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取急性死亡的某动物园野生水禽进行病毒分离,通过鸡(鸭)胚接种、动物回归试验、病毒主要理化特性测定、免疫预防试验等证实分离株为鸭瘟病毒,揭示野生水禽完全有自然感染鸭瘟的可能性,家鸭与野生水禽在相互间传播鸭瘟病毒上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瘟病毒(DPV)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Baudet(1923)首次在荷兰报道鸭瘟,现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目前实验室检测DPV的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中和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探针等”,这些方法用于感染DPV死亡鸭组织中病原的检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53-557
对山东省滨州某鸭场2013年送检的疑似鸭瘟或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临床病料,通过PCR检测进一步确诊为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并分离到了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毒,为获得单一的鸭坦布苏病毒,利用鸭瘟阳性血清对分离病毒连续进行2次中和试验,接种10日龄SPF胚并连续传3代,收获尿囊液,通过PCR鉴定获得了单一的鸭坦布苏病毒。对分离毒进行ELD50及血凝性等相关测定,并RT-PCR扩增全长E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研究成功得从鸭瘟与鸭坦布苏病毒混合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到鸭坦布苏病毒,为鸭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机理等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养鸭场送检的7~17日龄疑似鸭瘟的病、死雏鸭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送检鸭和试验鸭皆表现出典型的鸭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经组织病原分离及病毒中和试验、PCR试验、免疫保护试验,鉴定得出所分离的病原为鸭瘟病毒。临床采用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获得了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患病雏鹅的肝、脾、肾作病料分离病毒,经致病性试验、被动免疫试验、中和试验证明分离病毒为鸭瘟病毒,并用此病毒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苗,进行鹅的鸭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养鸭场送检的7-17日龄疑似鸭瘟的病、死雏鸭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送检鸭和试验鸭皆表现出典型的鸭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经组织病原分离及病毒中和试验、PCR试验、免疫保护试验,鉴定得出所分离的病原为鸭瘟病毒。临床采用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获得了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市地理位置优越,大片的水乡面积为养鸭业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水禽养殖场遍布我市各镇区,随着水禽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水禽病的危害相当严重,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市流行且危害较大的几种水禽病主要是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氏杆菌病、番鸭细小病毒病等,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就我市目前存在的危害较大的几种水禽病作简单的介绍,供基层兽医和水禽养殖户参考借鉴。1鸭瘟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通常只有鸭科禽对本病易感,主要发生于中成禽。近年来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最早的发病日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东潍坊地区鸭瘟零星发病现象,从潍坊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病料,通过鸭胚接种,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分子生物学以及阳性血清定性中和试验鉴定为鸭瘟病毒(DPV),命名为鸭瘟病毒GM株。结果显示,该本病毒可适应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鸭胚ELD50为10-5.5/0.2 m L;该病毒无血凝活性,不能凝集1%鸡红细胞;本动物回归,使樱桃谷鸭在5~6 d死亡,成功复制出鸭瘟病毒;鸭瘟病毒GM株与鸭瘟病毒鸡胚化弱毒株(CVCC AV1222)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表明,传统鸭瘟疫苗对该分离株具有保护力。初步确定该病毒为传统鸭瘟野毒。  相似文献   

10.
<正>鹅的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鸭瘟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引起鸭、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主要为水禽)发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鸭瘟强毒川W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成都某鸭场分离得到一株疑似鸭瘟病毒,经细胞培养、中和实验、PCR鉴定。证明分离株为鸭瘟病毒,毒力测定及动物实验表明其可能为强毒株。试验结果提示鸭瘟病毒毒力变异和增强都会使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从山东省某疑似鸭瘟发病区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鉴定为鸭瘟病毒.该毒株与鸭瘟标准强毒的血清型一致,对氯仿敏感,无血凝特性,鸭胚半数致死量DELD50为10^-4.02/0.2 ml.根据GenBank中鸭瘟病毒的UL6和UL7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所扩增片段与参考序列AF043730的同源性为99.7%.  相似文献   

13.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见于鸭、鹅和雁等禽类,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水禽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以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两腿麻痹和排出绿色稀粪等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水禽饲养区主要分布l在山东、河北、北京、东北三省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随着水禽业养殖模式的转型,养殖场密度及养殖密度都大幅增加,加之隔离封闭措施不严,防疫程序执行不力,导致水禽疫病流行趋势日趋复杂,新的水禽疾病也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水禽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呼肠孤病毒感染、坦布苏病毒感染、禽流感、细小病毒病、副黏病毒病等水禽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一、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  相似文献   

15.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患病鸭表现为高热,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病变以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出血或有灰黄色假膜覆盖为主要特征。2014年6月中旬,广州花都炭步镇某养殖户送检病死鸭,经诊断为鸭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鸭瘟防治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大敌。1病因鸭瘟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鸡、绵鸭最易感染发病。鸭瘟的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者是由于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鸭、鹅的病毒携带情况,作者于2014年11月,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的多个表观健康鸭、鹅群中采集样品1 93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鸭瘟病毒(DPV)、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小鹅瘟病毒(GPV)、鸭坦布苏病毒(DTMU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TMUV阳性率为1.2%,DPV阳性率为0.3%;其余两种病毒均未检出。结果表明,临床表观健康的鸭、鹅可携带鸭坦布苏病毒和鸭瘟病毒,而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携带的毒株与临床分离的相应致病性毒株相似性较高,提示在水禽疫病传播过程中,表观健康但带毒的动物可能成为疫病传播的风险点。  相似文献   

18.
1.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情况近年来,随着水禽饲养量的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水禽疫病总体上依然呈现“老病未除、新病不断”的不良局面。然而,由于水禽养殖场不断向规模化猪场、鸡场看齐,生物安全理念的增强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到位,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水禽新城疫、鸭瘟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等一些老病总体上得到较好控制。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属的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1923年Baudet首次报道荷兰的家鸭暴发鸭瘟,现在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鸭瘟主要引起鸭的死亡、淘汰和产蛋下降,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鸭肠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是能够引起鸭、鹅和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及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鸭肠炎病毒自出现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本文简要阐述鸭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