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五个气象站近50a气温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当地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川区气温远大于南部山区,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近50a来,各地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上升率为:民勤〉凉州〉古浪〉永昌〉天祝,均在0.276℃/10a以上,以80年代末为界分为冷暖...  相似文献   

2.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 Kendall检验法,统计分析河西走廊东部1961-2012年暴雨日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暴雨日数时空分布差异大,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暴雨日数迅速递减;年暴雨日数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4 d·(10a)-1;一年中暴雨集中在6-9月,且大多在白天。采用Mann Kendall检验法进行检验,河西走廊东部年暴雨日数从1963年开始增加,1985-2012年为显著增加。根据暴雨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和高低空环流配置,将暴雨出现的500 hPa大尺度高空环流形势归纳为副高西部冷槽型、副高西部西南气流型、河套阻塞高压型3大类,其中大量级暴雨出现在高空河套阻塞高压型中。针对高空500 hPa 3种暴雨形势,给出了700 hPa对应的低空典型环流特征,并总结分析了每种暴雨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点逐日冻土观测资料和地温、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空间变化上,冻土初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冻土终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在时间变化上,冻土初日呈推迟趋势,冻土终日呈提早趋势,民勤冻土初日推迟趋势和终日提早的趋势尤为明显。冻土初、终日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着6~7a、4~6a的准周期变化。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冻土初日分别推迟约2.1d、2.2d,冻土终日分别提早约4.9d、5.2d,海拔每升高100m,冻土初日提早约1.8d,冻土终日推迟约2.3d。了解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对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各行业安全生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东部降水日数及强度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6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五站逐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不同降水日数及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河西走廊东部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河西走廊东部总雨日、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均呈增加趋势 ,小雨日数增长率最大;其中民勤、古浪、永昌、乌鞘岭雨日呈增多趋势,而凉州区为减少趋势.年降水强度也呈增强趋势,主要体现为小雨和大雨强度的增大,中雨强度有变小的趋势;其中民勤、凉州区、永昌、乌鞘岭降水强度一致为增加趋势,古浪降水强度为减弱的趋势.总雨日、小雨日、中雨日和大雨日数由南向北均呈减少趋势.河西走廊东部降水强度中心在南部山区的古浪,强度最弱的是中部凉州区,20世纪80年代河西走廊东部多小雨事件, 90年代、21世纪初的200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多中雨和大雨事件;2001~2007年河西走廊东部小雨、大雨强度最强,而中雨强度最弱.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区内5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五个气象站近50年气温、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当地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部川区气温远大于南部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北部川区降水远小于南部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逐渐增多.各地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从平均...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及地面气象因素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凉州和永昌逐小时沙尘暴资料以及代表站民勤逐日气温、地温、降水、最大冻土深度、积雪日数、积雪深度、平均风速、平均大风日数和近10 a逐小时气温、地温和风速资料,运用常规的气候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相关系数(Pearson)法进一步分析沙尘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频次下午到傍晚出现最多,凌晨最少,沙尘暴频次春季上午开始增多,秋、冬季中午开始增多,夏季下午开始增多。河西走廊东部持续60~180 min沙尘暴频次最多,夏季持续1~30 min频次最多,长持续时间的沙尘暴上午开始增多,而短时间的沙尘暴基本出现在下午到晚上。沙尘暴频次月、季变化4月和春季出现最多,9月和秋季最少;近55 a沙尘暴频次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大风日数减少、风速减小,地温、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下垫面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1971~2005年5~9月日极端最高气温≥35℃高温个例和其它相关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高温的时空分布、持续性、强度和异常天气气候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形成的主要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东北部沙漠边缘;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盛夏7~8月;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明显增多;强高温日大多出现在持续高温时段内;随着气候变暖,高温日数明显增多,强度增强;高温日数和强度与当地年度干旱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年度干旱指数越大,高温强度越强,出现高温日数相对也较多;高温天气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及影响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07年近47 a的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东部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月、季节和年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大平均积雪深度和极端最大积雪深度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区,山区多于平原区。时间变化上,积雪日数47 a来呈平稳变化趋势,震荡减少,变率很小,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多出现在1月,最少出现在9月,积雪深度最大出现在3月,最小出现在12月;积雪日数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积雪深度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是冬季的变化主导了年尺度的变化;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1990s中期以前以6~7 a、9~10 a和2~3 a的周期为主,1990s中期以后周期主要表现为6~7 a和2~3 a;积雪深度1970s中期以前以6~7 a和2~3 a周期为主,1970s中期~1990s中期9~10 a、12~13 a和2~3 a反应明显,1990s中期以后周期又表现为6~7 a和2~3 a。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东部灌溉春小麦生物特征及需水规律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94年~1996年春小麦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小麦各生育器官形成的生物学特征,用李纳克莱法计算了河西东部春小麦各生育时段需水量和亏缺量,作为田间灌溉依据,分析了土壤水分对春小麦干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1960-2009年5个气象站低温(日最低气温≤-20℃)资料,系统分析该区低温的时空分布、强度、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低温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低温日数明显多于绿洲平原区。随着气候变暖,年代、年低温日数明显减少,强度减弱。低温天气主要发生在1月、2...  相似文献   

11.
河西走廊东部人工降水试验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随机试验,运用序列试验法、区域对比试验法、区域回归试验法,分析了在河西走廊东部凉州区1997~2004年夏秋季进行的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和2002~2004年冬春季进行的焰弹人工增雪作业。试验发现,1997~2004年夏秋季累计增加降雨量134mm,平均相对增雨率为47%;2002~2004年冬春季累计增加降雪量12.5mm,平均相对增雪率为40%。说明河西走廊东部进行的人工增雨(雪)效果是明显的,进行人工增雨(雪)是可行的,并对武威市人工增雨(雪)季节、布点和时机等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3大内陆河近51年出山径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1955~2005年时段的河流流量和气象实测数据为资料,应用多种数值诊断方法,系统分析了流域内51年间出山径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等.结果表明,走廊内出山径流的年内分配差异较大;三大河流的夏汛流量的峰值出现在同一时期,出山径流量自西向东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分别占年总出山径流量的74.75%、75.04%和80.94%;径流的年际变化,平水年份最多,占总序列的38.56%,偏枯年大于偏丰年7.84%,说明出山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累积滤波器和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出山径流的变化趋势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三大河流的年出山径流系列累积平均曲线在2005年趋于重合;Morlet分析结果预示未来径流量将处于相对偏少期.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蔬菜作物钾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化验分析,2005年河西走廊主要土类速效钾平均含量为K2O 122.31 mg/kg,与1985年土壤普查时的164.83 mg/kg比较,下降了27.05%;经钾肥田间肥效试验研究得出:马铃薯、甜椒、西葫芦、番茄、黄瓜、芹菜、甜菜K2O经济效益最佳施肥量分别为239.70、299.85、296.10、225.00、428.10、119.95、355.51 kg/hm2,K2O最佳施肥量时的理论产量分别为63.45、68.38、75.52、113.53、94.67、90.17、112.48 t/hm2。作物施钾利润是:黄瓜>马铃薯>西葫芦>甜椒>芹菜>番茄>甜菜。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河西走廊人工绿洲演变及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绿洲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近年来由于河西走廊无序的土地利用及水资源开发,导致绿洲功能不断退化,文中通过GIS和RS技术,详细研究了1990~2010年以来绿洲变化特征,并利用熵权法,定量分析了影响人工绿洲演变的人为因素,通过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河西走廊的人工绿洲在近20年来不断地扩张,其中以2000~2005年变化最为剧烈;空间上,黑河与石羊河的中下游绿洲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党河和疏勒河,河西走廊人工绿洲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人类改造自然绿洲或未利用土地获得的;河西走廊现代人工绿洲的演变主要跟人类的经济活动及绿洲自身的承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白天地面温度对亚洲小车蝗体温的影响,2017年7月和2018年6-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自然生境中6个地点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随地温变化,且在6:00-12:00和16:00-19:00内高于平均地温。地温与不同龄期和性别亚洲小车蝗体温之间呈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P0.01)。体温只出现一次高峰,13:00左右的(39.3±0.2)℃;地温出现2次高峰,13:00左右的(42.0±0.5)℃和15:00左右的(38.9±0.4)℃。地温为31.5~38.3℃时,成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蝗蝻(P0.05);地温低于31.5℃和38.3~48.2℃时,蝗蝻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成虫(P0.05)。地温为26.1~40.0℃,雌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雄虫(P0.05);地温高于40.0℃,雄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雌虫(P0.05)。因此,地温可以作为监测该虫生长发育的因子为其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60-2009年新疆气温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81个基准站气温观测资料使用距平法分析1960年-2009年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年平均气温处于逐年上升态势,以1977年为界,之前负距平,之后正距平。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不及最低气温,历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冬季)升高的贡献。1960年-2009年全疆年平均气温为8℃,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15.1℃,满足线性变化。利用GIS技术分析全疆历年温度的空间变化,结果是全疆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南疆高出北疆至少5℃、高出天山北坡至少10℃。预计到2020年,全疆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近0.5℃。由于新疆地广人稀,影响太阳和地表长波与短波辐射的总、低云量逐年增加成为除了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以外导致气温升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