿立方米,相当于几个地面蓄水l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而土壤较地面水库具有贮量大、不占地、不建坝、不怕淤、不修渠、不耗能、不发生土壤盐渍化等特点。只要通过一系列增肥改土、蓄水保墒措施,就能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水,达到“以土贮水,土中取水”的效果,从而实现对土壤养分的调理,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岩溶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效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湘西自治州作为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岩溶山区,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本州农业生产一大障碍因素。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克服干旱缺水的矛盾,特别是解决旱作农业用“水”和相关技术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从1996年开始,湘西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了岩溶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州的集雨蓄水-抑蒸保水-节水补灌的综合节水技术路线,很好地解决了制约岩溶山区旱作农业发展“水”及其运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兴安盟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这种气候对旱作农业影响极大,如何保持春播前后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增产的关键。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耕作方式.有些在悄悄地改变.有的还在延续.譬如对整地保墒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或方法不当的问题仍相当普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本文对如何整地蓄水保墒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干旱地区枣树栽培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土壤含水量低的问题,压膜蓄水技术是挖掘立地潜力,充分利用有限降水等自然资源,蓄水保墒,提高地温,调节微生态环境,提高幼苗成活率,促进树木快速生长、早挂果、早丰产的新技术。经过试验,在年降雨300毫米左右的情况下,成活率可达98%以  相似文献   

13.
<正>秸秆直接还田,既能有效地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又能保障粮食作物高产稳产,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堆制施用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5年秋冬至2006年春季降雨量只相当于常年降雨量的30%,干旱缺水已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旱作农业生产技术是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旱作农业技术可以分为农业工程技术、农艺栽培技术、覆盖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4大类.这些以培肥改土、蓄水保墒为核心内容,加以农艺配套技术,确保旱作农业区稳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吕志茹 《农业考古》2015,(3):213-218
江河治理、防灾减灾是农业增收的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集体化的发展,人力组织更加便利,水利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自1965年至1980年,海河流域各省市实施了大规模的根治海河工程,每年都动用几十万劳动力进行河道和水库施工。此项工程贯彻了防洪除涝、蓄水灌溉和排咸治碱多项功能,是防洪体系下的综合治理。由于国家政策导向、时代特征及水利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海河并未"根治",但对农业发展依然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光立 《农家致富》2007,(10):26-26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呈飞速发展态势,目前已由棉田少免耕栽培,发展到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烤烟、马铃薯、苎麻、果园、茶园及饲草作物的少免耕栽培。但是,长期少免耕栽培,易导致耕作层变浅,泥面板结,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1-2007年对三峡库区忠县段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蓄水前后三峡库区忠县段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忠县段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稳定,水体的基本类别未发生改变,属地表水Ⅲ类水质。水质污染特征上蓄水前后未发生改变,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CODMn、TN、TP,表现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其整体污染水平逐年下降,在水体中所占污染比重也逐年下降。在蓄水的各阶段,库区水文状况的变化是其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蓄水与悬浮物、水质状况呈一定相关性,表现为蓄水使得悬浮物降低,悬浮物降低使水质变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春旱人们记忆犹新 ,2003年夏旱更是历史罕见 ,旱情是自1939年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源干涸 ,农田干裂 ,农作物干枯 ,农业用水全面告急。科技发展到今天 ,农业仍然难以摆脱靠天吃饭之命运 ,水这一农业命脉一直制约农业发展“瓶颈”。漳浦县属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地区 ,全县地表水平均径流量14 .74亿m3,人均地表水1890m3,低于全国、全省和漳州市平均水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许多地方现有灌区普遍存在渠系建筑老化 ,配套不完善 ,水利用率低 ,造成有效灌溉面积下降。许多地方农民还习惯沟灌、串灌、漫灌等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 ,…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本增效十分明显的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之功效。为普及推厂这一新技术,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洛阳市农技站联合嵩县农技站于2012—2013年度在嵩县闫庄镇县农业科学试验站试验地进行了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与传统播种技术效果对比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研究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之一,迄今已有八千余年历史。自古以来,甘肃就被视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多个有重大影响力的朝代均发源于这片土地上。然而,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甘肃省历来干旱少雨,是全国缺水的省份之一,全省旱地面积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73%,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蓄水、提高农业耕作效率,既是西北地区人民的愿望,也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为此,广大农业科学家和科技工作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及努力。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甘肃省农机化应用研究所所长安世才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研发的旱作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极大推动了旱作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